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嘗試閱讀不可閱讀的城市,
或閱讀城市不可閱讀的東西時,
多少會感到吃驚、恐懼、沮喪、焦慮,或者興奮。
西美爾把這些原因歸結為:
城市中的金錢經濟造成了城市人的斤斤計較、
倦怠心態和自我保護。
根據這條線索,
加州大學文學系張英進教授
在中國近代眾多的文學和影視作品中,
發現活躍在北京的作家大多是男性,
比如老舍、魯迅、王小波、史鐵生等等。
所以,他們筆下的北京城,大多是陽剛;
而上海,有張愛玲、王安憶、陸小曼
這么一批女性作家,
上海城又多了一層溫柔的氣息。
如果一座城市可以有性別特征,
那用當下流行的人格理論模型MBTI來測量,
一座城市或許也會有自己的“人格”特質,
比如深圳就有明顯的外向,
也就是“E”人的特征,
而注重享受生活的廣州,
則更像是個“I”人……
那南方濱海之城,
粵C的珠海,
會是什么“人”呢?
01
i城還是e城?
作為生活在廣州的打工人,
珠海離我們實在不算遠,
也不算陌生,
是許多同事的周末散心好去處。
我們問了問身邊同事對珠海的印象:
“吃海鮮的地方”
“去澳門的中轉站”
“舒服宜居的地方”
(好好好,不如不問)
那如果珠海是一個人,
那是E人還是I人呢?
僅僅在珠海呆了幾天后,
我們很快找到了答案:
“I”是珠海的城市氣質。
可是珠海也挺開放活力的呀,
沒錯,但是“I”也不是內向、內斂,
當然更不是憂郁、沉靜、枯燥。
就像“I人”更傾向于從內部世界獲取能量,
更注重內部的思想和感受。
珠海就是這樣一座能讓人靜下來,
找到心安之處的城市。
閑適從容又帶有精致感的生活氛圍,
從每一條巷弄中溢出。
神奇的是,
珠海的許多建筑、橋梁、道路都既大氣又細膩,
寬敞在海天之間佇立著,
像海一般遼闊卻又帶有柔軟的藝術氣質,
閉上眼,能感受到平靜的敘事在緩緩流淌。
這里的天很藍,風很輕,時間很慢。
在一間面對著大海的書店,
喝一杯咖啡,
在珠海,
找到松弛感易如反掌。
珠海還是“百島之市”,
用一座座海島,
將自己從喧囂中短暫抽離。
在這里,可以發呆、散步、沖浪、野餐,
或者什么都不做。
僅僅看著海浪從遠處卷來,
一切慢而淡然。
沿著海邊一直走,
咸咸的海風攜帶著淡淡的魚腥味,
陽光透過椰子樹寬大修長的枝葉,
在芳草地上投下斑駁陸離的光影。
烈日下,躲在樹蔭里乘涼,
看著遠處蔚藍的海,
就是午后最好的時光。
走到沙灘上,捧一把細沙,
看沙子從指縫間一點點溢出。
脫掉鞋子,赤腳踏在沙灘上,
感受海風的輕拂和海浪的微潮,
第一次理解了悠閑的本質。
傍晚,看晚霞盛開在那天邊,
橘黃的光灑落在行人細碎的發梢,
云朵可愛,城市溫柔。
在這里,擁抱大海, 擁抱晚霞,
舒展地活著。
02
感受Chill級生活
編輯:“啊好了好了 ,
這些大家都知道了,
你們就沒有別的東西了嗎?”
大海之外,珠海還有沒有別的魅力?
于是,我問了問在珠海長大,
在珠海生活的朋友,
除了海邊,珠海還有哪里好玩?
