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貧窮”我們是如何定義的?
很多人片面的將金錢作為衡量貧窮的標準,有錢就是富有,沒錢則是貧窮。
可最近兩年“新型窮人”這一概念出現,連白領、創業者、高材生都可能被劃分到這類人群,表面看似風光實則被歸類為窮人。
那么到底何為“新型窮人”?為什么會成為“新型窮人”?如何才能擺脫現狀?
一、新型窮人的定義
“新型窮人”并非傳統意義上的窮人,完全是兩個概念。
過去我們覺得身無分文甚至還負債的人都是窮人,他們缺乏一定的經濟基礎。
可“新型窮人”截然不同,有房有車還有固定的工作,看似光鮮亮麗,是無數人羨慕的對象。
可背后的心酸只有自己知道,手里沒存款背負著幾十年的房貸,日子反而越過越窮。
具體哪幾類人被列為“新型窮人”?
1、啃老族
現在很多年輕人好吃懶做,從小就是家中小公主,小皇帝,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
一旦這種壞習慣養成,想要改變難于登天。學子上不下功夫,步入社會依舊不好好工作。
掙錢對于他們來說可有可無,畢竟躺平也不缺飯吃。
日常生活全靠父母補貼,大到買房結婚,小到買雙襪子,妥妥的伸手黨。
時間久了他們會覺得啃老是理所應當的,生下自己是父母的選擇,所以要一直養著自己。三觀早已扭曲,想法極其幼稚。
2、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這類人就跟磨子一樣,推一下才肯轉一圈,否則就停滯不前。
哪怕機會擺在眼前,只要稍作努力就可以掙錢養活自己,甚至能實現財富自由。
可是他們不在乎,目光短視只顧今天不顧明日。今朝有酒今朝醉,活一天算一天,這就是他們的口號。
這種混吃等死的態度,怎么可能會有錢,妥妥的“新型窮人”。
3、好高騖遠
這類人還可以用眼高手低來形容,自身沒有真本事又不愿出苦力。
小事看不上大事做不了,自信過了頭不知道哪來的底氣。
但是在開支上毫不吝嗇,掙著一千塊錢工資,消費兩千塊錢物品,
他們活在自己的世界,編造出自己是富二代的劇情,陷入其中無法自拔。說白了就是不面對現實,對標當下很多畢業的大學生。
找工作時高不成低不就,為了逃避開始考研考公過上了“閉關鎖門”的日子。
一考就是幾年,吃喝全靠父母不創造任何價值。
4、過度消費
現在是網絡時代,躺在家里只要動動手指就能隨便消費。各種物品圖片出現在眼前,讓人眼花繚亂。
一些自律性極差的購物狂,主張超前消費明日錢今天花。
他們奉行“活在當下”的原則,不管以后事只要今天買的開心就行。
明明自己收入有限依舊要超支購買,導致日子入不敷出。
還沒到月底口袋里已經“彈盡糧絕”,不得不四處借錢窟窿越來越大。
這種瘋狂購物的行為其實就是滿足自己的欲望,并沒有實質性的意義。
但是會給個人和家庭造成很大的影響,就算家里有一座金山早晚也會被搬空。
5、月光族
現在年輕人很有個性,他們不關心這個月掙了多少,只關心花了多少。
工資到手統統花光,月底一分錢不剩這就叫月光族。
這類人根本沒有儲蓄的觀念,甚至以為這種思想過時了,可笑至極。
一旦個人和家庭遇到突發事件急需用錢時就傻眼了,到時后悔莫及。
所以這類人就是“窮人”,即便月收入再高依舊是沒錢,甚至還會負債。
能對比“媲美”的就是透支族,這類人半點節制和自控力都沒有。
掙一百塊能花一千塊,可是手里沒有多余的九百塊,于是從各種途徑借,這就要透支。
美其名是用明天的錢解今天的難題,實則就是滿足膨脹的欲望,內心享樂主義在作祟。
6、攀比族
眾所周知攀比是可怕的思想,一旦付諸行動多少錢都能花掉。
對于普通人來說最忌諱的就是攀比,任何事情都不愿意量力而行。
別人買房買車,自己也要跟風買。別人出國旅游,積極也要盲目跟隨。
朋友圈曬圖不帶停的,可私下只能嚼蘿卜啃饅頭,心酸不已。
攀比是沒有意義的,勉強買了再好的房子結果卻還不起房貸,尷尬至極自找麻煩。
二、新型窮人為何越來越窮
“新型窮人”其實反應的是一種社會現象,當下年輕人的消費者、人生觀、價值觀等都發生了變化。
為什么他們會越來越窮?這個問題值得深思。
這個社會是瞬息萬變的,經濟轉型打破了很多人的鐵飯碗。曾經月入過萬福利多多,突然面臨公司倒閉降薪失業的局面。
