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7月8日),中國電動汽車巨頭比亞迪與土耳其當局簽署價值10億美元的投資協議,在土耳其建設年產15萬輛電動汽車的工廠,并新建技術研發中心。
據悉,新工廠預計于2026年末建成投產,將直接增加5000多個工作崗位。
比亞迪的這項投資決定是在歐盟和土耳其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高額關稅的背景下做出的。
去年十月份歐盟對產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啟動反補貼調查,最終在本月初宣布,對上述汽車加征最高達37.6%的臨時關稅。其中比亞迪被加征的稅率最低,是17.4%。
土耳其一向是不省事的國家。在此之前的六月上旬,它已經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汽車加征40%的關稅。
土耳其和歐盟有關稅同盟關系,因此在土國生產的汽車可以以優惠的關稅進入歐洲市場。這大概就是比亞迪選擇在土耳其建廠的原因吧。
有獨立評估機構稱,比亞迪工廠建成投產后,有每年在土國銷售約2至2.5萬輛汽車的前景,并有向歐盟出口7.5萬輛汽車的潛力。
不過眾所周知,土耳其是世界上對中國最不友好的國家,幾乎沒有之一,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民族上。
土耳其人從近現代以來,一直有泛突厥主義思潮,幻想建立一個從維也納到中國渤海的突厥勢力范圍。它們甚至在上海世博會等國際場合狂妄的明示或者暗示,歷史上長城以北都是它們的勢力范圍。土耳其已經和中亞四國和阿塞拜疆成立了“突厥國家組織”。
比亞迪為什么不去對中國最友好的歐洲國家——希臘去投資建廠,或是在其他歐洲國家建廠呢?在希臘生產的電動汽車一樣可以行銷歐洲,也可以低關稅銷售到土耳其。即便希臘人工費高,成本也不見得會增加多少。福耀玻璃在美國的工廠人工成本更高,但也能盈利。
要知道,當年烏克蘭賣給中國的遼寧號航母通過黑海海峽時候被土耳其惡意阻攔,是希臘公司冒著大風浪,將無動力的航母拖過狹窄曲折的海峽的。為此還有希臘人犧牲。而希臘面臨經濟危機的時候,中國也進行了援助。
#比亞迪# #土耳其# #比亞迪土耳其工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