她答不上來
但讓她發一些在珠海快樂生活的照片,
她毫不費力就找出了這些
阿巴阿巴
#珠海快樂生活be like
和貓咪小狗一起隨地大小野餐
2024年9月19日 15:05
評論
秀小米:旅游是一種情緒消費。遠離居住地的旅游愈發成為人們舒緩心境的重要目的…
開車去郊區的蒼蠅館子,
吃一頓好吃的叉燒,
探索徒步時發現小瀑布,
在桂山島日落時分劃一艘小船,
逛公園時發現,
公園里 有一片給市民種菜的菜地。
(一生愛種菜的中國人啊)
這似乎是除了“觀海聽風”之外,
珠海人好好生活的證據,
是感受,是體驗,
是關注現實的具體細節。
這種關注具體生活的踏實感,
真的好吸引人啊!!
——要不我們別寫下去了,先找個草坪躺兩天吧!
——你別說,光選在哪個草坪躺你都能眼花繚亂。
珠海已擁有近八百個公園,
是真正的“公園里的城市”。
在板樟山公園可以爬山俯瞰都市繁華,
在海濱公園賞花、吹拂海風,
在海天公園可以躺在草地上看海。
在大鏡山社區公園 有免費使用的 足球場、
排球場、籃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
社區生活在這里凝聚。
晚上我們來到了夏灣夜市,
即使不是假期,
不是周末也熱鬧非凡。
出租車一駛入這條路,
好像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夜晚被煙火氣點亮。
想找到一些珠海特色美食,
我們愣住了。
這里有
北京爆肚
武漢熱干面
日式燒鳥
四川麻辣燙
化州糖水
珠海海鮮燒烤
主打一個,
“甭管您是哪的,來了就是珠海菜”。
誰說珠海沒有特色的,
兼容并蓄就是珠海的特色。
(您真是高情商啊)
要說我們最喜歡的一個地方,
就是珠海的北山村。
去之前 想象中,
每個城市都有一條這樣的潮到“風濕”街道,
像廣州的東山口、上海的武康路。
但珠海不一樣,
在這里,不管是潮人還是文青來了,
首先都得扎根于生活。
一面是傳統文化、傳統建筑和文藝新潮的交織,
咖啡店、展覽在這里聚集。
一面是外來務工人員的落腳點,
是擁擠、普通的生活縮影,
有最接地氣的大排檔和傳統小吃。
怪不得有人說,
這里是珠海最“魔幻”的城中村。
一點也不奇怪,
因為有時候真實的生活比這還要“抓馬”。
不過有兩個問題我沒搞懂,
為什么這個意面館里,
“不是很寬的面”比“寬面”還要寬?
在珠海,
真的會有人買這個世界上第一臺上班打卡機嗎?
03
既然浪漫,那就熱愛
提到珠海,
很多人都會把這座城市與“浪漫”聯系到一起。
在中國新銳時事生活周刊 《新周刊》
1998年推出的“中國城市魅力排行榜”里,
珠海被評為“最浪漫的城市”。
近幾年,隨著情侶路成為網紅打卡點,
浪漫這個標簽跟珠海近一步捆綁在了一起。
確實,
不管是好友的朋友圈,
還是在網上沖浪。
我看過太多有關珠海的美麗照片,
與碧海藍天為伴的日月貝,
暈染了整片天空的粉紫色晚霞。
守護在海濱泳場的白色燈塔,
每一處都有著獨特的浪漫與風情。
但是,珠海的浪漫,
難道就只與海和情侶路相關嗎?
