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句話是一個男人說的,那么這個男人可能持有這種潛意識信念:男人要養活和支配女人,否則就不配當男人。
現實中的他不符合他或者外界的預期或標準,故而,他要譴責自己是個一事無成的廢物。
如果這句話是一個女人說的,那么這個女人可能持有這種潛意識信念:女人要依附男人而活。
現實中的男人令這個女人失望到無以加復,故而,要稱他是一事無成的廢物。
為了公平起見,我們不妨這樣問:“一個人一事無成,就是廢物嗎?”。
你稍微觀察就會發現,這是在玩文字游戲。
一事無成和廢物都是貶低的評價性詞匯,給人一種虛空感,這是一個人試圖用亂貼標簽毀掉自己和/或他人的自尊,試圖放棄人生和生活的責任。
什么是一事無成?什么是廢物?不完全在于這個人本身,而更多取決于他使用的參照系和標準。
如果他強迫自己獲得世俗意義的成功(錢、權、名利、婚姻),那么,當他沒有實現目標時,他就可能相信他一事無成,就是個廢物。
然而,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來衡量,世界絕大部分人都一事無成,整個地球幾乎被廢物覆蓋。
如果把一事無成理解為一個人從來沒有干成一件事,那么,這種情況根本不存在。
否則,我們沒法理解,他如何活到現在?
故而,我傾向于相信我們能活到現恰恰源于我們成功地干成了海量的事情。
有人可能說這算哪門子干成一件事情啊?是個人不都行嗎?這可不一定!
生活在原始社會和戰爭年代,個體能活下來都是一項不小的成就。
總之,討論自己是不是一事無成,一事無成是不是廢物,幾乎就是在用偽命題攻擊自己,永遠沒有答案,關鍵在于你是否以不傷害他人且不委屈自己的方式活著且體驗著只屬于你自己的人生。
——袁老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