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持續的高溫天氣,讓咸安一些學校不得不采取放假上半天學的措施,原因竟是學校沒有空調或開不起空調,以防學生出現中暑事件,這一現象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思考。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句口號我們喊了多年,但在現實面前,卻顯得如此蒼白無力。學校作為培養下一代的重要場所,理應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然而,空調這一在當今社會看似基本的設施,卻在一些學校成為了奢望。孩子們在酷熱的教室里,汗流浹背,難以集中精力學習,甚至可能面臨中暑的危險。這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對他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威脅。
相比之下,政府機關辦公室幾乎都配備了空調,這一鮮明的對比,讓人不禁質疑教育資源的分配是否合理。作為第二大經濟體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在經濟發展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在教育基礎設施的投入上,有些地方卻似乎還存在不足。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關乎著民族的未來。我們不能只關注經濟數據的增長,而忽視了教育環境的改善。
一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在舒適的環境中學習,甚至商量著要給學校送空調。這一行為雖然體現了家長對孩子的關愛,但也從側面反映出學校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缺失。家長們的無奈之舉,值得我們深思。我們不能總是依賴家長的個人力量來彌補學校的不足,政府和社會應該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加大對教育的投入,確保學校能夠配備完善的教學設施。
回想起上世紀8、 90 年代,筆者在咸安上學的時候,學生們需要自己帶課桌椅上學,放假時再搬回家,這種情況在當時或許是無奈之舉,但在今天看來,卻讓人感到心酸。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我們的教育設施也應該與時俱進。如今,我們的經濟實力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完全有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條件。
改善學校的基礎設施,不僅僅是安裝空調這么簡單,還包括改善教室的采光、通風條件,更新教學設備等。只有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他們才能更加安心地學習,茁壯成長。同時,這也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近年來,咸寧市教育改革,將原來多所市直管轄的學校劃到咸安區教育局管理,這對咸安區教育局來說是一重大的挑戰,咸安區教育局不提高管理水平,很難讓咸寧市市民、原市直學校師生以及市委市政府滿意。
總之,教育是百年大計,關乎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我們不能讓“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成為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應該切實行動起來,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改善學校的基礎設施,為學生們創造一個舒適、安全、優質的學習環境。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陽光下健康成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劉丹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