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糖果
烘焙行業,向來不缺熱鬧事兒。
前幾日,《中國糖果》報道了一則關于“脫氫乙酸鈉”的相關熱點事件,一石激起千層浪,有不少業內同仁紛紛私信,聊了聊他們對于這件事的看法。
其中,討論最為激烈的便是:當前市面上仍在流通的脫氫乙酸鈉產品,是否需要召回。
持續發酵,赫然掀起“誠惶誠恐”
在烘焙行業中,脫氫乙酸鈉(Sodium Dehydroacetate)是一種極為常見的食品防腐添加劑,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細菌、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長,從而延長食品的保質期。
然而,隨著對其潛在健康風險研究的深入,這種更便宜、更有效、更常見的防腐劑,其安全性受到了質疑,引起了公眾和行業的廣泛關注。
根據最新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24)顯示,從2025年2月8日起,脫氫乙酸及其鈉鹽(脫氫乙酸鈉)將被禁止用于面包、糕點、焙烤食品餡料及表面用掛漿等食品中,最大使用量也被嚴格限制在0.5g/kg以下。
這一變化反映了國家對脫氫乙酸鈉安全性的新評估,以及公眾對食品安全的日益關注。
GB2760-2024中脫氫乙酸鈉的使用范圍和限量要求
盡管脫氫乙酸鈉之前被認為是一種相對安全的添加劑,但經現有的科學研究顯示,長期過量攝入可能會對肝臟、腎臟和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損傷,表現為肝腎功能減弱、驚厥、顫抖等癥狀,甚至可能引起體重減少和慢性肺水腫。
因此,新標準的實施旨在更好地保護消費者的健康。
然而,此消息一經發布,便還是引起了眾多網友的恐慌。不少人紛紛在各大社交平臺的評論區中曬出自己手里烘焙食品的配料表,急切地詢問這些食品是否還能安全食用……
從市場角度而言,禁用脫氫乙酸鈉的決策不僅是對食品添加劑的調整,也體現了國家對公共健康的關注和消費者對安全食品的需求。這一變化會對烘焙行業產生影響,也牽涉到不少烘焙品牌及企業需要及時調整配方和生產工藝,以符合新的安全標準。
在這樣的市場變革中,有不少人關注到了另一個關鍵點。
那就是在2025年2月8日前,市面上仍在流通的含脫氫乙酸鈉的烘焙產品該怎么辦,是要繼續流通,還是該立馬召回銷毀。
是否召回,市場熱議“各執己見”
事實上,《中國糖果》了解到,在新國標實施前,如果面包、糕點等食品中含有脫氫乙酸鈉,只要其使用量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仍然可以安全食用。
但相關權威機構還是建議消費者在購買時仔細查看食品標簽,選擇那些成分簡單、透明的產品,并盡量食用新鮮制作的食物,以減少添加劑的攝入。
這樣看似“冠冕堂皇”的話可謂是一點兒錯處都挑不出,但在一線市場中,這樣的“官話”大家真的會接受嗎?
消費者們是這樣認為的:
“我前段時間在抖音平臺上,刷到了關于月餅中含有脫氫乙酸鈉的相關視頻,雖然后續也對這種添加劑進行了詳細了解,但歷歷在目的事件,還是無法讓我安心購買含脫氫乙酸鈉的產品。”
“我肯定不買含脫氫乙酸鈉的產品啊,國家都出手干預了,那就說明這種添加劑真的有問題,我會買配料更干凈衛生的產品。”
“還是不要聽風就是雨,之前含這種添加劑的產品一直都在市面上流通,也沒見吃出個好歹來,現在全是自媒體跟風造勢,我覺得還是得辯證的看待這個事件。”
品牌及廠家是這樣認為的:
“我們做烘焙品類也有十幾年的時間了,可以說最了解脫氫乙酸鈉的就是我們這些天天打交道的人了,現在國家出政策、媒體引導風向,我們也很難去辯解,只能選擇跟隨。”
“作為產品研發領域的一員,我認為這個事件的爆發其實并不是壞事,既然禁用那就說明出現了更好、更適合、更安全的完美平替,拋開造價成本等相關問題,禁用脫氫乙酸鈉也刺激了烘焙行業的產品創新研發。”
“新事物必然代替舊事物,在我看來,脫氫乙酸鈉的推出符合烘焙行業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一件好事,但全盤否定脫氫乙酸鈉并對其產生極度抵觸的態度,這一點并不是最好的結果。”
不難發現,隨著禁用脫氫乙酸鈉事件的持續發酵,消費市場的討論也各執己見,你來我往中,對于脫氫乙酸鈉的態度也有了各式各樣的看法。
那么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市面上還在流通的脫氫乙酸鈉產品,有必要召回嗎?
