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情不能靠感覺和情緒判斷,首先要分成精英和普通人兩大類,還要看精英和普通人在社會環境下的博弈,分析普遍性的所作所為才能下結論。
生物都是環境下的產物,人雖然不能被輕易視作動物,但環境仍然決定人的行為,社會規則會激勵塑造多數人的習慣行為,中國人數千年歷史有無比多人生智慧,儒家一直要求精英成為道德君子,但法家才是精英的主導思想。
1、精英是掌握著權力的人,可以是資本、權威或暴力等任何形式,精英的行為會扭曲普通人的行為,尤其是極力擺脫責任小人的為所欲為。
廣東一所中學要求學生簽署承諾書,其中一條是若發現校園欺凌事件,堅決不拍照、不錄視頻,無論是學校、校長和老師都有道德地位,即使不能成為道德楷模,至少也要遵守法律吧,只有責任而沒有權利的合同并無意義,學生的承諾書不過是單方面的口號,只能靠學生個人道德自覺遵守。
中學生還都是未成年人,簽署承諾書需要家長同意才行,而且承諾書第一要符合學生真實意愿,第二要符合法律,這所中學要求學生承諾書只是單方面施行權力,既強迫學生遵守,又在違背法律。教育局責令學校收回承諾書,置法律的尊嚴于何處?真正應該嚴懲學校這種公共機構的肆意違法行為,實際處置卻像小孩子過家家。
最需要為人師表的中學尚且如此混亂,大學導師多的是潛規則女學生,更遑論真正掌握權力人的作為,毒枸杞更證明不被執法的資本之惡,歸根結底都在破壞法律,在法律之上施行權力獲得最大利益,精英的得超額收益即是普通人的超額損失。
2、普通人都是要守規矩的人,一個沒有節制又持續擴張權力的法家,自然會生出越來越缺乏生存空間的道家——各家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精英擁有財富、時間寶貴且掌握權力,并不需要依賴他人,普通人最需要學會互相幫助,十根筷子抱成團才能不被欺壓,10多年前的一樁判案讓人不再敢輕易扶摔倒老人,見義勇為事跡也較少見到,原因是助人非但缺乏回報,反而要面臨巨大損失,缺乏信任的社會讓人人選擇避而遠之。
只需要問自己有沒有幫助過身邊的陌生人,有沒有去獻血,有沒有捐款捐物幫助今年受洪災的人們,能回答有的必定少之又少,因而多數人算得上隱居鬧市的首家,50分上下不好不壞的人。
3、判斷精英是否好人的標準看其對法律的遵守,判斷普通人的標準是對他人的同情和幫助,然而環境的激勵會加劇人的選擇。
鄭州水災時收到全國捐助,今年已經很少看到捐助的消息,明星、企業和個人都銷聲匿跡,既有大家經濟狀況變差的環境,也有紅十字會的一貫錯誤操作導致,捐助的去向無法查看,更有捐助物資被盜賣,還有對外國的大力捐助,大家在多次失望之后甘愿選擇不做好人。
我并未幫助毫無關系的陌生人,也并不違法犯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