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慷慨解囊的朋友們的打賞,我的推薦,我的認知能得到您的肯定,一直是我堅持的動力,非常感謝!
毫無意外,2024年暑期檔拉胯了!
如果不算疫情3年的話,今年暑期檔票房為近10年來最低。而在這場比爛暑期檔中,雖然票房不高,但話題最高的電影莫過于徐崢自編自導自演的《逆行人生》。
本片在上映之時就在電影市場掀起了滔天巨浪,本片在8月3日開始點映,但是在8月2日的時候,網上就有了大量惡意差評。有人說這部電影“消費苦難”,有人說“富人在演窮人,吃人血饅頭”,也有人說“不勵志也不現實,更沒有幽默,有的只是何不食肉糜的傲慢”。
為此,B站知名大V“王小七Fire”甚至出來為這部電影辯解,對惡意評價者進行抨擊。
《逆行人生》由徐崢自編自導,何可可聯合編劇,辛芷蕾、王驍領銜主演,于2024年8月9日在中國上映,一舉拿下3.59億人民幣的票房,位列今年暑期檔電影第8名。本片在豆瓣上有15.5萬人為其打出了6.6的評分。目前,本片已經上線流媒體平臺。
對比徐崢的《我不是藥神》、《愛情神話》,本片可以說是徹底失敗了,甚至對比《隱入塵煙》、《第二十條》等現實主義題材電影,本片也可以說是徹底失敗了。
落雪在《逆行人生》上映時就看過很多報道,有人抨擊本片“消費苦難”;有人抨擊外賣員被車撞以后還想著送外賣,是對現實的臆想與不尊重;也有人抨擊男主制作的小程序是對外賣規則的不熟悉,更是對所有外賣員的背刺;甚至,最后男主靠著寫的小程序被外賣總公司發現,最后必將寫程序壓榨外賣員,都是對現實的侮辱。是既不勵志也不現實的何不食肉糜,是傲慢,是狂妄,所以一定要抵制這部電影。
確實,落雪也受這些評價的影響了,尤其是受到了時光網這群看不起任何電影的“影迷”影響。他們在電影還未上映的時候就認定本片消費苦難,也不知道究竟是這群“影迷”觀眾太過垃圾,還是資本的滲透太過嚴重?
《逆行人生》好看嗎?不好看,是一部純純的爛片!
但是,哪怕是爛片,也一定是因為電影的劇情夠爛,或者結構夠爛,所以才成為爛片,并不能因為外賣員被車撞了以后不會繼續送外賣;不能因為男主寫的小程序被外賣公司發現,以后他又將壓榨外賣員而覺得爛。
就像有人明明思想邪惡,卻老有人抨擊長相,這就是不正規、不嚴謹、也不合理的,也是落雪堅持要寫這篇推文的原因。
電影有問題,可以針對電影本身存在的問題進行抨擊,但一定不會臆想一些無中生有的問題,以及把一些明明沒有問題的地方曲解為問題,這種行為是惡心的,是骯臟的。如果遇見這樣的博主,我勸大家趕緊取關,免得污染自己的靈魂。
以下嚴重劇透,建議沒看過的朋友,先去看本片,再來看落雪推薦!(沒有渠道的朋友,可以在菜單主頁點擊落雪觀影)
1、工整的結構
毫無疑問,《逆行人生》是一部爛片,但卻不是一部結構混亂的電影,甚至可以說《逆行人生》是一部標準的勵志片模式,與《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幾乎一模一樣。
拋開電影里的苦難堆砌、不夠真實的表演,《逆行人生》從結構上來講,其實是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甚至可以作為電影學子的教學片。電影在起承轉合上的處理,可以說是極為恰當,能夠完全調動觀眾情緒。
本片講述人到中年的程序員組長高志壘被公司辭退,剛好遇到了p2p暴雷、還房貸、女兒讀書、父親生病等噩耗,因為年齡無法找到工作的他被迫去做起了外賣員。從一開始的曲折不順、懵懂處罰,到用心工作、認真記錄城市線路以后,不僅外賣業績直線上升,還在單王比拼中勝利。同時,家人也在紛紛出手幫助,賣掉房子、女兒不讀國際學校等的幫助下,一家人獲得新生,過上了美好生活的故事。
可以說本片的模式極為工整,起因、經過、轉折、結果,樣樣齊備。整個故事線的邏輯極為順暢,也足夠曲折、出人意料。導演在電影的喜劇感呈現、淚點呈現的時候,都相得益彰。讓人有種看著看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笑了的感覺。
而且,本片以高志壘為核心,呈現了一個勵志故事,讓觀眾在感嘆生活艱辛的同時,也能通過電影講述的故事,給觀眾一種情緒上的認可。因此,作為一部勵志片,本片在結構、呈現上都是可以說是在水準之上。
但本片最大的問題就是刻意與虛假,這種刻意的背后隱藏的是濃濃的算計,觀眾可以通過電影故事看到導演或者說資本對普通觀眾揚起的鐮刀。雖然不能說本片是在消費苦難,但本片確實是為了故事而故事,為了苦難而苦難,與真實的生活相差十萬八千里。
2、資本的收割
落雪從來不喜歡“消費苦難”這個詞,因為包括《活著》、《隱入塵煙》等片,都有很多觀眾說它們在消費苦難。所以,落雪始終認為苦難應該被推廣,就像《我不是藥神》一樣,只有這種描繪苦難的現實主義電影多了,才能實現通過電影改變社會的目的。
