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爭先
作者 | 勝馬財經 馬糧
編輯 | 歐陽文
九九重陽,順天應時。
10月11日,勝馬財經現場獲悉,貴州茅臺在思源文化廣場開啟甲辰年(2024年)茅臺酒節。這一節日不僅展現了茅臺酒深厚的歷史文化與技藝傳承,也用多種創新方式“講述”了中華酒文化的極致。
“茅臺酒節”是傳承匠心工藝與弘揚中華酒文化的核心IP。通過打造這一節日IP,茅臺將歷史底蘊與現代創新相融合,為茅臺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持續賦能。同時茅臺將其悠久的歷史底蘊與現代創新相結合,展現出中華白酒文化的獨特魅力,為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文化支撐。
本屆茅臺酒節,《茅臺玖章》企業文化手冊的發布尤為重要。以“順天敬人 明理厚德”的核心價值觀為指導,手冊從順天、敬人、明理、厚德四個層面延展,制定了行為體系和細則,作為對茅臺人行為的倡導和共同遵守的準則,展現茅臺的文化傳承與責任擔當。
勝馬財經認為,更重要的是通過《茅臺玖章》的發布,展現了茅臺在社會責任方面的深刻承諾和積極實踐。
在文化傳承方面,茅臺堅守歷史和工匠精神,強調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在環保方面,茅臺倡導"生態優先,綠色低碳",展現綠色發展承諾。社會責任上,茅臺則以"尊商重義"和"同創共贏"理念,關注各方利益,推動產業鏈可持續發展,彰顯其在社會責任方面的積極貢獻。
貴州茅臺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德芹在茅臺酒節上表示,在新的征程上,茅臺將以打造“酒文化的極致”為統領,推動茅臺文化全方位融入企業治理、市場營銷、品牌推廣、產品設計、社會公益等改革發展各方面,不斷提升茅臺文化的引領力、凝聚力、塑造力、輻射力,真正“讓世界愛上茅臺,讓茅臺香飄世界”。
▲貴州茅臺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德芹
順天應時,匠心傳承
一年一度的重陽下沙,是釀酒工匠們千百年的釀酒經驗總結,茅臺酒節則充分體現了茅臺人一絲不茍、順天應時的工匠精神。
茅臺酒的釀造遵循天時,其生產釀造過程與農時安排、農事生產息息相關,選擇重陽時節下沙的原因有二。
一方面,此時河谷的高粱正值成熟期,一個月后的第二次投料時,山岡上的高粱也恰好成熟。茅臺酒選用的是本地紅纓子糯高粱,顆粒小、皮厚堅實、果實飽滿,支鏈淀粉含量高。經過多輪次的蒸煮和發酵,逐步糊化,最終釀成香氣豐富、優雅醇厚的酒體。
另一方面,重陽時節的赤水河水質由“赤”轉“清”,是全年最佳的釀酒水源,為茅臺提供了理想的水質條件。
在茅臺酒節上的拜師儀式充分體現了茅臺人對傳統技藝的敬重。
茅臺人用源自《禮記》的“三獻禮”——初獻、亞獻和終獻,致敬茅臺酒歷代祖師宗師。釀酒師們通過敬獻酒水,緬懷歷代釀酒先賢,表達對傳統工藝的敬畏。這不僅是一種緬懷,更是茅臺“順天敬人”理念的生動體現,反映了茅臺人對自然、工藝和時間的尊重。
拜師儀式則代表了茅臺代代相傳的工匠精神,新一代釀酒師通過拜師,繼承了前輩的技藝和精神。這一儀式強化了茅臺人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傳承的不僅是釀酒的技藝,更是對品質的堅守和責任感。通過這些儀式,激勵每一代茅臺人保持對高品質釀酒的承諾。
根據“十四五”規劃,茅臺計劃培養100名國家級、省級白酒評委,評選190名“茅臺工匠”,重點培養660名高級工、技師和高級技師,至2025年將人才資源增至2.1萬人。
茅臺深知,文化是企業的根與魂,只有根深蒂固,才能枝繁葉茂。《茅臺玖章》以“順天敬人、明理厚德”為核心價值觀,全面闡述了茅臺從順應自然、敬重人才到強調責任與誠信的文化內涵,并制定了每位茅臺員工應當遵循的行為準則,進一步明確了企業的文化傳承與責任擔當。
《茅臺玖章》的發布也深刻反映了茅臺在社會責任和ESG(環境、社會、治理)層面的承諾與實踐。
首先,茅臺通過對歷史文化和工匠精神的堅守,展現了對文化傳承在企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性。
其次,《茅臺玖章》明確了茅臺的環境責任,強調“生態優先,綠色低碳”,顯示出茅臺在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的堅定承諾。
此外,在社會責任層面,茅臺通過“尊商重義”、“同創共贏”等理念,關注員工、合作伙伴和客戶的共同利益,致力于推動全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
文化出海,茅臺爭先
在重陽下沙的關鍵時間節點,“茅臺酒節”IP對茅臺的另一重要意義在于豐富茅臺的文化表達、助力茅臺出海。
白酒是擁有千年歷史的民族產業、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承載者。白酒品牌的國際化,實質上是文化與品牌的雙重出海。
作為行業龍頭的茅臺深諳此道,茅臺酒的釀制技藝本身也是我國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茅臺此次傾力打造“茅臺酒節”正是弘揚文化自信、強化品牌使命的契機。
茅臺酒釀造工藝本就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瑰寶,不僅承載著世代茅臺工匠的智慧與精神,更是中國白酒文化的象征。在堅守傳統釀造技藝的同時,茅臺酒積極探索與現代文化的融合之道,通過國際化的步伐,將這一獨特的文化遺產推向世界舞臺。
比如通過“茅臺酒節”節日慶典與文化活動,茅臺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向世界,彰顯了品牌的文化自信與責任擔當。
去年9月,茅臺先后在日本、法國、英國舉辦為期11天的“偕美世界行”文化巡展;同月,茅臺在東京銀座中央大街開設茅臺文化中心。
在海外市場,茅臺因地制宜地調整策略,尊重并融入當地文化,同時保持其品牌的獨特性和核心價值。在2023年的“茅臺之夜”活動中,茅臺將中日文化相融合,通過中日結合的表演形式,如《將進酒》詩吟誦和日本經典名作《連獅子》舞蹈,展現了中日酒文化的交流與碰撞
今年4月,茅臺攜飛天茅臺、茅臺1935等經典產品亮相法國巴黎國際博覽會,在巴黎凡爾賽門展覽館布置了精美的展位,通過品鑒、工藝展示以及文化互動,向全球消費者傳遞中國白酒的魅力,全方位展示茅臺品牌形象和茅臺文化。
由此,茅臺對外傳遞了白酒文化的深層次內涵,展現了中華文化的包容性與獨特性。這種文化輸出不僅提升了茅臺在國際市場的品牌認知度,也進一步強化了中國白酒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
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茅臺已經在全球范圍內的64個國家和地區布局了106家經銷商,并開設了44家專賣店和3家茅臺文化體驗館。在這64個國際市場中,已經建設了11個核心堡壘市場、15個主力銷售市場。
在可預期的未來,作為行業龍頭的茅臺將繼續肩負起文化傳播的責任。憑借其深厚的歷史積淀、強大的文化自信以及持續的創新精神,茅臺不僅會推動白酒文化走向世界,還將通過豐富的文化表達形式,進一步促進中國白酒與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在國際化進程中,茅臺有望成為中華文化全球傳播的重要力量,推動中國白酒在全球市場中獲得更廣泛的認同和影響力。
勝馬財經誠意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