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以前康輝并不認同這句話,可是當父母接連離世后,他的思想卻發生了轉變。
2011年年末,春節即將到來,可身為央視頂梁柱的康輝卻要奔波在外。
出差途中康輝接到了姐姐打來的電話,電話那頭傳來的是康輝母親去世的消息。
聽到姐姐說“媽走了”的那一刻,康輝先是不敢相信,接著心如刀絞。
而當母親的遺言落入康輝耳朵里時,他感覺腸子都要悔青了。
“央視頂梁柱”康輝:工作多年不買房子堅持“丁克”
在外人眼中,已經是央視新聞播音部主任的康輝簡直是人生贏家。
可是只有他自己明白,即便如今有再多的風光,也無法彌補心中的遺憾。
而康輝的這個遺憾還要從他選擇踏上主持人的這條路說起。
因為生活在一個思想傳統,一舉一動都十分保守的家庭中,導致康輝從小就愛沉默寡言。
不過也正是這樣的性格,讓康輝有機會將更多心思放在了充實自己上。
不管是書還是小說、電影,又或是文化類節目,總之只要是沒接觸過的領域,康輝都非常愿意了解。
而康輝的這個興趣對他的學業有極大的幫助,等到初中畢業的時候,他已經能考進全市前五名了。
康輝是河北人,要知道在山河四省學生們都是非常努力的,學習成績好的更是不在少數。
因此康輝能在市里排名前五已經是非常厲害的存在了。
進入高中以后,熱愛文學和藝術的康輝選擇了文科,而他所上的的學校也是以文科聞名的師大附中。
在這里的學習生活讓康輝對文學藝術的興趣更加濃烈,還是高中生的他就參與了專題片的配音活動。
這次的經歷讓康輝對播音主持這個專業產生了向往。
于是在選擇大學時他報考了北京廣播學院的播音系,也就是如今的中國傳媒大學。
憑借著天賦異稟的嗓音條件和努力,康輝順利通過了學校的面試。
接下來的時間康輝專心準備高考,以防因為文化課成績無法順利入學。
高考成績出來后,康輝松了一口氣,他考得非常好,就是上其他的重點大學都綽綽有余。
就這樣,康輝去往北京上大學,和海霞、文清等人成為了同班同學。
雖然如愿進入了自己喜歡的專業,但是康輝并沒有放松對自己的要求。
為了讓自己的普通話發音足夠標準,康輝一直在進行語音訓練。
那時幾乎每天早上都能在校園里聽到他朗讀的聲音。
功夫不負有心人,康輝的努力很快便有了回報。
有一次班里組織同學們進行朗誦,康輝和幾位同學被分到了一組,他們朗誦的是《哈姆雷特》中的一個片段。
當打分結果出來時,康輝組以最高分排在第一名。
這次朗誦雖然不是什么大型比賽,但卻給了康輝很大的信心,也讓他堅定了做主持人的決心。
大四實習的時候,康輝和班里兩名同學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了央視新聞中心的播音組工作。
實習期間康輝就已經為《新聞聯播》配過音了,不過那時他還沒有機會坐到臺前。
不過實習的經歷讓康輝有了新的目標,那就是成為央視最厲害的主持人。
熟悉康輝的人都知道,他臺上和臺下性格完全一樣,都是那么地一本正經、不茍言笑,而且他做什么事情都非常嚴謹認真。
或許是因為康輝平日里過于嚴肅,所以導致同學朋友們即便是在愚人節也不敢跟他開玩笑。
因為他這個人沒有搞笑細胞,真的會把別人的玩笑當真。
不過即便是嚴肅如康輝,也有招架不住的人,這個人就是康輝的妻子劉雅潔。
兩人是同一個學校的師兄妹,相差三歲。
劉雅潔通過同學知道了康輝這個優秀的師兄,并且對他生出了好感。
這個大膽的姑娘主動跟康輝聯系,希望能拉近和他的距離。
可康輝像個石頭一樣,面對小師妹的芳心暗許,他絲毫不為所動。
不過劉雅潔非常有毅力,即便康輝一直很冷漠地對待她,她也不氣餒,反而堅持出現在他身邊。
時間一長,康輝真的被打動了。
可是當他們成為男女朋友的時候,康輝已經要離開學校開始工作了。
央視的工作過于繁忙,所以這對小情侶能甜蜜的時間也很少。
不過這并沒有影響他們的感情,因為兩個人都是非常有事業心的人,所以特別能理解對方。
幾年后劉雅潔也畢業了,可是她沒能進入央視,而是被南京的電視臺錄取了。
于是康輝和女友迫不得已談起了異地戀。
時間一長,相隔兩地的問題就顯現出來了,因為不想放棄這段感情,劉雅潔便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辭職,去北京。
來到北京以后,劉雅潔靠著自己的努力成功進入央視成為了一名編導,她和康輝的感情也在日漸深厚。
2000年的時候,兩人選擇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對于兒子結婚這件事,康家老兩口自然是十分高興的。
同時他們也像所有的父母一樣期待著能早日抱上孫子。
可老兩口不知道,在結婚的時候兒子和兒媳婦就已經商量好要做“丁克”不生孩子了。
只是因為怕老兩口擔心,他們以“工作忙以后再說”的理由來推脫生孩子的事情。
對于康輝和劉雅潔來說,在事業上做出一番成就來說遠比為人父母要驕傲得多。
而想要心無旁騖地拼事業,不要孩子是最好的選擇。
在那個時代來說,康輝夫妻倆的思想是非常超前的。
關鍵是他們不僅不生孩子,還不買房子。
雖然兩人在北京工作多年,但一直都在單位附近租房。
兒子兒媳的決定讓保守傳統的老兩口非常不能理解,他們覺得結婚之后就應該生孩子,不然人生就是不完整的。
可是康輝夫妻倆的堅持讓父母也慢慢放棄了催生。
康輝以為父母是理解自己了,可他們只是不愿再給兒子徒增煩惱,想抱孫子的心一點都沒有減少。
父母接連去世讓康輝悔不當初
后來父親生病了,康輝盡量減少工作多花些時間去陪伴照顧他。
可最終還是沒能留住父親。
在父親去世后,母親告訴康輝,父親唯一的遺憾是沒有見到孫子,希望他們夫妻倆能盡快要個孩子。
可此時的康輝依舊堅持丁克的想法。
直到幾年后母親離世的噩耗傳來,姐姐說出了母親的遺言,康輝才意識到自己以前錯得太厲害了。
康媽媽離世前告訴女兒,她和弟弟康輝要好好的生活,至于康輝要不要孩子,都不重要了。
沒能見到母親最后一面的康輝聽到這話頓時淚流滿面,他懊惱自己為什么沒有早點改變想法,讓父親母親不留遺憾地離開。
之后的一次訪談中,堅持丁克多年的康輝突然一改往日的思想。
他表示自己對以前堅持丁克的決定非常后悔,可是已經晚了。
因為此時他和妻子都是四十多歲的人了,懷孕的幾率本來就低,更何況妻子高齡生產一定會有很大風險。
如今53歲的康輝確實成了央視最厲害的主持人,但他的遺憾卻永遠也無法得到彌補了。
以前人們覺得結婚后生孩子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可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想要孩子的夫妻越來越多。
年輕人的思想改變了,老一輩的思想還沒變。
因此很多父母都無法接受孩子們不生孩子。
其實生不生孩子沒有哪種選擇是絕對的正確或是錯誤,只要自己不后悔這個選擇就行。
畢竟生活是自己過的,自己覺得好才是真的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