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上看到這么一段話:“如果你看完一部電影,能感受到戰爭的殘酷痛苦,進而產生厭戰情緒,再也不希望那么多的年輕人失去生命,不希望母親沒了自己的兒女,這樣的電影就是真正的戰爭片。如果你看完一部電影,心中充滿了仇恨和殺戮,看得你熱血沸騰,甚至想親自上戰場一搏,請記住這是宣傳片。”
這句話確實挺震撼我的。記得上學時同學拿著《拯救大兵瑞恩》的VCD碟片到我們宿舍一起觀看,電影開場的奧馬哈海灘登陸戰血腥殘忍的戰爭場面令人不忍直視,相信任何觀看這段場景的人都不愿意重新踏入戰場。
同樣是美國拍攝的二戰題材的電視劇《兄弟連》,主人公溫特斯在戰場上不得已槍殺了德軍少年以后展現得不得已,內疚,經常從噩夢中驚醒等表現地淋漓盡致,這些反戰的拍攝手法,相信任何一人觀看后都不會向往戰爭。
記得美國拍攝的越戰題材的電影《全金屬外殼》把美軍在戰場上的暴行展現地令人恐懼。特別是在新兵營中把一位反應遲鈍的新兵折磨成殺人犯,此新兵殺人之后又義無反顧地自殺了,這一幕令我印象深刻。
美國拍的戰爭片在道具、影視效果、電腦合成、歷史還原度方面讓人豎大拇指。可是仔細觀察,它給觀眾表達的主題都是以反戰為目的,而不是宣揚戰爭,更不是鼓動戰爭,這就是美國的戰爭歷史觀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