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前夕,天津市域(郊)鐵路津靜線和地鐵5號線京華東道站同步建成貫通運營。新線路開通后,天津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已有10條地鐵和1條市域(郊)鐵路,通車里程達到325公里。
這是我市地鐵系統首次連通了西南部重要區域靜海,加密了團泊體育、健康、醫療等組團和市中心的聯系,便利了人員往來,沿途乘客歡欣鼓舞。如果抬高一下視角,這也是天津城市軌道交通首次通達遠郊區域(連通津濱雙城的9號線除外),在我市的城市化進程中有著重要的節點意義。
津靜線首開段
13.4公里
城市軌道交通的一小步
天津城市發展的一大步
越來越“遠”
把靜海帶入地鐵時代
打開最新的導航地圖,可以發現天津的軌道交通線網越來越密,線路也越伸越遠。仔細觀察還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除了建成較早、連接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的9號線外,其他線路最遠的通達范圍(起止站點)均只到環城區,而今天開通的津靜線則是首次直接“溝通”了遠郊區域——靜海。
目前運營的各線路起止站點具體分布情況為:
1號線劉園站、雙橋河站,分別位于北辰區、津南區;
2號線曹莊站、濱海國際機場站,分別位于西青區、東麗區;
3號線南站站、小淀站,分別位于西青區、北辰區;
4號線新興村站、東南角站,分別位于東麗區、南開區;
5號線京華東道站、北辰科技園北站,分別位于西青區、北辰區;
6號線淥水道站、南孫莊站,分別位于河西區、北辰區;
6號線二期淥水道站、咸水沽西站,分別位于河西區、津南區;
10號線于臺站、嶼東城站,分別位于西青區、河東區;
11號線東江道站、東麗六經路站,分別位于河西區、東麗區;
9條線路,除了少數在市內六區的站點外,其余起止站點均分布在東麗、西青、津南、北辰四個環城區。而市域(郊)鐵路津靜線的起止站點為京華東道站、團泊醫學園站,分別位于西青區、靜海區,這是城市軌道交通站點首次出現在靜海區范圍內,津靜線直接把靜海帶入了地鐵時代。
城軌通達區域的遠近,是現代化大都市發展程度的重要衡量標準之一。看一看我國幾個主要大都市的地鐵線網圖,均有著對遠郊區域極強的通達和輻射能力,比如北京地鐵有房山線、燕房線、亦莊線、昌平線,有的線路甚至延伸到了主城區外幾十公里的區域;上海地鐵5號線的奉賢新城站,距離杭州灣岸線直線不過幾公里,而17號線最遠端的東方綠舟站,已經快抵達了上海蘇州交界處。
城市發展,交通先行。津靜線首開段的開通運營,完善了天津軌道交通線網圖,助力“軌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根據規劃,津靜市域線未來還將有支線進一步向西延伸到靜海城區,以及向南繼續延伸。
越來越“密”
區域發展后勁更足
津靜線如期開通,也是天津城市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顯著節點。
近水樓臺的靜海將直接迎來利好。靜海是天津西南部的一個區,根據市統計局官方數據,靜海區近年來常住人口維持在近80萬人的規模,地區生產總值近500億元。靜海是我市重要的制造業基地,鋼鐵、電動自行車、自行車等產業處于業內領先位置,被稱為“中國自行車電動車之都”,同時體育產業、醫療康養和循環經濟也是特色產業,有聲有色。津靜線將進一步加大市區和靜海間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暢通與互動,對靜海發展產生強大的帶動作用。
幾個月前,小編曾經到靜海及位于團泊的天津健康產業國際合作示范區采訪,采訪中接觸到的干部和居民對津靜線的開通可以說是翹首以盼。如今線路開通了,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沿線的居民。
靜海團泊的宿女士因為探親,原來經常要駕車往返靜海和北辰的宜興埠之間,距離遠再加上個別路段的堵車,往返一趟僅油錢就得花費100多元,是個不小的挑費。津靜線開通后,她只需開車10余公里把車放在地鐵站附近,再從團泊醫學園站乘車,在京華東道站無縫換乘5號線,就能直接到北辰。而受地鐵通車刺激,團泊健康城站附近的閑置項目也迎來盤活機遇,占地超10萬平方米的靜海樂動港項目正進行重裝升級。
津靜線4個站點,團泊二字的“出鏡率”奇高,占了兩席:團泊健康城、團泊醫學園。近年來,團泊區域大力發展體育、醫療、康養、教育等產業,已成為天津城市功能的重要承載區。
這里有天津醫科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體育學院等高校,北京協和醫學院天津醫院一期已經交付使用,北京協和醫學院天津校區正在建設之中,這里有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血液與健康全國重點實驗室、現代海河實驗室和現代中藥創新中心等國家級和省部級教育科研平臺……
津靜線開通首日乘客當中,來自天津中醫藥大學的小王專程趕來乘坐首發車,面對記者的鏡頭他喜上眉梢,“地鐵開通后,進城更方便了!”
一句“進城更方便了”說出了城市軌道交通的多重意義。地鐵線路是擁有獨立路權的快捷交通方式,其作用不止在于節省費用和時間,更重要的是它能拉近人們的“心理距離”。通了地鐵,才意味著自己生活的區域被納入城市“強關聯”發展圈。無疑,津靜線的運營,將大大提升天津中心城區對外圍組團的輻射帶動力,讓靜海和團泊與中心城區的連接更加密切,發展后勁將更足。
越來越“融”
創新提升出行體驗
天津地鐵集團官方表示,此番市域(郊)鐵路與地鐵的貫通運營,在我市屬于首次;市域(郊)鐵路與地鐵同步建成開通并實現共線聯通運營,更是全國的首次,標志著我市兩種制式的軌道交通進入了“融合發展”新時代。
兩種制式,即地鐵制式和市域(郊)鐵路制式。市域(郊)鐵路可以說是一種介于國家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之間的一種鐵路制式,和普通地鐵相比,可能站間距更大,速度也更快,主要服務于中心城區與衛星城鎮之間的交通聯系,但是又能和地鐵系統無縫打通,實現公交化運營,乘坐體驗佳。
根據運營計劃,津靜線乘客可以乘坐3編組列車實現京華東道站和團泊醫學園站間的往來,也可以乘坐6編組列車從團泊醫學園站上車,到京華東道站后不下車,繼續乘坐直達5號線終點。以“大小交路”的形式實現地鐵和市域(郊)鐵路的貫通,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創新點。
參考一些發達經濟體的大型都市圈,一般都有著發達的軌道交通線網,且呈現出地鐵和干線鐵路制式交叉融合發展的態勢,如東京都市圈的軌道交通系統,線路縱橫交錯,有的還平行走線,有些初到東京的游客甚至會暈頭轉向,其制式融合的形式也讓人很難區分是地鐵還是鐵路,但這種融合發展的形式,擁有著較高的換乘效率,為乘客帶來了良好的出行體驗。
隨著津靜線的開通,天津城市軌道運營里程達到了325公里。根據最新進度播報,橫貫市中心的11號線西段將在年內建成通車,7號線南段、4號線北段正在進行附屬結構和裝飾裝修,8號線車站主體完成85.5%。可以預計,今年至未來兩年,天津將迎來地鐵新開線路的一個“小爆發期”。
天津是繼北京之后國內最早擁有地鐵的城市,目前天津地鐵建設正在穩步追趕國內第一梯隊。相信,越來越完善的軌道交通網絡,將為天津科技創新、產業煥新和城市更新步伐帶來更多助力,為天津的高質量發展和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提供更多有力支撐。
(觀察員慶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