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美國給中國挖了一個大坑,我國研發預警機的腳步按下了暫停鍵。30年后,中國的預警機在印巴沖突中傲視全球,這一幕讓全球都感嘆,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預警機的出現,還要從美國那場驚呆全球的海灣戰爭開始講起。
1991年的海灣戰爭,至今說起來都是一個傳奇,因為那場戰打醒了全世界,中國那時才意識到未來的戰爭,還得靠科技。
而美國這次戰爭中最亮眼的還是E-3預警機,他指揮戰斗機F-15以及F-16打得伊拉克根本沒有什么還手的能力。
這時所有國家都將目光聚焦到了預警機上。
1996年3月,臺灣省購入了美國的預警機,這也讓大陸軍工如芒刺背,開始研發預警機這一新時代武器。
而當時我國的武器研發水平還不足以實現自主研發,所以就找到了以色列,準備購買4套其國家的預警系統。
其實早在1969年,我國也曾研發過預警機,當時的代號為“926”任務,研發出了搭載雷達系統的“空警一號”。
不過,那時的雷達系統比較落后,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所以在1979年后就沒有再對此進行繼續研發。
直到海灣戰爭,見識到高科技戰爭的重要性,我國也計劃重啟預警機的研發。
當時,以色列的這個預警系統技術要比美國還先進,它搭載的是相控陣雷達系統,可以實現全方位的監控。
其實當時我國想要買回來,也是想要在此基礎上進行研發。
而美國沒多久就知道了我國與以色列的交易,他們認為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研發的話,我國生產出來的預警機估計比他們的還要先進,所以他們就警告以色列不準向我國售賣預警機。
以色列和美國的關系,當然就聽了美國的話,當即向我國賠償了違約金,終止了合同。
此時以色列已經生產出了3架,只好轉頭賣給了印度。
美國想著,沒有了現成的預警機,我國肯定一時半會兒也難以研究出來。
可當時的情況是,臺灣有預警機,隔壁印度也有,我們肯定是更加著急,也明白了這種高科技,還是得靠自己研究。
恰恰是美國的行為,成了中國軍工前進的動力。
2000年,我國啟動了預警機的研發項目,名為“空警-2000”,此項目有王小謨院士帶領著數十位研發人員,一起夜以繼日研發。
時隔六年之后,我國就發明出了第一架空警-2000,而且令人滿意的是,它比以色列的機型還要厲害,探測的距離可以達到470公里。
有了第一架預警機,在此基礎上就會有更先進的技術,所以在此后我國又研發出了空警-500、空警-600,技術也是一代比一代厲害。
目前對比美國最新的E-2D預警機,要比其抗干擾能力強勁很多,此外探測距離也要遠不少。
這次印巴沖突中,所有人也見識到了巴基斯坦的武器先進性,其中就包括預警機。
可能美國怎么也沒想到,正是他們一步步挖坑,將我國軍工企業的無限潛力釋放了出來。
參考資料:
中國新聞周刊:中國“預警機之父”:被兩部雷達改變的命運
澎湃新聞:多圖|多款先進預警機亮相雷達展,專家:中國預警機已達世界先進水平
#律艦帶你創作優質微頭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