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都車展,很多車企受到行業整體下行的壓力,選擇不再參展。
然而,從摩托車與商用車行業起家的大運汽車,在2024年成都車展上,動作頻頻。
其不僅帶來了旗下高端品牌遠航汽車的所有D級高端車型,同時在本屆成都車展上,大運新能源乘用車高管也透露了企業新動向:在未來,大運新能源乘用車將聚焦10-15萬價位,為消費者打造買得起、用得住、高品質的新能源轎車以及SUV。
具體來看,大運新能源目前在售的兩款車型悅虎(參數丨圖片)和遠志已經獲得了初步的成功。
以海外市場為主銷陣地的大運悅虎,定位于小型SUV,并且擁有右舵版、符合歐盟法規等多重優勢,已經初步打開了市場。
而大運遠志,作為一款MPV車型,圍繞政企采購市場進行發展,在目前這款車已經成為了國內部分地區的政企采購熱門車型。
面對未來發展,大運新能源不僅要關注海外市場和國內的政企采購市場,C端消費市場更是不可放棄的一大陣地。面對這一市場,大運新能源也在緊鑼密鼓地開發新車研發與制造工作。
大運新能源乘用車銷售副總經理蘇尉先生表示:“我們正在研發的包括定位10—15萬的轎車和定位在10—15萬以內的中型SUV,成本控制相比之前的悅虎和遠志都有更優化的方案,整個產品定位還是主打親民、便利、性價比。”
其實在10-15萬價位區間,不管是新能源轎車還是SUV,市場的競爭都非常激烈。而大運汽車作為民營車企,特別是大運汽車進入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年限不算太長,那么它的優勢在于何處?
大運新能源乘用車產品研發總監王震先生表示:“(我們的優勢)在于我們的效率,以及極致的成本控制能力。舉個簡單例子,關于我們的遠航車,應該說比大運有錢的、有人的、有資源的企業很多,為什么民族品牌首款D級超豪華行政轎車在我們大運誕生了。這充分說明了我們在資源整合方面的一個優勢和效率,包括決策效率、研發效率,所以這是我們的一個底氣。”
其實從整體來看,大運新能源準備進入10-15萬的C端家用新能源汽車市場,并不是從0開始的。大運汽車,擁有多年的摩托車與商用車研發制造經驗,其制造水準比較高。舉個例子,大運新能源汽車的產品設計足夠成熟,即便是入門級的悅虎,其電池系統都配備了液冷恒溫設計,確保車輛有足夠的性能發揮也有出色的安全表現。
另外,大運汽車電池都是帶液冷恒溫系統的,帶熱管理的。讓電池工作起來很舒適,這樣充放電速度就沒有問題,車輛性能的發揮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同時從技術層面也可以最大限度降低電池熱失控造成的危險。我們最入門的車都有這種配置,這也是我們造車的理念。
面對越來越復雜的新能源市場行情,大運新能源選擇在此時加大投入、布局新產品,其實擁有足夠的自信。
從企業運營到企業體系實力,大運汽車都有著厚實的底子。目前,大運新能源的新車已經處于研發之中,而在不久后也將與我們見面,至于新車的表現究竟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