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戰役法國6倍于敵軍兵力, 卻以百倍傷亡退出戰場, 被視為恥辱
后,德國向波蘭宣戰,當時英國和法國作為波蘭的聯盟國,被迫也向德國宣戰,原本英法兩國認為德國占領波蘭后,會去攻打二戰爆發以后,德國向波蘭宣戰,當時英國和法國作為波蘭的聯盟國,被迫也向德國宣戰,原本英法兩國認為德國占領波蘭后,會去攻打蘇聯,最后德國拿下波蘭,將主力瞄向了西歐,當時號稱歐洲第一強國的法國,僅僅堅持了天不到,就向德國投降了,由于法國在二戰中表現不太好,因此在開羅會議被擠出了四大巨頭。
二戰法國是投降最早的一個國家,當時世界很多國家非常的震驚,波蘭雖然軍事力量弱于德國,但也是經過慘烈的戰斗以后,才被德國征服。法國的投降成為了當時二戰中的一個笑柄。不僅僅如此,如果說二戰是因為德國的軍隊太強大,法國為了保全自己的人民,委曲求全選擇投降。那么在法國的歷史上發生的阿金庫爾戰役,簡稱庫爾戰役。就是法國真正的恥辱
庫爾戰役,發生在年,交戰雙方分別是英國和法國,當時還沒有熱武器,跟中國古代一樣,都是使用冷兵器交戰。
英國和法國,在歷史上應該是百年的世仇,兩國交戰從年到年,整整延續了年,應該說是世界歷史上交戰時間最長的,在頻繁的戰斗中法國和英格蘭也研究出了很多不同的戰法,而庫爾戰役就是英法百年交戰中,英國以少勝多最輝煌的戰役,對于法國來說,是英法百年交戰中最恥辱的一戰。
英法兩國長達百年的交戰起因,其實非常簡單,基本上都是領土的問題。
庫爾戰役,發生時間在年月日,戰爭爆發地點是在法國阿金庫爾。兩軍統帥分別是英格蘭國王亨利五世,法國這邊的實際統帥是法國皇室總管阿布萊特和法國陸軍大元帥布錫考特。
英國的總兵力人,其中有位騎士,剩下的全都是弓箭手。
法國這邊的總兵力,人,多弓箭手,剩下的基本上是貴族和步兵騎兵。力量懸殊在的情況下,這場戰爭最后以英國勝利。戰爭最后的結果是英軍傷亡平均人數在人左右。法國的平均傷亡人數在人左右,這其中有人是法國的貴族。傷亡人數整整是一百倍。
很多人可能會疑問,都是冷兵器交戰,為什么傷亡人數會如此之大,其實,這里面還得感謝老天爺幫助了英國。
英國在年月開始圍攻哈福婁港,法國軍隊守城頑強抵抗,英軍始終無法攻克城池,無奈之下,亨利五世率領英軍退守前往英國在法國北部唯一的根據地加萊港。
法國這個時候集結自己的軍隊,開始進行對英軍的反攻,當時英軍駐扎的地方兩旁都有灌木叢,前方是一片麥田,兩軍等待了很長一段時間以后開始進行進攻,法國軍隊的策略是,從兩翼包圍,從正面擊潰,但是英軍的兩翼都是灌木叢,基本上是無法進行包圍攻擊的,本身就是一道天然屏障。
在正面,樹林兩側英軍都設下木樁,防御法軍騎兵進攻,并且還將麥田的土地在此之前用馬塔軟,形成了一個大泥塘,經過一晚上的霜凍,表面上看起來可以行走,但是千軍萬馬踏過的話,就會再一次形成泥潭,而且當時由于麥田的泥土比較松軟,所以打的樁,有些木樁被麥田給淹沒了。比較不幸的是法軍第一波的攻擊,由于指揮官沒有看到木樁被攔截,來了一個狗啃泥。被隨后上來的英軍給殺了,指揮官被殺,頓時軍隊大亂。
而法軍又前仆后繼的向前進軍,前面的軍隊深陷泥潭,后面繼續撲上來,讓軍隊更加的混亂,在在兩軍交戰時,法軍已經喪失了戰斗力,場面一片混亂。很多法國士兵,在英軍撲上來的那一刻,選擇了逃跑。使得整場戰爭,出現一面倒的現象,法軍也再無力量組織進行第二次防御和攻擊,最后才出現傷亡比例如此之大的基數。一場戰役,更多的是雙方統帥的策略問題,加上一點點運氣。這場戰役也被法國人認為是歷史上最恥辱的一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