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紀,電話絕對可以稱之為一項偉大的科技發明,它的誕生徹底改變了人類數千年來的傳統通信方式,讓人們從書信往來轉向電話聯系。作為電話發明者的亞歷山大·貝爾,不僅是一位出色發明家,也是一位杰出的企業家。在1877年,他利用發明創造的電話技術在紐約創立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
因得益于電話技術受到專利保護,AT&T的前十余年飛速發展,到了1895年專利無效了,AT&T基于多年原始積累實力大增,后通過收購競爭對手逐漸成為美國電信市場霸主。1913年,AT&T因為過于強大遭遇政府的反壟斷調查,限制了自己的業務范圍。1925年,AT&T創立了傳奇科研機構—貝爾實驗室,并發明了射電天文望遠鏡、數字交換機、晶體管、激光器、計算機的UNIX操作系統和C語言等,奠定了現代信息領域的基石。
從50年代到90年代末的很長時期內,美國司法部不斷對AT&T進行反壟斷調查,并開始了曠日持久的官司。
在美國反壟斷的高壓下,分拆大型科技企業也成為一種觀點和方向,一些人極力主張分拆大型科技企業是解決技術行業競爭問題的最佳方案。盡管在反壟斷訴訟中很少使用分拆,但司法部2004年撰寫的一份反壟斷指南指出,結構性補救措施更可取,因為它們相對直接和確定,一般來說,能夠避免政府在市場上陷入昂貴的糾葛。
1984年,司法部利用這一分拆將AT&T的長途電話服務與其地區電話服務分開,根據地區劃分為8家小貝爾公司。面對違反反壟斷法和被拆分的前景,AT&T自愿提交了一份重組計劃草案,該計劃草案后來得到了法院的批準。人們普遍認為這是一次“成功的分拆”。波斯納法官表示AT&T分拆,可以說這是美國反壟斷史上最成功的結構性補救措施,而且有大量證據表明,電信業的競爭在分拆后有所加劇。
就在美國股市如日中天的1995年之后,為了在資本市場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如日中天的AT&T被重組分離成AT&T、朗訊和NCR三家公司,公司高管和投資人要求尋求獨立上市。隨后實驗室也被分拆,科研投入持續削減,再加上互聯網的沖擊,在經過一段市值鼎盛期后,AT&T開始走向下坡路。
2005年,AT&T被子公司SBC收購,并繼承了AT&T的名字。2006年公司確立了“VoIP電話、互聯網接入和電視”三大支柱業務。隨著流媒體視頻業務的火爆,2015年AT&T以85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時代華納,成功轉型為以內容為主導的通信服務提供商,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當前公司市值為1530億美元,一直是位居世界500強的通信巨頭。
從AT&T的發展歷程來看,個人掌握跨時代且具有顛覆性的原創技術,一旦經過公司化運作就可以有機會轉化為源源不斷的社會財富。專利技術的保護期一般在20年以內,這表明掌握專利技術的企業會得到法律保護,在一定期限之內構建技術護城河,讓競爭對手無法在短期內趕超。
企業可以在這段保護期內加快技術的商業化落地,在市場空白的前期教育市場和用戶,并迅速搶占市場份額,獲得原始資本的積累。等到保護期過后市場上會誕生大量競爭對手,這時候技術優勢就需要轉變為資本優勢,以投資并購的方式持續鞏固壯大領導地位。
為什么監管部門一定要對具有市場壟斷地位的企業實施反壟斷,可能很多人會說有利于行業創新,有利于保護用戶利益,但是我們從另外一個視角來看,它是對企業自身的長遠發展絕對有著積極意義。一旦讓企業對市場壟斷,它會逐漸讓企業喪失活力與斗志,躺在過去的功勞薄上不思進取,失去對創新精神的追求,甚至變得善惡不分。
這些企業想要從強大變成偉大,首先就要學會與監管共處,善于利用監管這股外界力量成就自我,幫助企業樹立邊界意識,修剪肆意生長的枝蔓,確保企業向善與向上,這也是通向偉大必然修煉的一關。
AT&T之所以能存續147年,在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反壟斷監管貫穿其中,在外部力量的強制干預與鞭策下讓企業不斷修正與迭代,這是保持生命力的關鍵。
在企業經營中,尤其要保證創始人及其繼任者對企業的絕對控制權,AT&T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企業股權過于分散,缺乏一個真正主導企業未來走向的核心領導者。職業經理人談不上對企業有獨特的情懷,在很多決策制定中表現出急功近利,員工和投資人希望企業能帶給自己更多財富,因此在關乎企業命運的十字路口,短期利益最大化就成了幾乎所有人的衡量標準。
AT&T分拆裁減貝爾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和經費,表面上可以節省一大筆開支,但在日新月異的技術革命時期,這種舉動無異于把未來的路變得越來越窄,也使得在往后的經營中逐漸落后于時代。與此同時,AT&T重組分拆為三家獨立公司融資上市,看似可以借助互聯網風口實現短期利益最大化,但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是否合適,仍需商榷驗證。
如果要問AT&T最寶貴的資產是什么,那一定是企業的品牌資產。正如美國可口可樂公司前任董事長羅伯特·士普·伍德魯夫曾說:只要“可口可樂”這個品牌在,即使有一天,公司在大火中化為灰燼,那么第二天早上,企業界新聞媒體的頭條消息就是各大銀行爭著向“可口可樂”公司貸款。
時間越久,品牌越貴。這也是為什么AT&T被收購后,收購者一定要繼續用“AT&T”這個名字的原因,AT&T的品牌資產可以讓公司獲得源源不斷地資金支持。如果企業內部創新的進度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要,那么就可以用投資收購的方式剝離衰退的傳統業務,套用新業務在短時間內簡單粗暴地完成轉型升級,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
如果要問AT&T最寶貴的品質是什么,那毫無疑問就是百余年聚焦深耕在通信領域,選擇了一條持續向上成長的賽道,在自己擅長且熟悉的地方積累沉淀。即便在百年經營中看到很多誘惑,也能時刻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的底線和紅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