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把陰陽說的再透徹一點兒。因為在生活當中啊,我們最常用的智慧就是陰陽的智慧。
掌握了陰陽的智慧。會讓我們處理問題變得游刃有余。
首先,我們必須知道陰陽這個詞最早的出處,也就是它的起源。在詩經大雅當中,有一句話說。既景乃剛,象其陰陽,這就是陰陽一詞最早的出處。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他說,人站在山岡上,會看到一種景象,山的南面容易受到陽光的照射。局部溫暖光明,而相對山的北面呢,不容易接受陽光,局部寒冷而黑暗。
咱們再來看許慎在說文寫字當中對陰陽的解釋,他說,陰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陽高明也。可以看得出啊。許慎對陰陽的解釋也是參照了詩經中的解釋,大家看,最早的陰陽概念是以太陽作為參照物,陽代表溫暖的、光明的。而陰。代表寒冷的,黑暗的,但是后世呢,人們不斷的給陰陽做信息增量,比如說陽代表有形的、積極的、強硬的,還代表男性充實的。等等信息,而陰呢,則與陽相對,它代表無形的、消極的、軟弱的,還代表女性空虛的等等信息。
陰,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陽,高明也。——《說文解字》
咱們再舉幾個例子,當你走路的時候,運動的那條腿就是陽,而靜止的那條腿就是陰。再比如說,我們喝水的杯子,可觸摸的有形的玻璃的部分就是陽,而中間空虛的部分。就是陰,我們抬頭看天,太陽就是陽,而月亮就是陰。大家看陰陽這兩個字都是用日月來表示。我們再來看自己的雙手,左手為陽,右手為陰。為什么是這樣?這跟古人的生活習慣有關。通常古人的建筑是坐北向南的,而左右兩邊,左邊代表東方太陽升起的方向,右邊是西方。太陽落下的方向,所以左為陽,右為陰。
同學們請注意,我在講大自然的萬事萬物都可以用陰陽來區隔。
下面我們來做拓展,陰陽有很多特性,其中最重要的有三個,
首先陰陽是一體的,我們還是來看人類的五官,我們的眼睛有兩個雙數代表1。但是我們每一個眼睛只有個深棕色的眼珠代表陽,這叫陰中有陽。同理,看我們的耳朵,耳朵是一對雙數,但是每個耳朵只有一個耳孔,同樣的陰中有陽。我們再看我們的鼻子,鼻子是一個單數,代表陽,可是鼻子卻有兩個鼻孔,代表陰,這叫陽中有陰。再看我們的嘴巴,五官只有一個嘴,但屬陽,卻有兩片嘴唇。雙數陰,同樣是陽中有陰,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陰陽一體。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咱們再來看生活中的現象,很多人都會因為一個道理辯論的面紅耳赤。但是,了解了陰陽的人他從不辯論。因為任何的道理呀,有正確的部分就一定有不完全正確的部分,這就是陰陽一體的原則啊。爭來爭去,贏了爭辯,你很可能就輸了情感,無論是親子之間,兩性之間,朋友之間,大家一定要清楚。
萬事萬物都分陰陽,你的觀點有正確的部分,就一定有不完全正確的部分,所以爭論呢,是毫無意義的。就連老天都有陰陽,憑什么你的道理就完全正確了。你當然有正確的部分,但你不是真理。你明白了陰陽一體,明白了自己并非真理,于是你不再執著于爭辯。
接下來陰陽是轉換的,我們剛才談到人在走路的時候,一條腿動是陽,另一條靜止的腿是陰,但是當動的一條腿落地的時候,它就會。變成靜止的腿,也就是由陽轉陰,而原本那條靜止的支撐腿,它就會向前邁步,由陰轉陽,就這樣陰陽不斷的相互轉換。其實這個原則呀,會讓我們增添很多的耐性。我們想要的任何一個結果,比如說想要孩子變得更優秀,想要人際關系更融洽,想要事業的成果更豐收,這都是一個。陰陽轉換的過程,你必須要有耐心,用耐心等待花開,用耐心等待陰陽轉換之后的結果。
陰陽轉換。陰轉陽,陽轉陰,不斷相互轉換
咱們舉個例子,春秋戰國時代的齊景公,他喜歡養鳥,于是啊,就讓一個叫逐州的大臣幫自己養鳥。可是有一次,足州在喂鳥的時候,卻一不小心把鳥兒給。放飛了齊景公,痛失愛娘,于是要殺了朱宗,他就把這個任務啊,交給了當時的宰相晏子。晏子當然知道汝州是忠臣,罪不至死。但是他若不殺朱鄒,就違背了景公的意愿,可是他若殺朱鄒,那可就錯殺了忠臣。于是呢,晏子就對景公提出了要求,他說這件事兒一定要辦。但是要當著滿朝文武來辦,讓大家引以為戒,齊景公在氣頭上也就同意了,但是晏子接下來的做法卻扭轉乾坤,陰陽顛倒。
這一天呀,晏子在齊景公面前召集了滿朝文武,準備宣判著作。晏子說了三句話,咱們用通俗的語言把它翻譯過來。首先,他問主子。他說,你放走了大王的鳥兒,這是第一條罪責。竹舟當然認罪。晏子接著說,因為你放走了鳥兒,大王要殺你。滿朝文武會認為鳥兒比人重要。你陷大王于不義呀,這是第二條罪責,汝宗也認罪。這第3條兒啊,就是滿朝文武一定會把消息散播出去,外面的人才就會流傳齊景公。為了鳥而殺人,于是各國的人才都不會再投奔齊國,這個罪過可大了,必須要斬。可是景公聽了,馬上阻止,算了吧,罪不至死。
大家看,如果燕子想要直接救主走,恐怕他無從下手,但是他用三個問題就成功的做出了陰陽轉換,讓景公意識到殺人是錯誤的。
關鍵詞就在于轉換,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呀,都想要直截了當的去解決,卻不知矛盾的解決辦法往往在于轉換的過程里,這個轉換甚至可以公式化。這個公式就是認同轉折重建。
就像晏子接受了齊景公的命令,他必須認同,認同逐州是有罪的。但是他的三個問題卻引發景公的思考。也就是埋下了轉折的種子,最后重建。他讓景公自己說出了他心里想要的答案,任何事情都有轉換的余地,這需要智慧。
認同 轉折 重建
陰陽的第三個特性就是互生,陰會生出陽,陽也會生出陰。
我們都知道范進中舉的故事,范進考取功名數年無果,他受到了老丈人的冷嘲熱諷。終于苦讀數年之后,他考中了舉人,這本來是全家高興的事兒,可是當天呢,范進失心瘋,進入癲狂的狀態。本來是喜事兒,也就是陽。卻生出了失心瘋,也就是陰我們的生活當中啊,這樣陰陽相互生出的案例不勝枚舉。所以,中國哲學一直告訴我們,當你得意的時候,不要忘形。其實就是告訴你,稍有不慎,本來幸福美滿的陽就會生出支離破碎的陰。
而不驕不躁,不卑不亢,不屈不撓,才是陰陽平衡的最佳狀態。
陰陽互生。 陽會生出陰,陰也會生出陽
請大家思考陰陽的三個特性,一體性、轉換性,互生性,這三個特性在生活當中我們該如何運用呢?非常期待大家的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