先說結論,沒有必要。因為從本質上來看,目前正在流通的脫氫乙酸鈉產品并沒有起到威脅人體健康安全的地步,但從人文關懷上來說,就算現在市面上還在流通脫氫乙酸鈉,消費者也會選擇避讓,不會買單,最終可能會很大程度上造成現有的產品滯銷。
簡單來說,從終端市場角度而言,希望召回;從品牌和廠家角度而言,不希望召回。
一方面,消費者和終端市場會出于安全考慮,傾向于支持召回市面上仍在流通的含脫氫乙酸鈉的產品,以求讓自己購買相關產品時不必分出精力去檢索產品成分,并用不吃含脫氫乙酸鈉產品為由,安撫自己追求健康安全的消費心理。
另一方面,由于成本和市場策略的考量,許多品牌、企業和廠家可能會不愿意召回這些產品,畢竟要召回的話,意味著這批貨物將會“爛”在自己的手里,在消費大環境并不是特別明朗的今天,如若召回這些產品,很可能會對品牌、企業和工廠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某位終端零食店店主告訴《中國糖果》:“真心希望前期添加了脫氫乙酸鈉的產品能被召回,雖然說這些產品合規合法,但這些產品已經在C端遭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抵觸。國家雖然明年才禁止使用,但是消費者現在已經不會選擇購買這些產品了……”
“不要把消費者當傻瓜,失去消費者的信任,后續將會引發一系列問題。”
誠然如此,《中國糖果》作為行業媒體,或許不能站在一個能讓大家互相都滿意的角度上來提出建議,但面對這樣的問題,業內同仁更應該一起合力商討出一個解決辦法,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閃躲。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同心協力,方能解決問題,共度難關。
高瞻遠矚,品牌企業“危險預警”
回到行業,雖然目前全面禁用脫氫乙酸鈉還處于“過渡期”,但早已有相關企業做足準備,以應對新標準的實施,確保其產品的安全性和合規性。
在今年發布的多款新品中,豪士面包攻克了中短保烘焙產品去脫氫乙酸鈉的技術難題;義利食品已經提前啟動全面脫氫替換方案了,相關產品已進行了脫氫乙酸鈉的脫離;盼盼食品的清熟吐司面包,采用低鈉鹽以減少鈉攝入,做到了減少添加劑、不含防腐劑和反式脂肪,市場反饋好評如潮;貝夫食品在國家新標準發布的第一時間便著手改進產品配方,于4月份全面升級成0添加脫氫乙酸鈉的蛋糕……
這些品牌及企業的行動不僅體現了他們對食品安全的重視,也展現了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洞察。
通過提前適應新的國家標準,進行前瞻性的預警,這些企業有望在市場中獲得競爭優勢,領跑行業。同時,這也為整個烘焙食品行業提供了轉型升級的范例,推動行業向更安全、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烘焙行業如此,對于其它品類而言,禁用脫氫乙酸鈉或減少防腐劑的使用,也將是其升級的一個現行趨勢。
在未來,整個食品飲料大行業或將如此,以健康、安全為主流,為消費者帶來更具品質的“好產品”。
(圖片來源:綜合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