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中秋節總是和酒,和詩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們總能在詩詞歌賦里尋找到古人中秋節的詩意與浪漫。
同樣,在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里,也有詩意的中秋,讓我們走進《紅樓夢》里的詩意中秋吧!
望著一輪皎潔的月亮,人們總會有不一樣的感情。有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有人“不知秋思到誰家”。也有人感懷身世,抒發報復。《紅樓夢》里的賈雨村屬于后者。
賈雨村也是仕宦之家出身,然而傳到他這一代,人口凋零,只剩下他一個人。他便想去經常考取功名。可是由于盤纏不夠用,走到姑蘇時,被迫中斷行程。
他借宿在葫蘆廟里,靠賣文寫字為生。如果就是靠這個收入,這輩子他也沒有希望走出蘇州,到京城去博取功名。
中秋節這天,家家戶戶喜笑顏開,共慶團圓佳節。賈雨村孤獨地在葫蘆廟里棲身。他望著一輪皓月,思緒紛紛。
他想到了在甄士隱家見到的甄家丫頭。當時,這丫頭發現了他之后,雖然慌忙走了,但是走之后,還回頭看了幾回賈雨村。
賈雨村就以為這個丫頭獨具慧眼,對他情有獨鐘。賈雨村對這個丫頭念念不忘,認為此女子“必是個巨眼英豪,風塵中之知己也”。(《紅樓夢》第一回)
今正值中秋,賈雨村又想起了甄家丫頭,他口占五言一律云:
未卜三生愿,頻添一段愁。悶來時斂額,行去幾回頭。自顧風前影,誰堪月下儔?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樓。
他在詩里,表達的意思是遠大理想尚未實現,卻又多了一段愁緒。雖然心儀的女子頻頻回顧我,但是我依然眉頭不展。看看自己在風中凌亂的樣子,有誰愿意做我的終身伴侶呢?月光如果對我有意,那就去美人的樓上替我傳達愛意吧。
賈雨村的這首詩,雖然有淡淡的憂愁,但是毫不頹喪。玉人可以是美人,也可以是賈雨村自己,他還是希望自己能得到月亮的垂青,獲得出人頭地的機會。
賈雨村吟這首詩,又想到自己滿腹經綸,卻因為沒有盤纏淹留于廟里,滿腔抱負卻無從施展,他搔首對天長嘆,高吟一聯云:
玉在匱中求善價,釵于奩內待時飛。
賈雨村雖然困窘不堪、衣衫襤褸,但是心很大,他的理想是當官,是封侯拜相。他自比寶玉,他說自己目前是藏在匣子的寶玉,正待價而沽。如果誰出一個好價錢,他就出山。他是一枝金釵正在梳妝奩里準備飛上美人的鬢間。
說實話,看到賈雨村在如此的境遇下,在朝不保夕的窮困生活里,依然沒有泯滅對理想的追求,著實佩服。
我們很多人,被打擊后,要么一蹶不振,困窘而死,要么聽天由命,過著食不果腹的窮日子。很少有賈雨村這樣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的人。
這個中秋,賈雨村過得凄凄切切,然而,他卻不自怨自艾,對未來依然充滿必勝的信念。
正因為賈雨村不放棄自己,堅信自己能成功。葫蘆廟旁邊住的鄉紳甄士隱才對賈雨村大加贊賞。認為他不會久居人下。
甄士隱來邀請賈雨村去家里小酌。他笑道:“今夜中秋,俗謂‘團圓之節’,想尊兄旅寄僧房,不無寂寞之感,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齋一飲,不知可納芹意否?”
雨村聽了,并不推辭,便笑道:“既蒙厚愛,何敢拂此盛情。”說著,便同士隱復過這邊書院中來。
中秋之夜,朋友相聚,觥籌交錯,談興漸濃。
當時街坊上家家簫管,戶戶弦歌。當頭一輪明月,飛彩凝輝,二人愈添豪興,酒到杯干。雨村此時已有七八分酒意,狂興不禁,乃對月寓懷,口號一絕云:
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賈雨村以酒蓋臉,抒發了自己的遠大理想,他要像月亮一樣,高高在上,讓人間百姓仰視。
這就是《紅樓夢》開篇的中秋節。
這個中秋節,甄士隱是快樂的,他一家團圓,歲月靜好。
賈雨村有些許憂傷,但是卻難掩胸襟抱負。他在吟詠月亮,也是在吟詠自己的生活、理想和抱負。
姑蘇城的百姓是快樂的。“家家簫管,戶戶弦歌”。滿世界都是快樂和詩情畫意。
人們賞桂花,賞月亮,對酒當歌,舉杯痛飲。“花也杯中,月也杯中。滿堂唯有燭花紅”。
古代的中秋節是詩,是畫,是夢,是月,是花,是世間美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