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位于南京市江寧區的一處住宅,上世紀90年代的房子,在改造前還保留著20年前的樣貌:封閉的空間格局、擋住陽臺光線的雙開門、推拉式的室內窗、木桌上放置單一的燃氣灶、不合理的吊柜設計……
對于新一代的居住者來說,不論是在布局還是風格上,老房子無疑已經過時了。
滑動查看更多房子改造前圖片
屋主是攝影師,審美在線,平日里居家的時刻也較多,希望能夠讓老舊的住宅煥然一新,成為一處既能夠緩解工作壓力,徹底放松身心,同時又能享受自然光線和溫暖氛圍的舒適空間。今天就一起來看看,設計師是如何讓75㎡老房減齡的!
面對老舊住宅,設計師將所有能拆的部分全部拆除,重新對空間進行排布,只留下承重墻和部分墻垛,讓各區域之間盡量保持開敞,以適應屋主想要的靈活布局,同時也最大限度地引入自然光線,讓90年代的房子煥發新生,成為具有呼吸感的家。
改造前、后平面圖對比
經過改造,餐廳與客廳實現一體化,并在其中置入書房,客廳與臥室之間用玻璃門替代傳統平開門,原有的封閉式廚房成為U型開放式廚房,衛生間也拓展出干濕二分離的空間。
玄關處設置一排不同高度的儲物柜組合,長條形的構造使其可以作為衣帽間使用,用來存放四季衣物,解放臥室空間,更可以收納雜物,為出入帶來便利。
廚房、餐廳和書房被巧妙地安排在住宅的中心位置,不僅方便日常生活,還在有限的空間內創造了多功能的可能性。餐廳特別設計為明暗區域的轉換樞紐,成為空間設計的核心。
客廳保留原有墻垛,順勢在陽臺處設計出洗衣區,洗完的衣服可以直接晾曬,動線順暢合理;定制的柜子與墻面保持齊平,無把手的柜門在視覺上干凈利落,讓儲物隱于無形。
對于低層的老式住宅,設計師特別強調了窗戶的重要性,以確保室內外空間的流暢連接。
在室內,設計師精心設計了對比鮮明的區域,如開放與封閉空間、明亮與昏暗區域,以及清爽與密集的視覺轉換,以增強居住體驗??蛷d與臥室的窗景,在屋主的生活中漸漸成為重要的存在,景色在夏日與秋季的輪換間納入室內,醞釀出賞味節令時的不同情緒。
在空間風格上,設計師并未采用復雜的設計語言,以屋頂的高低起伏強調層次感,以奶油色墻漆和定制拼花地板鋪陳出整體低調的質感,客廳的軟裝部分則選擇與地板、墻面相近的顏色,營造出整個居室和諧、溫暖的氛圍。
墻面置物系統與地面都用了棕色,封閉與開放的款式,讓墻面同時擁有儲物和陳列的功用,兩盆綠色植物與少許裝飾,讓這里成為具有裝飾性和觀賞性的復古角落;白色、米色、布質的沙發、背景裝飾與落地燈,中和地板的深色,在視覺上達成輕重與色彩的協調。
書房的設計同樣體現了空間的靈活性,它既可以作為居家辦公的場所,也可以與中心區域相連,擴展空間。
拉上折疊玻璃門,這里便成為一處安靜的私人空間,書房的窗戶帶來充足光線,同時讓人可以靜靜地凝視窗外的“小森林”。
屋主對于私密性的要求并不苛刻,同時為了優化室內的光線效果,起居室和臥室之間的界限被模糊掉,通過玻璃雙開門的設置,讓自然光和景觀能夠自由流動,也讓屋主收獲不一樣的儀式感和視覺享受。
盡管空間緊湊,設計師依然注重視覺線條和紋理的運用,打造出豐富而有層次的空間,玻璃門的方形格子就像取景框線,將兩個空間的景致都框入其中,帶來開闊的視野和美妙的居住感受。
客廳的地板延續到臥室內,讓視覺具有連貫性,也在設計上強調出兩個空間的一體性。
臥室同樣沒有太繁復的裝飾,白色軟裝為空間降溫、提亮,也營造出干凈、整潔的效果。
玻璃門處用定制的窗簾盒隱藏窗簾軌道,米色卷簾拉下來時帶來朦朧的光影,拉上去時現出絕美的窗景,繡花地毯又為簡約的風格增添了一絲極繁的氣息,每一處角落和細節都將在居住中慢慢生發新的味道。
原本的廚房是封閉式,為了讓空間的動線更為順暢,設計師將此處升級成為U型的開放式,無論在使用還是顏值上都更貼近屋主的需求。廚房靠近玄關的布局,則更適用于平日里買菜回來放置的場景。
靠近窗戶的廚房“短邊”是洗菜區與備菜區,左手邊放置冰箱,符合日常烹飪動線;以置物架替代吊柜,更方便拿取常用的餐具和物件,掛桿用來收納菜板,濃濃的煙火氣也被醞釀出來,在處理食材的同時還能欣賞到窗外美景,賞心悅目。
烹飪區的設計極為精簡,白色的油煙機、洗碗機融入奶油色的背景,雙灶位就可以滿足屋主的烹飪需求。
衛生間經過重新設計,實現干濕分離。小綠磚鋪貼出亮眼墻裙,搭配金屬支架洗漱臺和拱形浴室鏡,帶來滿滿的復古氣息。一些細節處可見設計巧思,比如同為金屬材質的鏡頂燈和掛鉤為風格增色,側面的插座便于使用吹風機或為電動牙刷充電。
即使是衛生間,也通過精心的規劃獲得了極佳的“觀景點”。在這里,屋主可以享受一段特殊的沐浴時光,遠離日常生活的喧囂,享受片刻的寧靜。
通過對這間90年代老房的精心改造,設計師不僅賦予了它新的生命,更讓它不再只是一個簡單的居住空間,而是成為了屋主可以安放身心的溫暖小家,承載著獨特的情感、審美和生活方式。隨著時間的推移,從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到夜晚的靜謐時刻,從四季的更迭到歲月的流轉,這里將繼續見證屋主生活的點點滴滴。
編輯|Kiki
文字|諾威爾卡
設計與圖片提供|南京由見設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