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公布的數據不容樂觀。
今年的1~7月,我國的財政總收入與經濟增長反向而行,居然出現了同比下跌8.3%的現象。
其中稅收下降5.4%,政府性基金下降31.4%。
這跟想象的不同。
現在看來,房地產市場的不景氣正在影響各行各業。
過去總有人說,只要房價下降,各行各業都會煥發活力,消費也會得到提振。
真正的現實是,過去,國家機器的運轉成本主要由購房家庭承擔。然而,現在購房者減少,房地產已經無法再成為主要的經濟支柱。因此,國家運轉的成本將會轉移到所有行業。
過去許多地方進行了過度的城投建設,修建了大量沒有實際價值的城投項目。
而這兩年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地方政府難以通過土地財政獲取收入。為了避免城投債務導致地方信用破產,只能通過各種方式創收。
不久前,高速公路收費滿30年轉為免費的規定剛剛被推翻。而現在,越來越多地方的國道重新建起了收費站,已經執行多年的國道免費也要陸續被取消了。
這到底是什么呢?
老一輩的朋友應該記得,以前國內的國道設有收費站,車輛通過時需要繳費,但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這一政策被取消了,從那時起,只有高速公路需要收費。
近期,國內多個地區的國道開始重新批準收費。例如,8月26日,山東省批準在“濟南黃河大橋”設立收費站,收費期限為25年。據悉,濟南黃河大橋位于國道104線上,是一條標準的國道。
不止如此,根據機構統計,從2021年至今,國內已至少批準了10個國道收費站項目,涉及安徽省、陜西省、湖北省等8個省份。
按以前的規定,國內高速公路的經營性收費時間不得超過30年,隨著這個期限的臨近,大量高速公路本應免費開放。
但現在,高速公路的收費時間被延長,理由是高昂的養護成本需要通過收費來保障道路的安全使用。
那么國道收費也是這個理由嗎?
其實,之前看似取消了國道收費,但實際上并沒有完全取消。2009年起,車主通過繳交成品油稅的方式,實際上是國家上交了養路費。
也就是說維護費用一直都在收取,現在又恢復國道收費,那就存在重復收費的嫌疑。
這只能說,財政確實越來越緊張了。
更讓人擔心的是,這可能只是開始。
現在多地出現了水費,電費,燃氣費等價格的上漲。
由于過去很多項目可以從財政獲得補貼,而現在補貼力度減小,甚至取消,因此過去免費的項目,現在轉為收費,過去低收費的項目未來大幅度漲價,或許會變成常態。
這可能僅僅是個開始。
PS:既然看到了這里,請您給本文“點贊”,感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