因此,《逆行人生》準確來說不是在消費苦難,它只是在呈現社會并不美好的一面。但是這部電影里的這種呈現充滿了功利、充滿了算計,是對普羅大眾的一次欺騙而不是幫助。
導演企圖通過刻意疊BUFF的手段,來呈現一個悲慘的男主,一方面是與中國人的傳統串聯,另一方面也能成功推導出這部電影。但是這種刻意悲慘的設定,既不現實,也不可憐,甚至可以說是對普羅大眾的一次侮辱,與騙流量、消耗社會愛心的網紅、渣滓并無兩樣。
電影一開始,工作11年的大齡員工高志壘被辭退了,甚至其70萬的賠償也只給30萬;找中介幫忙找工作被騙了;自己去找工作被嫌年齡大了;父親腦血栓了;新買的房子貸款逾期了;家里的理財遇到了P2P暴雷了;女兒的國際學校一年要交20萬,可以說全世界所有的不幸都被高志壘遇到了。
高齡辭退、被騙、35歲難找工作、家人生病、房貸逾期、P2P暴雷、借錢、子女教學困境,幾乎所有的困境剛好都被高志壘遇到了,這不巧了嗎?但更巧的是所有的悲慘遭遇在邏輯上都講不通。
通過高志壘工作11年,賠償70萬可以推算,他一月的工資是5萬(N+3),妥妥的中產精英,也是高技術人才。他一個月房貸1.5萬,生活費5000,固定支出2.11萬,平均一個月存2萬沒問題吧(8K預計為隱形開支)?一年24萬存款,家里另有小賣部,假設每年存6萬也有30萬了。而且老爸是上海船廠的國企退休員工,母親預計也是。兩人退休金加起來應該有8000多(父親說話語氣,老秦托他辦事,都說明父親職級高,退休金不會低),那么一年也有10萬左右。
所以,高志壘家的年存款應該在40萬以上,他還在上海有大房子,女兒馬上就要讀國際學校了,一年學費20萬,高志壘卻要讓女兒去讀,怎么讀?錢不是被P2P暴雷了嗎?還欠了朋友的錢剛還完嗎?20萬的讀書錢怎么出?邏輯不合理??!
而且,他被辭以后,面對找工作難的困境,依然不選擇降薪,最后莫名其妙地選擇跑外賣,我不理解???
“你這個年齡,要那么高的薪金,我是真找不到啊”
自己失業了、妻子是全職媽媽,可是父親是上海船廠的,那是國企啊,是有退休金的,而且還不低。結果退休金就像退出歷史舞臺了一樣,他們可不是在農村。怎么就只能靠小賣部了?還逼得高志壘去送外賣了,核心邏輯是什么呢?
另外,高志壘的妻子肖妮要在家里教孩子們打鼓,同時也在做直播,甚至還做到了場觀200多的水平,他又是怎么突然跑去做修腳的工作了呢?
整部電影在主線故事的劇情框架上做得很好,但是在電影細節上全是BUG,全是無法說通的不合理地方。與之相比,曾經網友們最在意的,包括老摳和高志壘被車撞了以后都要去送餐,落雪反而能夠理解,畢竟他們心里有一個強大的信念支持他們做某事,能理解!
反而是電影里許多違反常識的事情,讓落雪極度不能理解!
3、虛假的困苦
這部電影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不真實,像是一個天龍人臆想的窮苦世界一樣。電影里除了上述不合理的地方以外,其實在小程序的送餐時間上也有一定的虛假,但問題并不算嚴重,把該小程序當成架空的高德地圖就行了。
不過,高志壘的妻子肖妮在家里教學生們打架子鼓,在家里搞架子鼓直播完全是落雪不能理解的,因為這個完全脫離了實際。誰敢晚上在小區天天打架子鼓,警察都可能會上門了,怎么可能還像電影里那么歲月靜好呢?
要打胰島素的人,竟然不在身上常備兩顆糖?他不知道打了胰島素不吃飯會低血糖暈倒嗎?電影就是為了苦難而刻意制造苦難,把所有人都當成傻子。
并且,高志壘父親的腦血栓演技更是讓人捏緊了拳頭。高父得的病是腦血栓,會影響身體機能,不能正常思考、不能控制身體。但是高父并不會智力退化,并不會變得跟個孩子一樣說話,更不會像孩子一樣裝可愛。
其實全片看下來,本片的結構非常合格,但是本片的邏輯設定嚴重脫離現實,所有苦難都顯得極為刻意,為了呈現苦難而故意讓所有人犯蠢。因此,觀眾在看到電影的時候,并不會像《我不是藥神》一樣感同身受,而是感覺充滿了欺騙。甚至整部電影就像一把巨大的鐮刀,等著收割觀眾的韭菜。
從初心就錯了,這部電影又怎么能夠如《隱入塵煙》、《我不是藥神》一樣打動觀眾呢?
另外需要說的是,這部電影固然很垃圾,但是有很多人在電影都還沒有上映以前就對電影內容論斷的觀眾,也著實是垃圾觀眾。對于那些不能正視電影的垃圾博主,落雪也覺得應該盡早清除。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兒,覺得落雪說的還有幾分道理的,就請轉評贊,隨便給一個,想從不同維度了解一部電影,想看好電影的話,麻煩大家關注落雪,謝謝!
感謝各位老師的打賞,相比于不多的幾元錢,落雪更欣喜的是我的想法、我的認知能得到您的肯定。茫茫人海,能得到您的欣賞,是生命中難得的快樂。無以言謝,卻也只能說一聲,感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