直接被打的措手不及,面對新型行業的出現,自己知識儲備和專業技能都跟不上難以適應和勝任。
這類“新型窮人”可以說是時代的“產物”,并不能完全怪某一個人。
當然也有靠一己之力成為“新型窮人”的情況。比如現在的年輕人,尤其是00后他們的消費觀念早已發生改變。
我們的父輩提倡勤儉節約,可現在的年輕人更看重物質生活,他們不愿沒苦硬吃。
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開始沒有節制的消費,甚至會超前透支消費。
但是又沒有償還的能力,直到變成老賴。房地產也是促進“新型窮人”出現的導火索。
放眼過去的十幾年,買房成為多數家庭的頭等大事。畢業要買房,結婚要買房,出嫁要買房,仿佛不買房就不配為人。
買房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是身份和面子的象征。于是掏空幾代人的口袋,勉強給了首付背負起幾十年的房貸。
沉重的壓力每日伴隨左右,好比背了一座山甩都甩不掉。
只能想馬達一樣不停地工作掙錢,否則就還不上還貸,喘口氣的機會都沒有。
一旦遇到房地產不景氣,房價下跌,那真的是損失慘重。如今的醫療、教育帶來的經濟壓力也很大。
不知何時起房子和教育掛鉤了,學區房成了家長們爭相追捧的對象。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了,拼了老命也要買一套學區房。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興趣班。
醫院的消費就更不用說了,對于普通家庭來說,這一樁樁一件件好比織成的大網,將自己下半生牢牢捆住。
翻開口袋身無分文,隨之而來的是緊張焦慮。
三、怎樣擺脫新型窮人的標簽
不要以為“新型窮人”是一種時尚,其實很諷刺,一定要避免自己成為這類人。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不要盲目的攀比,更不能提前透支消費。
明確自己和家庭的收入,規劃好每一筆錢的用處,不該花的錢絕對不花。
尤其是購買房車等大件時,不要頭腦發熱跟風下單,接下來的幾十年房貸真的很可怕。
相信沒人愿意提前預支未來二三十年的人生,一輩子做房奴。不想當“新型窮人”,就要學會審時度勢跟著時代進步。
時刻保持學習的勁頭,提高個人能力這樣才有競爭力。哪怕是當廚師,也是一門手藝。切記耐得住寂寞,不能好高騖遠。
如果不想被公司裁掉,不想被社會拋棄,就是要做到與時俱進。在精力不錯的前提下,可以發展副業。
比如下班后擺攤,做電商,兼職寫作等等。
不要小看副業,它能帶來滿滿的安全感,更能創造更多的財富,避免自己失業后成為“新型窮人”。
如今各行各業都很內卷,從教育到工作。但我們依舊要學會放寬心態,不要盲目的攀比,不要人為的制造焦慮。
所謂的“新型窮人”不僅僅指物質上,同時也包含了精神上的“貧窮”。
很多人不愁吃不愁穿可依舊沒有幸福感,每天過的不開心甚至還焦慮抑郁。
結語
不難看出“新型窮人”很多時候都是自找的,明明可以過輕松的生活,卻要將自己置于“貧窮”的地步。
他們超前消費、盲目攀比、不學習不進步,還好高騖遠,導致日子越過越窮。
只有約束個人不當行為才能擺脫“新型窮人”標簽,日子越過越幸福。
[免責聲明]
文章的時間、過程、圖片均來自于網絡,文章旨在傳播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請觀眾勿對號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擊等方面。
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觀臆斷的惡意評論,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實性存在爭議、事件版權或圖片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作者,我們將予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