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京報訊9月8日,杭州余杭區市場監管局就“網傳16歲少年剪頭燙發被索要4000元”一事發布情況通報,稱對涉事理發店立案調查,登上熱搜榜。
事情很簡單,起因是杭州余杭一名16歲少年,在一理發店剪頭燙發,完事后被要求支付4000元,無奈選擇報警。
他才16歲,太年輕,沒有社會經驗,理發前沒有詢價,大意了。人很多時候就吃這種啞巴虧。正如一位店方負責人表示:“如果他事先跟我溝通過,我們就不要他賠錢。”
這都是商家有意挖的坑。在你購買商品和服務時,如果客戶不事先問價,商家也就故意不說。反正等事情做完,生米煮成熟飯,再報價,高低你也得接受。接受不了,那也是怪你不事先詢價。很多人都吃過這樣的暗虧,所以在購買任何商品和服務時,請先問價。
但是在這里,這個理發店是有問題的。雖然小伙子事先沒有詢價,但是你也沒有履行告知義務,而且你事后的價格也高得離譜,明顯違背社會常理,有欺詐的嫌疑,這樣的商家是得不到支持的。
民警在出警處理時說得很在理。“我跟你講,下一次做什么頭多少錢,不要跟我這個那個,剪個頭300塊錢,能不能貼上去給我?能不能不要300多元變成1000多元,行不行?我就問你這句話!”
作為服務行業,你就應該公開公示,明碼標價,這既是誠信經營的基本要求,也是避免糾紛的方式之一。
在2016年,上海發生一起天價理發事件。家住浦東新區益江路附近的小楊,到益江路131號的上海震軒美容美發管理有限公司益江店理發,他本想花68元剪頭發,沒想到卻在“免費體驗清理頭皮”、辦會員卡有優惠、充值轉卡等建議下,先后支付了50408元的天價理發費。
看業,理發店的套路不是一般的深,要想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問價,問價,問價。
其實,又何止理發店坑人。大家再想想其他行業,比如:種植業、養殖業、餐飲業、醫療業等,哪個行業不是各種問題?這個社會要建立普遍的誠信經營行為還早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