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起因
近期,一系列外賣員抱孩子送餐的視頻在社交平臺上迅速傳播,引發了公眾的廣泛關注。
這些視頻中,展現了各種令人心疼的場景。
有的視頻顯示 “凌晨十二點患兒在搖籃陪騎手送單”,一輛電動車上擺放著一個嬰兒搖籃,里面躺著一個孩子,身著美團外賣服的外賣員趕來抱起孩子,畫面中還標注著 “太可憐了,外賣員深夜還帶著寶寶送外賣,寶寶一人在車上讓人心疼” 等文字。
還有 “在外賣員集中等單的地方用鼻飼管喂養患兒” 的視頻,一名身著美團外賣服飾的女子坐在電動車上,胸前綁著一名嬰兒,視頻發布者稱 “由于寶寶患有罕見病,只能通過鼻腔進食”。
另外,“超時半個小時抱著患兒求顧客別給差評” 的視頻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一個身著美團騎手服飾的人抱著孩子,向視頻拍攝者連連道歉,并表示 “我給你轉 25 塊錢,能別給我差評嗎”。
視頻下方標注著 “外賣小哥抱著患腫瘤孩子送外賣,因孩子不舒服送餐遲到,不停鞠躬道歉” 等文字。
這些視頻中的場景觸動了無數網友的心,大家紛紛感嘆外賣員生活的不易,同時也對他們的遭遇表示同情。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這些看似令人動容的場景竟然都是虛假擺拍。
多方核實確為虛假擺拍
美團官方賬號 “小團有話說” 發布聲明,稱經多方核實,多個外賣員抱孩子送餐的視頻場景均為虛假擺拍。
美團外賣經過細致的查證,并與出鏡人員溝通核實后發現,很多以美團騎手身份送單的場景,與事實嚴重不符。
這些視頻中的拍攝時間及地點存在很大問題,完全背離了實際情況。
例如,在 “凌晨十二點患兒在搖籃陪騎手送單” 的視頻中,雖然畫面看起來十分令人心疼,但經過核實,這個時間點并沒有外賣員帶著孩子送單的情況發生。
同樣,“在外賣員集中等單的地方用鼻飼管喂養患兒” 的視頻也被證實為虛假內容,實際的外賣員集中等單地點并沒有出現這樣的場景。
而 “超時半個小時抱著患兒求顧客別給差評” 的視頻,經過調查,也與事實不符。
針對這些虛假擺拍的賬號及幕后推手,美團表示將采取相應法律措施。
部分自媒體用公眾善意造假博取流量,實際上是“殺雞取卵”。
這些擺拍的外賣員,可能會因此獲取短期的流量收益,但這些行為一旦被曝光,傷害的是這個群體的信任度,而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網絡環境需要真實和誠信,虛假的內容不僅會消耗公眾的同情心,也會破壞網絡生態的平衡。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讓網絡環境更加美好,讓需要幫助的人得到應有的支持和關愛。
網友炸鍋
這些外賣員抱孩子送餐的視頻感動了大量網友,許多人紛紛慷慨解囊捐款。
然而,當辟謠聲明發布后,網友們感覺自己的善意被利用,有一種被欺騙的憤怒。
一些網友表示,得知這是擺拍后,他們的心情猶如晴天霹靂,三觀都被震碎了。
他們原本是出于對外賣員和患兒的同情才捐款,現在卻發現自己的善良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間。很多捐過款的網友紛紛在評論區發聲,要求退款。
比如有網友說:“如果孩子真病了,我支付寶轉給你的一百我就不要回來了。如果孩子沒病,請把一百元支付寶退給我。”
但也有部分網友持不同看法。
他們認為,只要錢能用在治療小孩身上,那就不用退款了。
畢竟孩子得了病可能是真實的,也許這位家長確實是遇到了經濟困難,才出此下策,通過擺拍炒作籌錢。
然而,該外賣員在美團發聲后竟然沒有任何回應,這種態度讓很多人覺得不負責任。
有網友評論稱:“如果都這樣,以后誰還敢去幫需要幫助的人……背后的推手為了流量,也是毫無底線!”
患兒賬號被扒
隨著事件的發酵,其中 “超時半個小時抱著患兒求顧客別給差評” 這個視頻的相關賬號 “珹珹爸爸” 被網友們找到。
此賬號從 2023 年起就在分享患兒相關的內容。
被曝光擺拍后,“珹珹爸爸”也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下發布了“道歉書”,表示當天拍攝這個視頻是為了能夠給孩子賬號漲粉希望能更多人關注到我們,但沒有想到給社會帶來這么壞的不好影響。
在“道歉書”視頻的評論區,很多網友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有位寶媽留言:
你寶寶確實生病了,我也確實捐款了,雖然不多。我沒有工作,是全職寶媽,錢是捐給孩子的。希望你是真的家庭困難才出此下策,不要消費大家的同情心不然以后真的有困難的人誰還信呢?
也有網友表示質疑:
幾張報告單一發,病例一發,就要捐款?自己的孩子生病讓網友掏錢給看?能策劃擺拍,點贊量那么多前期必然也花了不少錢,理性對待吧。
更多的網友,則對“珹珹爸爸”的做法表示理解。
孩子生病是真的,跑外賣也是真的,為了能讓孩子活下去,父母是會想盡辦法的。
但無論如何,這種虛假擺拍的行為都給社會帶來了不良影響,讓人們在面對類似情況時,多了一份猶豫和懷疑。
對于像“珹珹爸爸”這樣的騎手,美團方面表示,通過加入袋鼠寶貝公益計劃等項目,協助申請公益救助。
結語
如何正確利用公益渠道幫助有需求的人,是如今移動互聯網環境下值得思考的問題。
正規的公益組織和平臺,審批手續往往過于繁雜,而且因為宣傳力度不夠,很多需要幫助的人并不知道如何求助。
而通過短視頻的傳播形式,確實比較容易引起關注,但同時又很容易出現“造假”和“擺拍”的現象。
所以,一方面要提高違法成本,讓那些企圖通過虛假擺拍騙取流量和錢財的人、尤其是幕后推手望而卻步。
另一方面,公益組織可以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人了解到這些正規的求助渠道,同時也能避免人們因信息不對稱而被虛假擺拍誤導。
各位小伙伴,你們覺得呢?
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