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文學創作40年 人生從這里再上岸
紅孩散文集《活出想要的人生》新書分享會在京舉行
【北京訊】“如果有人問,文學在哪里?很多人馬上會想到唐詩宋詞、四大名著,還會想到魯迅、巴金、冰心、老舍、莫言、劉震云,更會想到諾貝爾文學獎、茅盾文學獎,但作家紅孩會告訴你,文學不在廟堂,而就在人們往來穿梭的大街上,你聽到這個答案會以為如何?”
著名作家紅孩20世紀60年代中期出生在北京郊區雙橋農場,1984年中學時期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在朝陽區文化館參加多次的文學活動,親耳聆聽過蕭軍、袁鷹、從維熙、劉紹棠、韓少華、陳建功、陳祖芬、張辛欣等眾多作家的文學講座,并在那一年發表了小說處女作。紅孩在農場工作6年,當過畜牧工人、團委書記、宣傳干部,1992年調到剛創刊的《北京工人報》,后又在多家報刊工作。自1997年,他長期擔任《中國文化報》文學副刊主編,并兼任中國散文學會的主要組織工作。迄今,紅孩已出版長篇小說《愛情脊背》、短篇小說集《風吹麥浪》、散文集《東渡 東渡》《運河的槳聲》、散文理論集《紅孩談散文---散文是說我的世界》等著作16部,他的散文善于從生活的細微處去捕捉,他的散文呈現的是思想的火花,是心靈的獨白,是通向人類不斷覺醒的思想的紐帶。其散文代表作有《女人的荷》 《喚聲姐姐叫蕭紅》《東渡 東渡》《我就是黃河的一塊石頭》《上岸》等。
《活出想要的人生》是作家的第四部散文集,書中所遴選的44篇散文,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有著強烈的代入感,讓讀者于不經意間從文字中發現自己,找到自己。
從紅孩的文字中,能清晰地感受到明確自己的夢想和目標是實現 “上岸” 的關鍵。紅孩從小就熱愛寫作,他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優秀的作家。這個夢想成為了他前進的動力,讓他在面對各種社會的變幻、工作的變遷、市場經濟的洗禮、疾病的困擾,始終保持著堅定的人生信念和積極的樂觀精神。這從紅孩的許多文學思想中就能體悟到。紅孩說,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只有一次生命,但因為有了文學,我們便比別人多了一次生命。紅孩還說,所謂文學,就是無中生有,每個人的創作都是從我出發,最終讓我們來接受與傳播。文學和人生相似,充滿著許多確定與不確定,文學的意義就在于透過確定表達無限的不確定。
9月21日,《活出想要的人生》圖書分享會在北京朝陽區宣傳文化中心(原朝陽區文化館)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國青年作家報、朝陽區宣傳文化中心、朝陽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朝陽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北京華景時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中國散文學會會長葉梅、原《人民文學》雜志副主編肖復興、《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李舫和《中國青年作家報》主編周偉、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周振華、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協會副會長趙晏彪、《空軍報》原副社長田霞、《北京日報》社副社長蕭躍華、《檢察日報》原副總編輯趙信、朝陽區文聯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金童、石景山區作家協會主席李金明、陳景潤科學基金會理事長陳由偉、北京華景時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文平等文學界、新聞界知名人士和讀者代表200余人出席本次活動。此外,主辦單位還特別邀請北京二中朝陽學校、中央民族大學附中朝陽校區、景山學校朝陽分校、中央民族大學朝陽分校的師生和現場小讀者共同參加了此次分享會。活動現場氣氛熱烈,作者、嘉賓、讀者三方精彩互動,圍繞紅孩散文創作40年的生活歷程、散文的靈感來源、內容提煉、語言特色、思想追求、審美取向等多個話題進行展開,這既是一次文學的再回首,也是一次人生不斷上岸的再出發。
紅孩對當代散文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力,不僅在散文創作上有著鮮明的風格,同時也在散文理論上有著獨特的見解,為廣大散文作者樹立了成功的范例。《活出想要的人生》和他以往的散文集不同,這本書用他自己的親身經歷鼓勵讀者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人無論身處何種艱難的境遇,只有打開自己的心扉,以文字的書寫和哲學般的思索,就能找到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的鑰匙。即“活出想要的人生”即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對美好未來的不懈追求。