在這兒的兩天里,
我們發現了許多與珠海的著名景點無關的,
藏在小街小巷的詩意與巧思。
比如,
咖啡館墻上“祝你今天愉快”的涂鴉,
文創店窗戶上與路人衣著配色呼應的郁金香裝飾,
城中村老房子門前擺放的幾盆小花。
在citywalk的路上,
我們也搜集到了很多藏在平凡生活中的浪漫細節
一天晚上,
我們在前山河邊見到了一對正在唱卡拉ok的夫妻。
他們坐在橋墩旁邊的水泥臺上,一人拿了一個麥克風,看著平板電腦上滾動的歌詞唱著一首老歌,橋洞的混響讓聲音變得更大,一直傳到河的對面。
在夏灣夜市,
我們又在糖水攤上跟一對情侶聊了起來。
他們是茂名人,
目前在東莞做夜市生意,
這次來珠海,
是為了市場考察和踩點,
然后順便玩幾天。
在一片嘈雜的叫喊聲中,
他們靜靜地分享一碗糖水,
聊著關于未來的話題。
還有一對母女在街角的粉面攤吃著宵夜,
仿佛這一刻,
喧囂的市井世界里只剩下她們溫馨的時光。
在北山村,
我們聽本地人回憶過去,
這里舉行世界音樂節和爵士音樂節的時光,
感慨城中村用它的土味把藝術拉到地平線位置,
成為人人伸手可及的浪漫。
此圖為2013年拍攝
這些不經意捕捉到的瞬間,
讓珠海“浪漫”的這個標簽,
開始有血有肉了起來。
04
安心當一個P人
在珠海呆了幾天后,
我們越來越覺得珠海是一個很“P”的城市。
(甚至,在這里,像我這種J人也會變成P人。)
說珠海很“P”不是說它沒有規劃,管理隨意,
而是它足夠豐富,隨性和自由,
以致于讓人不自覺的打破計劃,
當一個感知派。
獅山轄區是清宣統香洲開埠時的老城區之一。
珠海人都說這里是老香洲的縮影。
夏美路、獅山路、光明街、山峰街
每一條路都蘊藏著獨屬于珠海老城區的韻味。
在夏美路上看見一家經營了二十多年的涼茶店,
店里十幾個瓦煲,
上面對應著不同涼茶的名字和功效。
老板是個非常精神的阿叔。
每個人來喝涼茶,
老板都會先看舌象, 再給配茶。
來店里的老街坊說,
喝涼茶是他常年生活的一眾習慣,
每周固定來兩次,
而且必須要喝最苦的那種,
才是最好。
獅山路是珠海的一條網紅老街。
街上既有開了幾十年的發廊、商行、修理行,
也有咖啡館、自習室這種新業態。
老人們一般坐在外面曬曬太陽,下下棋;旁邊的咖啡店里,年輕人們聊天消磨時間;不起眼的理發店里,設備還是最古老的那一種,周邊街坊照舊愿意來這里,因為“又平又正”。
看似平平無奇的街巷,
隨性擺放的小攤,
大大小小的咖啡店,
和形形色色的夜宵攤。
一磚一瓦,一人一物,
都能在喧鬧的城市中自得其樂。
在珠海,也有一些匆忙的身影穿梭其中,
他們是為獲得更多機會的年輕人、
為生計奔波的中年人、
或是像我們一樣匆忙目睹風光的旅人。
可即便再忙碌的身影,
在這里似乎也慢了起來。
暮色漸沉,伴著微風,
飄入鼻子里的飯菜的香氣,
小攤上討價還價的聲音,
讓人再次被溫暖包裹。
點一下,有小可愛出沒↓↓↓
或許,P一點也沒有什么不好。
人不應該只是世界的一顆螺絲釘,
而可以是一片落葉、一棵野草,
或者別的任何東西。
而對于城市來說,
更不必追求嚴格的時間表,
不必一板一眼的太較真。
在MBTI體系里,
“FP”人格一般被認為最具松弛天賦,
永遠保持新鮮、樂于體驗,
且有務實的執行力。
真正的松弛感,
是逐漸建立的一種精神安全感。
在這座城市里,
你值得擁有生活的實感。
撰文|李杭 王瑩嶺
編輯|潘展虹 黎廣
版式|松
圖源|王瑩嶺、李杭拍攝
? 在東北,誰是下一個百強市
? 華中汽車重鎮,求變
讀城記工作室
用不同的視野解讀城市精神
為熱愛生活的人們展示城市多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