8月31日消息,英超轉會截止,今夏的轉會總計花費20億英鎊,比去年的24億略少,但相比于西甲4.5億,還是花錢最多的聯賽。
不過今夏英超轉會,總給人一種怪怪的感覺,很少有振奮人心的消息,反而是一大堆讓人看不懂的詭異操作,用一個詞來形容2024年夏季轉會,邪惡!
深陷財務危機的切爾西再次成為歐洲花錢最多的俱樂部,總計投入2.2億英鎊。
歐足聯去年堵住了一個漏洞,把球員轉會簽約年份最高定為5年。所以,現在切爾西不會有8年超長合同了,但今夏簽的內托、菲利克斯等球員都是5年合同。這也就意味著,2.2億英鎊的投入,按5年攤銷,24-25賽季的成本也就4000萬英鎊出頭。
那么,切爾西賣人呢?
切爾西和維拉搞了一個“骯臟”的交易,一個左后衛馬特森竟然3750萬英鎊賣到維拉,而維拉的18歲小將凱利曼誰聽說過啊?竟然1900萬英鎊賣給了切爾西。
為什么這么玩呢?
都是為了彼此能符合英超PSR規則。
買來的球員按5年攤銷,賣出去的本俱樂部青訓球員,全額記為利潤。
咱們就以凱利曼舉例吧!按大數,2000萬英鎊,好算。維拉把自己的青訓球員凱利曼賣給切爾西,這2000萬全額計為利潤。而且如果交易6月30日之前完成,這筆利潤就會計入23-24賽季財年。維拉上賽季財務吃緊,這筆錢非常給力。
切爾西2000萬買來了凱利曼,5年合同,每年成本才400萬英鎊,這就是所謂的攤銷。
所以,大家為了能符合英超PSR規則要求,開始私底下找各家“竄貨”,我買你的青訓球員,你買我的青訓球員,而且都是遠超市場價的超高價格,一個詞總結,做賬!
切爾西把加拉格爾賣給了馬競,價格還算湊合。而豪爾賣到了紐卡斯爾,哈欽森賣給了伊普斯維奇,全是令人匪夷所思的價格!
除了倒買倒賣青訓球員,還有一個更邪惡的招數是,關聯交易!
比如去年夏天切爾西1300萬英鎊從巴西桑托斯挖來一個未來之星,大衛-華盛頓,上賽季也就踢了25分鐘。然后,今年夏天要以1800萬英鎊賣給斯特拉斯堡。大衛-華盛頓19歲,什么人都能賣出接近2000萬英鎊的價格了?
別驚訝,這種球員其實就是做賬工具而已。
為什么歐足聯和各國職業足球管理機構必須嚴防多俱樂部模式呢? 因為可以做賬,走賬! 斯特拉斯堡的股東,2023年夏天變成了BlueCo,這是哪個公司? BlueCo就是波利和凈湖資本收購切爾西的工具。 波利賣酒店、賣女隊,還是躲不過歐足聯的FFP監管,于是就開始賣青訓球員,收入全額計為利潤。
已經完成原始積累的曼城,現在不會盲目買人,反而這幾年總是在出售自家青訓球員,比如,從帕爾默身上就賺了大錢。
今后各豪門還會持續投入青訓,因為他們突然發現,沒必要一定讓自家青訓小孩兒進一線隊啊,他們已經逐步變成了做賬工具。在歐洲再搞幾個衛星隊,這一年賣出去10個青訓球員,啥PSR,FFP的,什么規則都管不了我啦!
再算一遍這個賬。1個青訓球員售出價格2000萬,10個就是2億,全額計為利潤。我買人也花了2億,但5年攤銷,一年成本4000萬。我一個轉會窗口凈利潤1.6億英鎊啊!嘿嘿嘿……
這就是我用一個詞“邪惡”來總結2024英超夏季轉會的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