《中國青年作家報》主編 周偉
活動中,《中國青年作家報》主編周偉在致辭中表示,紅孩老師新書封面上 “盡早開始自己的夢想” 這句話很有意義,配合書名《活出想要的人生》,鼓勵年輕人盡早開始夢想。中國青年作家報創辦于新時代,宗旨是點燃青年創作激情、提高青年文學素養、堅定青年文化自信。報紙有按年齡層劃分版面,給予青年被看見機會,鼓勵年輕人向內發掘、向外探索,用文字記錄表達和創新,給予青年創作空間,啟發文學夢想,豐盈思想境界。
北京華景時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 朱文平
本書的策劃出版方北京華景時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文平表示,本書不僅展現了作者個人的成長軌跡,更是對社會變遷的深刻反映。每個故事都充滿了對生活社會和人性的洞察,這也充分展現了紅孩老師的創作高度和獨特風格。從《活出想要的人生》這一簡潔有力的書名就能讓讀者感受到書中傳遞的力量及追求自我實現和心靈覺醒。
中國散文學會會長 葉梅
中國散文學會會長葉梅在發言中指出,這是一部閃耀著人性和理想光芒的著作。從每篇故事中可以看到人性的復雜性,作者紅孩為我們譜寫了一部,具有特別富有人性光芒的著作,通過閱讀這本書去發現自己,發現自己的內心,開掘自己的力量,開掘自己的夢想。
原《人民文學》雜志副主編、著名作家 肖復興
當代著名作家肖復興指出,紅孩談散文時提到 “有我” 是衡量散文好壞的重要元素之一。好的散文應是有我、有事、有情、有思。在紅孩的散文集中,尤其是前幾部分寫童年、少年及雙橋農場生活經歷,體現了這些特點,雖無跌宕起伏卻有人生困惑和磨難,可成為人生借鑒。《活出想要的人生》是典型的有我的散文。它有著我們共同的人生的困惑和磨難,在他的散文當中描摹了人生中這種動蕩、折磨、困惑、掙扎和努力,在這本書當中,寫的是紅孩前半生的人生履歷。對于讀者而言,它也可以成為人生的借鑒。
《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 李舫
《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李舫認為,看到這本書首先想到的是 “仰望”,從書中看到紅孩豐富的人生閱歷及對各種關系的認識和判斷,體現優秀散文寫作者的素養。二是 “沉淺”,紅孩經歷病痛,書中有歡喜背后的悲喜交集,告訴人們只要往前走,有光有未來。三是 “潛行”,在復雜的社會和人生十字路口,紅孩如優秀的前行者給予經驗性判斷,讓人在困境中不放棄,心中有光明。四是 “普度”,從瑪格麗特?米德對文明標記的定義,談到紅孩作品給予上岸的力量,對弱者的扶持。五是 “信仰”,文學家是仰望星空的人,紅孩帶病書寫體現民族力量,文學為歷史存正氣等,紅孩的作品如撿到一束光又歸還太陽般偉大。
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副會長 趙晏彪
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 周振華
活動中,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協會副會長趙晏彪、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周振華在發言中對本書進行了高度的評價,他們認為:只要心中有光,就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活出想要的人生》作者 著名散文作家、理論家 紅孩
活動中,本書作者紅孩分享了《活出想要的人生》的創作歷程和創作背后的故事。他講述了他的人生成長經歷,從沒有目標到在最后的實踐過程中萌發夢想以及如何一步步實現的歷程。他提到當代年輕人,要過怎樣的人生?面對挫折逆境,又要如何選擇?這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而在這本書中,他就是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為讀者揭示了如何從迷茫、徘徊到努力 “上岸”。“上岸” 并非意味著達到一個完美的境界,而是在不斷地努力和追求中,找到內心的平靜與滿足。
學校代表接受贈書
在活動中紅孩老師為北京二中朝陽學校、中央民族大學附中朝陽校區、景山學校朝陽分校、中央民族大學朝陽分校分別贈予《活出想要的人生》,希望學生們通過閱讀,盡早地愛上閱讀和寫作,實現自己的人生。學校代表也紛紛發言,一致認為這本書是難得的適合學生閱讀的好書,希望學生們能從文字中發現生活的美。
在提問互動環節,有學生向紅孩提問:“如何提高閱讀興趣”“怎樣把文章寫得有意義?”“如何過好當下”等問題,紅孩以自己的親身體驗和寫作經驗為例,給學生們提供了詳細的閱讀建議和寫作指導,他說:寫作的基礎是“我”,寫作文和創作散文的區別是----作文是被動的,是你讓我寫;而散文則是我要寫,是主動的。分享會現場更為精彩的是,幾位紅孩散文中的人物也都蒞臨現場,既有他小學中學的同學,也有著名數學家陳景潤的兒子陳由偉,以及他媒體同仁梁彬、王晉軍、王曉君、凌翔、趙國培等,更多的則是他多年的文友和讀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