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新中國第一次授銜儀式在中南海懷仁堂內隆重舉行,剛剛從朝鮮戰場上凱旋歸來的許世友將軍被授予上將軍銜。之后,許世友將軍被任命為南京軍區司令員,從此鎮守南方。
但令人疑惑的是,在之后的許多年里,許世友將軍進京次數屈指可數,晚年重病時也不愿意到北京治療,這是為何?
屈指可數的進京次數
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將戰略布局的眼光展現得淋漓盡致。他知道即使國家已經趨于穩定,但也不能不考慮外敵入侵的可能。于是,他將整個中國分為北方和南方兩個戰略位置,分別設下防護。
首都在北方,必然會有強大的兵團保護,那么南方也要有大將駐守,因此,毛主席選中了許世友將軍。這樣一來,即使敵人控制了北方,南方也能暫時保住,而且不會擔心南方被策反。
毛主席的用人之妙更加體現了對許世友的信任與重視,許世友也決定不辜負毛主席的期望。在當上南京軍區司令的十八年中,許世友盡心竭力,不敢有絲毫懈怠,因此很少進京。
許世友將軍每次進京,無一例外都是受到毛主席和黨中央的召喚,進京的目的也是為了開會或者其他組織安排。但仔細研究就會發現,進京頻率大多數都集中在他擔任南京軍區司令員期間,在調任為廣州軍區司令員后,進京次數明顯下降了。
這是因為,許世友前期是愿意進京的,后期不愿意進京,所以刻意減少了進京次數。
許世友女兒許華山說:“在‘四人幫’橫行的那段時間,父親就很少去北京開會,一般都以身體不好為借口推掉。”許世友將軍看不慣某些人的行徑,卻無可奈何,只能眼不見為凈。
但即便再不愿意到北京,在得知毛主席去世的消息后,他還是毫不猶豫地坐上了去往北京的飛機。
許世友一直有配槍的習慣,那日也毫不例外。坐車到白云機場時,韋國清政委也已經趕到,兩位老將軍便立刻落座,可等了許久,專機還不起飛。
等得實在不耐煩了,許世友便派秘書詢問狀況,得到的回答卻是天氣不好。幾次詢問都是這樣的結果,許世友大怒,機長這才道出實情。原來,上面做出指示,說不準帶槍進京。
許世友隨身佩槍是一種習慣,就連毛主席都默默支持,這件事所有人都知道。如今不允許他佩戴,明顯是故意為之,許世友勃然大怒,破口大罵。韋國清也火了,讓機長找來不允許帶槍的電報。
最后,許世友沒有收到電報,專機也起飛了。等到達北京,許世友去看望了葉劍英元帥,回到賓館對其他將軍說道:“追悼會開過,我就回廣州。”可見許世友將軍實在不愿意待在北京。
晚年透露“北京路窄”
毛主席去世后,許世友將軍更加沒有了進京的想法,次數越發減少。退休后,許世友將軍住進了南京中山陵8號,安心養老,再未進京。
定居南京后,許世友放下了所有煩惱,過上了讀書種田的悠閑生活。他像普通人家一樣,在家里腌起了菜,在院子里養起了兔子、種起了菜。
家里難免會出現老鼠,許世友又養了幾只貓,每天剛起床,這些貓就會圍在他身邊轉來轉去,有時候還會拌他一個跟斗。
在晚年孤寂的日子里,這些動物給他帶來了不少愉快時光。
當然,許世友將軍最喜歡的還是喝酒。由于年紀大了,身體也大不如前,兒女們便勸他少喝酒,但這顯然不是很管用。許世友每天還是該吃吃,該喝喝。
1985年春節后,許世友突然感到一陣腹痛,經過醫生檢查,發現是肝癌晚期,已經不可救治了。家人得知噩耗后都十分悲傷,唯獨許世友沒有一點兒悲傷情緒,甚至還微笑著對趕回來的女兒華山說:“爸爸快死了,很快要見馬克思了。”
生老病死許世友看得非常平淡,和平時一樣,他的煩惱一點兒也沒有增加,笑容一點兒也沒有減少。
許世友病重的消息傳遍了整個軍區,多年的老部下都趕來探望。時任北京301醫院政委的劉軒亭專門從北京趕到南京,勸老首長能夠轉至北京治療,畢竟北京的醫療技術比較發達。
不料,被許世友一口回絕,并說:“我不去北京,北京路窄。”之后許世友哀嘆一聲:“北京人多,我吵架吵不過他們。”
最終,許世友也沒有去北京治病,他堅決在南京度過人生最后的時光。在他即將離開人世的那幾天,許多老戰友都來送他最后一程。
1985年10月22日,許世友溘然長逝,時年80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