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華社、央視最新消息,上周末,烏克蘭動用158架無人機,炸毀了莫斯科附近的煉油廠和發電站。俄軍隨即展開報復,9月3日,位于烏克蘭波爾塔瓦州的一所軍事院校及附近醫院遭到俄羅斯兩枚“伊斯坎德爾-M”彈道導彈襲擊,已造成53人死亡、271人受傷。而在烏克蘭另一城市利沃夫,俄軍的導彈襲擊已造成7人死亡。
一方的襲擊是沖著基礎設施,另一方的襲擊是沖著學校和醫院,文明與野蠻,高下立判。
然而,就在俄羅斯導彈襲擊烏克蘭學校和醫院的前一天晚上,普京無視國際刑事法院(ICC)的逮捕令,出訪這個作為國際刑事法院成員國的蒙古國,不僅沒有遭到逮捕,該國還全程紅毯迎送,規格之高,令人咂舌。
看到這里,有必要回顧一下蒙古國的血淚歷史。
蒙古國原來是我們的一部分,后來在蘇聯的慫恿下從我國分離出去。但獨立后的蒙古,并不甘心當蘇聯的附庸,但此舉卻遭到蘇聯領導人斯大林的瘋狂報復。
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因為反對蘇聯對蒙古的控制,蒙古國連續三任國家領導人根登、阿瑪爾、多格桑木,都先后遭到斯大林的處決,2萬多名“不聽話”蒙古上層精英,也率先遭到斯大林扶持的蒙古傀儡領導人喬巴山的清洗。
最終,在喬巴山的具體實施下,蒙古共有十多萬人口被清洗、屠殺,占到了當時蒙古總人口的六分之一,這些受害者,大多是對蘇聯制度“不感冒”的王公貴族、喇嘛僧侶、富裕的牧民和華人群體。
對這樣的國仇家恨,現任蒙古國總統烏赫那·呼日勒蘇赫居然完全拋到腦后,他無視國際刑事法院的禁令,高調歡迎普京,實在讓人無法理解。
在蒙古歷史上,那些對蘇聯堅貞不屈的領導人被屠殺后,蒙古完全淪為蘇聯的衛星國,被其牢牢控制。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蒙古才擺脫了蘇聯的長期束縛,開始走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并逐漸改善與西方國家的關系,經濟狀況也得到大幅改善。卻沒想到到了呼日勒蘇赫“這一朝”,竟又開始“遠西向俄”。
俗話說,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在人與人的交往中,那些無視殺父之仇而見利忘義、八面玲瓏的圓滑之人,往往會遭到眾人的鄙視和唾棄,令人避之猶恐不及,當然也交不到真正的朋友。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這樣,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亦是如此。像蒙古這樣既想要西方的投資、又想要西方的技術,還想與俄羅斯抱團,兩邊都要討好,便宜想要占盡,世上哪有這樣的好事?
甘蔗沒有兩頭甜,既要、又要的結果,就是喪失道義和誠信,最終將被一方完全拋棄。
而對于蒙古來說,普京之所以屈尊來訪,完全是被國際社會孤立下的權宜之計。一旦俄烏戰爭結束(如果屆時普京還安好的話),他肯定會迅速倒向西方。因為重返歐洲大家庭,一直是俄羅斯的夢想。
早在20多年前,俄羅斯就曾申請加入北約,只是因為條件不符合,才沒有被接納;俄羅斯也曾是西方“八國集團”的成員(美、英、德、法、日、意、加、俄),只是因為2014年悍然侵占烏克蘭的克里米亞,才被開除出了“八國俱樂部”。
而一旦俄羅斯重返西方陣營,屆時最尷尬的,恐怕就是蒙古這樣首鼠兩端的國家,屆時必將落個“里外不是人”的下場,而現任總統呼日勒蘇赫,也必將像此前認賊作父的喬巴山那樣,遭到蒙古國后人的唾罵。
資料來源:官方媒體/網絡媒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