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周總理、朱總、賀總、徐帥、聶帥和陳云《年譜》《回憶錄》等信史/文獻:
1927年上半年,在中國華東上海“四一二事變”、長沙“馬日事變”等等,賡續發生,國共決裂時局已經“勢如破竹”…。
7月12日在漢口,應莫斯科方要求,黨中央召開“中央政治局緊急會議”改組核心領導層,決定另外以張國燾、周恩來、李維漢、張太雷和李立三組織“臨時中央常務委員會”;期間,斯大林及莫斯科特派員鮑羅廷指示中共“準備一些軍隊去南昌回廣東……”。憑此,臨時中常委決定:從速南昌起義。
還具體的確定,起義后“部隊立即行動占領廣東、奪得汕頭,要求莫斯科須經由汕頭迅速接濟起義軍軍火物資”一一史稱:南昌起義軍南下計劃。
斯大林批準給中共三十萬美金,及運送1.5萬枝步槍、30挺機槍和千萬發子彈至廣東汕頭。
8月1日凌晨,南昌起義成功。上午七時召開“參謀團會議”,周總理、朱總、賀總、劉帥和葉挺及莫斯科顧問紀功等,討論“南下計劃”的具體實施。
會上,賀總說“我不主張到廣東,我覺得湖南農民運動做得好,有群眾基礎,不至千里行軍感到疲勞,同時兵員又容易補充”。但會議“無能為力”采納賀總之正確意見……。
9月23日,葉挺部第二師開進汕頭。
粵軍“飛鷹、安平、民生、海通”號四艘軍艦于日、英艦支持下,封鎖了潮汕海岸線;大海茫茫,未見只艘俄船。南昌起義軍“南下計劃”任務的關鍵部分,呈現出“竹籃打水,一場空”之局面一一是月末,南昌起義軍主力盡散之。
至此,我軍一度欲獲“俄軍援”行動,首次即遭遇慘敗!
時過多半世紀之后,親歷者聶帥認為:“…南昌起義也是有深刻教訓的。首先,南下廣東的戰略方針就錯了。”“當時的計劃是以廣東為根據地重整旗鼓,再來一次北伐,處于敵強我弱力量懸殊的總形勢下,那是不現實的。”
“本來,我們不一定非南下不可,如果在南昌附近,或在湘、鄂、贛農村地區,把我們的力量展開,面向農民,與當地農民運動相結合,發動群眾、武裝群眾、依靠群眾,我們就能夠推動土地革命,開展游擊戰爭,創建革命根據地…。”
“為什么一定要南下?當時還強調占海口,以爭取外援,今天看,這種想法缺乏自力更生的精神,也是不對頭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