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中秋節已過。2024年僅剩三個多月了。
今年的青島市場,新房月均成交在5000—6000套,二手房也是差不多的水平。這與2020—2022根本沒法比,落差太大。
當潮水褪去,青島樓市的這一輪調整,很多投資客已經被深度套牢。
1、上合投資客鎩羽而歸
五六年前,多個開發商+中介,熱炒過靈山灣、膠州上合和藍谷。
這其中,膠州上合板塊,可聊的內容可太多了。
三木家天下、樾府、榮盛錦繡外灘、花樣年、遠洋御城、御府、海韻、海達、中駿、天一等等,曾經十多個盤扎堆競爭,不少盤曾賣出高價,且熱銷多年。
榮盛和花樣年則是板塊內的流量大盤,高傭金的刺激下,中介瘋狂帶山東各地的投資客過來買房。臨沂、東營、淄博……
高端項目御府,2018年一期開盤,定價直接就是精裝15000元/平。
當時真的是轟動一時,板塊內的最高價,走高端。樾府高調亮相,慘淡收場,二手房市場是最直接體現。
目前,高層套三產品穩定在6000出頭。這個浮虧比例,大家可以用計算機自己算算。
讓人欣慰的是,以上這些樓盤,都陸續交付了,沒直接撂挑子。而且當花樣年、榮盛降價到5000—6500的區間,成交還可以。
這也說明,這個板塊的房價價值體現,也就這個水平了。
無論是貝殼APP的二手房成交數據,還是中介透露的真實成交價格,不得不承認一個現實:
上合板塊房價腰斬的很徹底。
誰能想到,當年的上合板塊,交付洪峰就是踩踏洪峰。當大家都在慌不擇路掛牌求成交時,哪有誰管什么洪水滔天。
對投資客們來說,遺憾+無奈:含淚拋售。
以榮盛錦繡外灘為例。五年前,一萬多一平。榮盛后來拉胯了,項目改名:榮盛城。
交付才兩年多,現在次新房,賣五千一平!而且還是經典套三雙衛,120平的。更讓人驚訝的是,還是帶裝修的。
總價60萬。這真是真下調??!5000一平,確實犀利。
從買入時候的120萬左右,到現在的60萬,這套成交房源賬面浮虧50%了,如果再算上算上稅費、房貸利息等資金成本,房東的虧損還會更大。
這樣的降價幅度,讓錦繡外灘近期成了板塊熱門小區,連續三天,一天成交一套,很快就成了熱度榜第一名。
2、跟風抄底的偽改善
偽改善這個詞,可能會得罪一些購房者。
這幾年,青島市場的偽改善其實很多,只是自己覺不出來罷了。
這類群體有個特點,本來就有居所,但看到房價松動,或者某些樓盤大促銷,他覺得買入是“機會”,將來可能會住。
總之,就是升值為第一目的,把居住放在第二位。
這部分購房者,有穩定收入的時候,再供一套房貸還可以。但當工作不順,收入不穩定,壓力就來了。情況嚴重的,就是被迫掛牌急售了。
這種情形已經出現了。比如,浮山后板塊的幾個剛交付次新房,不少都是純新未住過的。
包稅、降價、低于發票價、虧**萬……陸續都出現了。
浮山后這批房子,基本都是2020—2022年熱銷的。那批買房者,被“雙高”困住了,房價高+貸款利率高。
幾年后的今天,世事真就恍如夢。那批房子基本都“破發”了。
還有一個大盤,估計很快也會出現類似情形,那就是森林公園項目。這個盤,非常典型。
兩年時間,多次下調售價,有多批購房者被“卷”了進去。交付時候,很多鄰居的買入價相差會非常大。
極有可能,明后年,森林公園次新房會再次“砸盤”。必然會有不少人甩賣,撤出去。
3、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大海的潮水,有漲有落,只不過潮退了,就能看出誰在裸泳了。
雖然今年青島樓市成交數據不太好看,但在需求端還是不乏猶豫徘徊的買房群體。
青島樓市的這一輪調整,就是投資客、投機者逐步退出的過程。青島樓市,也終將回歸理性。
客觀說,曾經樓市大起大落,有人說是什么螺旋式上漲。這都是以前了。
現在的經濟環境、發展階段跟過去已有很大不同。因時而異、因勢而異,高房價的基礎已經動搖。
雖然調整過程很痛苦,但未來可能會有新的機遇。
誰都不想當接盤俠!沒必要盯著眼前的“沉浮”。
沉住氣,想開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