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市場鮮奶業務下滑、外地市場大幅萎縮的困境下,光明今年還有機會實現業績目標嗎?
近日,光明乳業(下稱“光明”)披露上半年財報,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為127.14 億元,同比下滑10%;歸屬凈利潤2.8億元,同比下滑17.03%,凈利率僅為1.79%。
這一定程度上受乳制品行業消費疲軟的影響。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上半年乳制品產量為1433萬噸,同比減少3%。周期性供大于求導致奶價進一步下行,乳企競爭壓力加劇。
不過,光明的業績低迷不能簡單歸結于大環境。
作為乳制品行業第三大公司,光明此前已連續兩年營收下滑、失約業績目標,若以今年的經營計劃“爭取實現營收290.31億,歸屬凈利潤5.67億”作參照,公司上半年營收完成率不到44%。
鮮奶業務受挑戰
“光明致優買一送一”,7月下旬的一個周末,上海的張琳(化名)逛超市發現,這款定位為高端鮮奶的光明致優活動價已降至兩大瓶只要32.9元(1.35升/瓶),比貨架柜上的其他普通奶都要便宜。
細看生產日期,這款產品保質期僅7天,次日就要到期,最終張琳還是放棄了打對折的臨期奶。
水芙蓉攝
鮮奶業務是光明最有競爭力的板塊,如今也受到挑戰。
今年上半年,光明液態奶業務營收72.31億元,同比減少9.67%;其他乳制品營收40.92億元,下滑2.33%;由于飼料業務收入減少,牧業板塊營收下滑約43%至6億元。
公司未明確披露更詳細的營收情況,中金公司對其業績點評中提到,預計光明上半年鮮奶和低溫酸奶營收呈現中高個位數下滑。
事實上,低溫鮮奶品類的增長是優于乳品行業的。
數據顯示,去年低溫鮮奶銷售額達106.09億元,品類全國滲透率從2018年的28%上升至今年3月的39%。
同行仍在增長,即便許多乳企上半年業績有所下滑,鮮奶業務依然是增長亮點。
如伊利旗下金典鮮牛奶零售額同比增長近60%;新乳業表示公司低溫鮮奶業務呈中高位數增長;蒙牛也在業績說明會上點名表揚鮮奶業務的增長。
券商研報指出,面對競爭加劇,光明加大促銷力度導致公司利潤承壓。
上半年其液態奶板塊的毛利率為18.88%,同比下滑了6.42個百分點。橫向對比同樣以低溫奶為主要產品的新乳業,液態奶毛利率為31.56%。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將時間線拉長,這也是光明液態奶板塊利潤率首次降低至25%以下,前三年該指標在26%至27%波動,而2020年之前一直維持在40%以上。
外地營收下滑近20%
作為中國乳業曾經的龍頭,光明20年前的營收規模曾比肩伊利和蒙牛,但因聚焦低溫產品,限制了其華東以外區域擴張的步伐,市場規模差距被不斷拉大。
光明很早就提出走向全國的戰略規劃,但從經營結果來看,不僅外地市場拓展不力,還面臨上海及華東地區大本營失守的風險。
記者日前走訪上海聯華超市的低溫乳品區,君樂寶悅鮮活、蒙牛今日鮮語、伊利金典鮮牛奶與光明鮮奶堪稱四分天下。而在全家、羅森、盒馬等新零售渠道,新乳業旗下的“今日鮮奶鋪”也有一席之位。
水芙蓉攝
市場認為,光明在上海地區的龍頭地位短期難以被撼動,但不可否認其優勢正在縮小。今年上半年,公司來自上海的營收為37.48億元,同比下滑5.75%。
光明在外地的拓展則更不樂觀。
最近三年(2021年—2023年)其在外地營收分別為142.34億元、135.13億元、117.15億元,市場規模逐漸萎縮,營收占比從將近49%下滑至不到45%。而在2020年之前,這部分營收占比在公司總營收的五成以上。
光明在上海以外地區營收變動 數據來源:企業預警通
到了今年上半年,光明在外地收入進一步下滑至50.63億元,降幅近20%。一個更不利的信號在于,外地經銷商正大幅減少。
截至去年底,光明在上海以外共3942個經銷商,而到了今年6月底,減少至3797個。半年時間少了145個經銷商。
浦銀國際研報指出,光明專注低溫產品的特性決定了其全國化擴張之路道阻且長。
低溫巴氏奶必須在低溫環境下生產、運輸及銷售,保質期遠遠短于常溫奶(通常在7—10天左右),這大幅限制了其擴張范圍,難以走出華東地區。
業績連續兩年失約
全國化擴張失利,光明最近兩年一次又一次令市場失望。
2021年11月,“乳業老兵”黃黎明出任光明乳業董事長職位,其曾任常溫事業部營銷中心總經理,被市場認為是光明加速全國擴張的積極信號。
隨后公司先后定下“2022年爭取實現總營收317.77億元”“2023年爭取實現營收320.5億元”的目標,但均未實現,期間光明實際營收分別為282.1億元、264.9億元,完成率不到89%、83%。
今年,光明不再盲目追高,將經營目標下調至290.31億元,而這仍意味著全年增長率需不低于9.59%。
目前,境外業務成為公司唯一增長亮點,得益于此前收購新萊特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38.61億元,上漲2.63%。
不過,新萊特目前呈虧損狀態,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力成本上升、融資成本增加等原因,該公司上半年凈虧損1.4億元。由于資金緊張,新萊特有1.3億新西蘭元貸款難以按期償還,光明旗下子公司還為其承擔了償還貸款的職責。
國內市場鮮奶業務下滑、外地市場大幅萎縮的困境下,光明今年還有機會實現業績目標嗎?
從產品來看,液態奶市場最大基本盤常溫白奶的八成以上份額已多年被伊利和蒙牛兩家公司占有,其余品牌機會渺茫。記者注意到,光明今年推出了34款新品,覆蓋常溫牛奶、低溫鮮奶、酸奶以及冷飲品類,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2%,但銷售費用同比減少了13.59%。
與此同時,由于預付貨款減少,公司上半年末合同負債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了67.2%至4.53億元,這意味著光明下半年或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光明優倍冰淇淋 左宇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