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在黨和國家民族醫藥政策的指導下,中醫藥管理制度改革與中醫藥傳承成為業內外討論的熱門話題。對中醫藥展現形式的創新與發展,以及對診療技法的革新等,都是中醫藥傳承的重要突破口。在國潮興起的當下,中國民族醫藥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否能與時代脈絡同頻,需要新時代的中醫傳承人共同努力。其中,“枯木逢春”計劃的推廣人白文江大夫便是傳承中醫的優秀代表。他公開指出,“中醫可以很潮”。
出身醫學世家 年少成名
白文江大夫,出生于醫學世家,自幼在曾祖父白銀峰和祖父白萬祥的嚴格要求下,學習中醫理論,并兼修儒釋道的經典。尚未成年時,白文江就表現出了過人的醫學水平。盡管修習傳統文化,但是他的興趣愛好比較廣泛,對國學、物理學、化學、西醫等,也都廣泛涉獵。在延邊醫學院進修時,常因為獨特的觀點和奇特的診療手法而為人稱道。碩士研究生畢業后,白文江正式行醫,以善于治療疑難雜癥著稱,很快就在業內產生了較大影響。
2018年白文江大夫作為特邀講師,在清華大學醫學院舉辦的學術講座中發表了他的中醫學術觀點,產生了很大影響力。2019年以來,白文江大夫在山東省、黑龍江省的中醫醫院,受院長、黨委書記邀請,擔任特邀講師,定期與醫院教授、主任醫師、主治醫生,深度交流,講授中醫理論與臨床經驗。他還擔任國家副部級保健醫生,為省級領導調理身體。
從業以來,白文江大夫在骨科、脊柱外科、腦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風濕免疫科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他把白氏百年傳承的針法應用到了更多的臨床診療中,并提出了很多創新的理念。成名后,白大夫看淡名利,繼續研究,并開創出一套與病人溝通的話語體系。傳統醫生與病人講病理,多數病人聽不懂。白大夫的講述方式,結合傳統文化、現實類比,甚至把量子物理、基因、心理學的概念也引入進來,讓病人瞬間能理解。白大夫也會用普通人能聽得懂的語言講中醫理論,所以邀約講座不斷,講課效果深受好評。
枯木逢春計劃 激活潛能
經過數年的臨床經驗,白大夫對人體機能的激活方面提出了很多創新的理念。他認為,很多病人猶如老病的樹,很多生發的力量被自身病癥、環境等限制住了。中醫扮演的角色并非劈開樹干,剝下樹皮,以評估樹的病癥,而是通過中醫的理論,把握疾病的來龍去脈,然后辯證地找到病癥的根源,通過中藥、診療技法等手段,打通老樹的所有機能,讓樹重新煥發生機,實現“枯木逢春”。當然,從生物科學的角度看,枯木逢春意味著通過中醫藥的治療,讓病人實現細胞更新、重組,最終恢復健康。2012年,白大夫首次提出“枯木逢春”計劃,其治療理念納入到臨床試驗階段。2015年,白大夫正式在業內推廣“枯木逢春”計劃,并產生了很大影響。
其中,實踐“枯木逢春”計劃的重要落地項目就是“宏仁風濕藥酒”的研發工作。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白大夫帶領醫學團隊,數年如一日,投入大量金錢、人力、物力,終于攻克了人體免疫力方面的醫學技術難關。宏仁風濕藥酒可以祛風除濕、提高免疫力、增加抵抗力,對腰腿疼痛、關節炎、風濕、類風濕、失眠、肢體麻木、手足痙攣等疾病,有很好的療效。通過藥酒,很多患者的免疫機能被激活,病情得以緩解或疾病得以治愈,真正地實現了“枯木逢春”。
精讀傳統文化 兼收并蓄
行醫以來,白大夫治療過很多疑難雜癥,也總結了出了不少治療經驗。白大夫發現,行醫本身是一場修行,僅僅有悲天憫人的情懷與高超的醫術尚不足以應對復雜的病情。中醫歸根結底是傳統科學與哲學高度結合的綜合學問,一個優秀的醫生,不僅要懂醫術,還要懂傳統文化。白大夫自幼隨祖父研習儒釋道的經典,也從中悟出了很多行醫的道理。白大夫通過研發發現,一個好的中醫必須要兼收并蓄,而不是抱殘守缺;一定要視野廣闊,而不是井底之蛙。
白大夫發現,儒家經典中,有很多理念有利于人們形成自律的生活習慣,符合中醫治未病的理念,如“慎獨”的觀念。道家中的道醫,甚至是從巫醫中派生出來的部分少數民族醫學,剔除宗教、迷信的成分,底層邏輯依然有豐富的精華,值得深入學習和研究,如傣族醫學的口功療法。佛教中的修行理念,排除宗教的影響,提煉出來其中的精華,也可以豐富中醫養生、療愈、康養、預防疾病的方法論。白大夫認為,一個優秀的中醫從業者、研究者,必須是一個雜家,且必須是傳統文化的傳承者。
中醫可以很潮 理念創新
2024年10月3日,白文江大夫受邀在云南西雙版納勐遠仙境鯤龍國學健康谷講述中醫理論,并首次公開詮釋了“上醫”、“潮醫”的概念。白大夫認為,中醫可以分為,上、中、下三種等級,其中“上醫”關注的不僅是疾病問題,而是要站在時代的高度,宏觀地看待一個地區、國家、民族的國民健康問題,需要結合傳統哲學、天文學、古典醫學理論,從更高緯的層面來發展醫學、實踐醫學,以達到天人合一,實現民族健康。
白大夫認為,中醫不是高高在上的技能,也不該是曲高和寡的體系,而應該是全民都了解,都信服的瑰寶。在國潮興起的當下,作為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中醫更應該潮起來,走進尋常百姓家。白大夫出身于醫學世家,也對世家傳承提出了一些批評,并希望所有的傳承人都應該主動站出來,把世家的醫學精華開源分享給公眾,并用公眾能聽懂的語言傳播出去。如果中醫的很多理念、療法等,能夠結合互聯網文化、國潮文化,為更多年輕人所接受,那么中醫的復興必然指日可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