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總算是熬出頭了,當然這個熬出頭的意思是指,小麥的大風險終于過去了,雖然說看不到什么大漲的行情,但至少在今年以里,再大興風浪的幾率很小了。
但是相信很多人并沒有輕松,因為很多人正在為玉米的下跌發愁。
確切地說,玉米的這波驚魂大跌,確實給市場跌懵了,而且也跌怕了。
怕到什么程度呢?
從市場情緒就能看出來。
就在此前,玉米還是一片看漲之勢,什么翹尾,什么減產,什么需求旺季等等層出不窮,但也就是那么一眨么眼的工夫,這一切就像是黃粱一夢,突然就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無底線的下跌。
從南到北,從企業到港口,從產區到銷區,玉米都是一片落,并且還有企業開始以分為單位的下跌。
要知道之前上漲可都是以厘為單位的,這可倒好,一跌就把之前好幾天的上漲給跌沒了。
上半年大家討論玉米時,還徘徊在1.2元/斤的關口,而現在,玉米直逼1.1元/斤,甚至還有悲觀主義者,直接看到了1元的門檻。
看跌也就罷了,更糟的是,情緒顯然已經影響到了行動,這就麻煩了。
換來的結果就是,玉米買少賣多,賣糧的積極性不僅大增,而且部分地區甚至是不計成本地大增。
這一點可以從玉米的拍賣結果中就可以看出。
比如,中儲糧玉米拍賣成交開始大幅走低,甚至出現了流拍。
說明什么?
說明在一片跌勢的行情下,尤其是在這個新陳馬上就要交接的節骨眼兒上,玉米究竟會開出一個什么出人意料的價格,大家心里都沒底。
所以也就不敢要了,都害怕砸手里。
而另一邊,玉米的采購也不樂觀,雖然有成交,但仔細一看,都是折價成交。
這又說明啥?
說明大家賣糧的積極性很高,都在搶著跑路,生怕跑晚了跑不出去了。
而從不同地區來看,也是一片狼藉。
比如,東北地區,是大企業帶頭下調報價,其他企業也都快速跟進,這一目的也很明顯,在這個馬上要新陳交接的關鍵時候,都在把新糧行情往下拽。
而華北呢,也是一團糟。
所以這就讓玉米變得更加悲觀,難道真的要崩盤了嗎?
在觀觀看來,本輪玉米的“崩”其中一個重要原因還是出在情緒上。
其實冷靜下來思考,玉米的供需變了嗎?
并沒有。
雖然說新玉米面臨馬上要上市,但是到底也還沒有集中收獲呢,而且從目前上市的玉米來看,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質量不佳。
以質論價,理所當然,自然玉米也就開不出什么高價來。
而需求呢,深加工表現一直是好于去年的,而飼料領域,生豬養殖業回暖,剛需仍存,且玉米憑借著一己之力把其他替代都給擠出去了,即便說玉米的需求不如往年旺盛,但至少也沒有說突然就沒有需求了吧?
所以,玉米下跌是正常的,但是這樣的大跌就有點蹊蹺了。
所以我更認為是情緒性看跌占了主要原因。
而反過來看,隨著玉米大跳水以后,情緒也宣泄得差不多了。而且隨著玉米的跳水下跌,已經有持糧主體開始抵觸了。
況且新玉米產量和質量到底如何,沒到真正收獲的時候,這都是未知的,市場上的風向也在刮來刮去。
比如之前還在宣揚玉米大減產,怎么才過了幾天又沒動靜了呢?
可見,這也都是情緒在作祟。
而且臨近新玉米上市,政策端肯定也不會袖手旁觀,雖然說政策不會去刺激玉米大漲,但是至少筑個底還是沒問題的。
而且混亂的行情中,不要只盯著一天兩天的價格波動,偶爾擊穿底價這也說明不了什么,因為如果放長線來看,玉米不會是一個崩盤的結局。
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這波瘋狂的下跌雖然還未停止,但很可能已經是強弩之末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