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品牌因為涉嫌“擦邊”被罵了,而且不只一個。
首先被罵的是美妝品牌黑兔旗下一款新品“雙色提亮膏”的宣傳物料。
小Yoo心想,這看上去也不“擦”啊,挺正常的,直到我看到了這張圖……
我滴個老天奶,一個美妝產品的海報怎么會拍成這個樣子?簡直一言難盡……
看來覺得黑兔“擦邊”的網友還真不算是“想多了”——
在小Yoo用電腦打開這張圖片的時候,旁邊的小姐姐不小心瞄到了,立刻驚呼:“天哪!小Yoo你在看什么,小心我舉報你~”(可憐小Yoo差點被誤會當眾看pian,這算不算是工傷啊?狗頭.jpg)
網友表示該產品的宣傳圖看了讓人不適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另一個國貨美妝品牌花洛莉亞,也因為類似的原因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引發爭議的是花洛莉亞的“小蝴蝶結系列”唇蜜,由于外形設計過于“令人遐想”,遭到了不少網友的抨擊。
有網友吐槽:這款產品的唇刷疑似是按照“男性的性器官”設計的。
同時,品牌官方為這款唇蜜設計的宣傳語“輕松Do出建模感”,為啥要用“Do”而不是“涂”,這也很莫名其妙。
如果說上面只是網友的猜測,那花洛莉亞讓女模特以“雙手并攏抬起、雙腿跪在地上”的姿態拍攝宣傳照,又是什么意思呢?總不可能是口紅要跪著涂才能更好地上色吧?
另一張宣傳照更離譜,女模特的裙子短到都疑似“走光”了,關鍵是品牌方還真就這么水靈靈地把原圖放出來了。
比起宣傳圖,這款產品的色號名字,還要更加露骨。什么“親親neinei”“親親小居居”“親親櫻桃”“親親阿咪”……結合前面的唇刷造型,這些名字簡直叫人不忍直視啊。
若是只有一兩個“爭議物料”,還能說是“巧合”,可現在這么多的宣傳物料都讓人感到不適,也難怪大家會懷疑花洛莉亞是“有意為之”了!
其實小Yoo也很不理解,一個主要靠女性消費者“養活”的美妝品牌,為啥非要用這種方式來宣傳化妝品呢?踏踏實實地做產品、賣產品,不好嗎?
說起來,這次引發爭議的兩個品牌,都是近年來飛速發展的平價國貨美妝品牌。
據公開資料顯示,黑兔自2017成立以來,一直走的是低價路線,旗下產品以唇妝為主,價格大多在19-69元之間。
而2019年成立,同樣走平價路線的花洛莉亞,名氣相對更大一些。
花洛莉亞曾經一年賣出超1000萬支單價9.9元眉筆,年銷售額超過6億元,2023年甚至一度拿下“防水臥蠶筆”類目的熱銷榜第一。
對比隔壁79元一支的眉筆,花洛莉亞確實便宜多了,對學生黨和手頭不太富裕的人,比較友好。
然而,有人計算過:一支花洛莉亞眉筆9.9元,但筆芯只有0.05g,換算下來每克約198元;作為對比,一支植x秀砍刀眉筆200元,但筆芯有3.4g,換算下來每克約59元。
PS:花洛莉亞的這款眉筆現在官旗賣15元/支
這么一看,花洛莉亞其實也不算便宜啊……
國貨美妝才剛剛崛起,怎么就變味了?
如今,國貨美妝已經全面崛起。據小紅書與青眼情報聯合發布的《中國美妝行業白皮書》,2023年,國貨美妝以50.4%的市場份額,首次超越外資品牌美妝。
來源:《中國美妝行業白皮書》
可是為什么國貨美妝賣得越來越好,很多品牌和產品反而“變味”了呢?
首先是一些美妝產品越來越讓人看不懂的營銷。
大家應該在短視頻平臺上刷到過“暴力測試底妝”的視頻吧?
有用梳子在臉上用力摩擦只為證明“底妝服帖、不留印子”的;
有為了證明粉底液防水持久,把自己泡在水池子里的;
還有把整盒定妝粉往臉上框框倒,展示產品絕對不卡粉的。
別看博主視頻里的化妝品好用到爆,可有的產品到了你的手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該脫妝的脫妝,該卡粉的卡粉,一點也不耽誤。
至于這到底是為啥,小Yoo猜測有可能是視頻經過了億點點“加工”吧……
再來就是國貨美妝的價格,近年來也是“水漲船高”。
自從當年的“79元眉筆事件”一舉打破了大家對國貨美妝的“平價濾鏡”之后,大家發現,不少國貨美妝的價格越來越貴了。
以完X日記為例,曾經賣70多元/支的一款口紅,現在已經漲到100多元/支了。
還有曾經被當做“外國大牌平替”的薇X娜,現在都需要為它找“平替”了。
有網友吐槽,薇X娜的一款特護霜,3年漲價200元,簡直都快用不起了。
咱也不理解,就算是物價上漲,產品成本增高,也不可能漲這么多吧?
還有,現在有部分美妝品牌,那心思都放在包裝上了,產品外觀設計得一個比一個“花里胡哨”,實際使用體驗卻是“雞肋無比”。
就比如近年來新出的一些唇釉產品,瓶身是又短又細,配套的唇刷在瓶身內的活動范圍有限,根本無法蘸取全部的唇釉,導致唇釉的浪費極大。
有博主測試了橘X的一款唇釉,在使用唇刷盡可能取出了所有能取出的唇釉后,她用鋸子鋸開瓶身,發現底部居然還殘留了一大坨唇釉。
圖片截自博主@LAOCOU
小Yoo:媽耶,這些浪費掉的唇釉可都是大家花真金白銀買的,感覺虧大了……
小Yoo真的“跪求”了,美妝品牌們能不能多為我們消費者考慮一下啊?產品包裝設計能不能再人性化一點!
我們可以理解——如今國貨美妝品牌之間的競爭越來越大,一些品牌想要通過“另辟蹊徑”的方式擴大自身的影響力,吸引消費者目光。
但在國內美妝市場,網紅品牌更新迭代的速度飛快,消費者又怎么會因為某個品牌的營銷和包裝,就甘愿為其反復買單呢?
有媒體統計,2024年上半年累計官宣閉店的新銳國貨品牌就有6個,其中五個都是美妝護膚類品牌。
來源:聚美麗
所以說,品牌們若是想要長久地走下去,還是要拿出誠意來,真誠用心地對待消費者,與其把心思用在“博眼球”“無下限”的營銷上面,不如先把產品做好。
小Yoo以為,等到品牌們集體從“營銷為王”的思維里跳出來的那一天,國貨美妝才算是真真正正的崛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