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架小型飛機在美國與加拿大邊境墜毀,飛機破壞十分嚴重,但周圍并沒有找到什么有價值的線索。
就在一年后,美國警方才在野外發現了一具男性尸體,經過DNA比對確定了這個男人就是失蹤已久的清華高材生、美國名校博士榮鑫。
然而,令人詫異的是,他的父母在這一年之中非但沒有尋找兒子,甚至在被美國通知認領尸體時強烈拒絕,更是喊道:“就讓他死在美國吧!”
那么,這究竟是怎么回事?能讓父母說出這么絕情的話呢?
榮鑫出生于吉林省長春市,他的父母都是事業有成的知識分子,家境優渥。
從小,榮鑫就生活在一個充滿書香氣息的環境中,他的父母對教育極為重視,認為只有通過優質教育才能確保孩子的未來。
榮鑫的父母將畢生的心血和期望都傾注在了這個獨子身上,從榮鑫牙牙學語開始,一套嚴密的學習計劃就如影隨形地伴隨著他的成長。
每個工作日,當其他孩子們歡快地奔向操場時,榮鑫卻不得不坐在書桌前,埋首于厚厚的習題集中。
周末也不例外,各種興趣班和補習班如同精心編織的網,將他的時間分割得支離破碎。
這種高壓的學習環境無疑為榮鑫的學業成就奠定了基礎,但同時也在他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了厭學的種子。
表面上,榮鑫是一個完美的學生,他總是以燦爛的笑容面對老師和同學,成績單上的優異分數讓父母臉上洋溢著自豪的光芒。
然而,在這光鮮亮麗的外表下,榮鑫的內心卻如同一座即將噴發的火山,充滿了壓抑和不甘。
他渴望像普通孩子一樣,能夠自由地奔跑、玩耍,享受童年的快樂時光。
但是,為了不辜負父母的期望,他只能將這些情感深深地埋藏在心底,用優異的成績來掩飾內心的掙扎。
高考如期而至,榮鑫以優異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這個消息榮鑫的父母喜極而泣,他們覺得多年的辛勤付出終于得到了回報,但對于榮鑫來說,他怎么也開心不起來。
在清華大學,榮鑫如同海綿一般汲取著知識的養分,在這里,他第一次接觸到了人工智能這個前沿領域,并為之著迷。
這個充滿無限可能的領域讓榮鑫看到了一個嶄新的世界,一個可以擺脫父母期望的世界,他開始夢想著能夠到美國深造,因為那里是人工智能研究的圣地。
當密歇根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到來時,榮鑫感到無比興奮,但這份興奮很快就被父母的反對澆滅。
在他們看來,清華大學已經是國內最頂尖的學府,沒有必要再去國外冒險,他們擔心榮鑫會在異國他鄉遇到困難,更害怕失去對兒子的掌控。
經過長達數月的爭論和說服,榮鑫終于獲得了父母的支持。
然而,殊不知,這個決定也在不知不覺中埋下了日后家庭矛盾的種子。
初到密歇根,榮鑫如同一只離開巢穴的雛鳥,面對著陌生的環境和文化,他感到無所適從,語言障礙、文化差異、生活習慣的改變,每一樣都像是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山。
有那么幾次,他幾乎要放棄,想要逃回熟悉的家鄉,但骨子里的倔強和對人工智能的熱愛支撐著他堅持了下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榮鑫逐漸適應了美國的生活節奏,他開始欣賞這里的自由氛圍,享受可以自主安排時間、選擇感興趣課程的生活方式。
這種前所未有的自由感讓他如同一只展翅高飛的雄鷹,在廣闊的天空中翱翔。
在這片自由的土地上,榮鑫遇到了改變他一生的人——阮倩,阮倩是個活潑開朗的華裔女孩,她的出現如同一縷陽光,照亮了榮鑫的生活,阮倩的出現不僅帶給榮鑫愛情的甜蜜,更讓他看到了不一樣的人生可能性。
在與阮倩的相處中,榮鑫越發喜歡上了美國的生活方式,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目標,并最終做出了畢業后留在美國發展的決定。
這個決定讓他既興奮又忐忑,因為他清楚地知道,這將與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馳。
當榮鑫鼓起勇氣將這個決定告知父母時,一場驚天動地的家庭風暴隨即爆發。
父母的失望和憤怒如同滔天巨浪,幾乎將榮鑫淹沒,他們無法接受兒子背叛家庭的決定,認為榮鑫辜負了他們多年的心血。
他們更不能接受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兒子,為美國效力,在激烈的爭吵之后,家庭之間的關系跌入了冰點。
這場家庭矛盾給榮鑫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他一方面要應對繁重的學業,另一方面還要承受來自家庭的巨大失落感。
盡管有阮倩的支持,但榮鑫還是陷入了深深的抑郁之中,他開始質疑自己的決定,也開始懷疑人生的意義。
2017年3月的一個陰沉的早晨,密歇根州北部的山區上空飄蕩著薄霧,一架小型直升機穿梭在云層中,突然失去了控制。
當地居民聽到一聲巨響,隨后看到濃煙從山林中升起,當地警方在事故現場附近發現了一具遺骸。
經過DNA比對,警方確認這具遺骸就是已經失蹤一年的榮鑫,更令人震驚的是,警方推測榮鑫是自殺的,當時是從高空跳離了飛機。
隨后,當地警方立即著手通知榮鑫的父母,但當他們聯系到榮鑫的父母時,卻得到了一個令人心寒的回應。
榮鑫的父母冷漠地表示,他們早已與這個兒子斷絕了關系,拒絕領回遺體。
這個出人意料的反應讓警方的工作人員陷入了困境,他們試圖向榮鑫的父母解釋事情的嚴重性,希望他們能夠重新考慮。
然而,榮鑫的父母始終保持沉默,仿佛這個曾經讓他們驕傲的兒子從未存在過。
榮鑫的悲劇很快成為了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熱點。有人同情他的遭遇,認為他是中國式教育的犧牲品,也有人批評他的自私和不孝,認為他辜負了父母的期望。
然而,無論如何評判,一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戛然而止,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最終,榮鑫的遺體在美國下葬,這個曾經被稱為"天之驕子"的年輕人,最終選擇了用如此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榮鑫的故事成為了一個警示,提醒我們要重視家庭關系,關注心理健康,給予年輕人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愿榮鑫的故事能夠喚醒更多人的思考,讓我們在追求卓越的同時,不忘初心,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
參考資料:
紅星新聞:中國留美博士駕飛機離奇失蹤,4年半后遺骸終于找到確認:或因抑郁跳機自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