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不是講理的地方,商業(yè)行為也不是要分辨出誰有理。有英特爾、小鵬、舍得、長城的教訓在前,依然犯一樣的錯誤,無疑是給競爭對手遞刀子的行為。
數讀商業(yè)原創(chuàng)
作者 | 盧梭
今年上半年,京東的電子及家電收入同比下滑4.6%,占比48.65%。
按照半年報統計,這項業(yè)務占比創(chuàng)造新低。而此前,京東這項業(yè)務一直超過50%。
與楊笠的合作被推到風口浪尖背后,是京東3C基本盤的松動,當3C的主要消費群體不像以前那般重要,問題也就相應出現。
#1
拖累業(yè)績
Business Data Analysis
京東已經連續(xù)8個季度個位數增長,最近兩個半年度持續(xù)降速。
今年二季度,京東營收2914億,同比增長1.2%,這是增速的歷史新低。哪怕受拼多多沖擊最大的阿里,也有3.88%的增速。
按照通行的邏輯,京東以服務和體驗見長,與低價并不產生直接沖突,卻與阿里受到了相同程度的沖擊。這其中,電子及家電業(yè)務是拖累業(yè)績的主要因素。上半年,京東這項業(yè)務2683億,同比減少0.3%。其中,二季度收入1451億,同比下滑4.6%。
這里面有兩個關鍵要素值得關注。其一,3C業(yè)務就是京東營收失速的關鍵。因為這項業(yè)務減少了71億,而京東新業(yè)務雖然下滑幅度大,但下滑絕對值少,只有25億。
其二,中期業(yè)績會包含618,電子及家電業(yè)務業(yè)績下滑,很大程度上說明,京東3C在618期間賣得不算理想。
這并不是一個季度的問題。京東3C業(yè)務的占比一直在下滑。按照年度變化看,從剛上市時期的98%,隨后比重一路減少,去年年初,首次跌破了50%。目前看,這項業(yè)務還在持續(xù)壓縮。與此同時,包含日用百貨的一般商品收入從2019年開始一直穩(wěn)定在30%。
3C業(yè)務一直是京東的基本盤,而如今,收入和占比同步下滑,意味著京東正在丟失基本盤。這個現象背后,有被動因素,也有主動因素。
先說被動因素,3C的價格普遍較高,最近幾年消費承壓,京東這部分業(yè)務也相應出現滑坡。另外,3C業(yè)務受到了百億補貼的直接影響。在拼多多的百億補貼上,3C產品占據重要比重,這也是沖擊京東業(yè)務的關鍵原因。
對于數碼產品的消費者,性價比是重要指標。從多數人的反饋看,拼多多3C產品的價格要比京東和天貓更低,搶到份額也就不那么意外。
對比今年雙十一,以今年的新款iPhone 16 Pro Max為例,截至10月23日,不考慮其他優(yōu)惠條件,只看直接下單價格,這款手機在京東、天貓的售價都是一樣的,但是在拼多多上,卻比前兩者低300元。
主動因素則是,京東在3C上玩不出花來,能做的不多。
#2
采銷的舒適區(qū)
Business Data Analysis
對于京東,3C業(yè)務當然重要,但也沒有以前那么重要。
京東在最近兩年試圖打價格戰(zhàn),采銷是支撐價格戰(zhàn)的關鍵。最近一年多,京東采銷成為熱詞,京東采銷的員工,被連續(xù)加薪了兩次,從固定薪酬漲幅100%,到16薪變20薪。
上京東打開“采銷”的專題直播間可以看到,采銷直播帶貨的主要內容,并不是3C,而是日用百貨、化妝品、生鮮等。
可以這么說,采銷的發(fā)力方向中,3C只占了很少一部分。
這不難理解,一方面,京東需要克服對3C的依賴,只有擴充SKU,才能擴大成交。此前,京東就曾經因為與天貓爭奪商家而面臨二選一的競爭。這其實是京東一直以來的訴求。采銷模式可以克服京東缺少知名品牌店鋪的尷尬,也可以孵化出新的品牌,做到多手準備。
另一方面,一般商品有更多操作空間。3C業(yè)務普遍沒有太高的利潤空間,多數電子產品的定價是一致的,需要保持統一。即便是頭部主播,能夠給到的優(yōu)惠也是有限度的,更不必說每年的旗艦新品。數碼、家電的品牌相對較少,主要銷量集中在頭部。頭部品牌可優(yōu)化的空間不多,能夠出讓的利潤也不多。
與3C業(yè)務相比,化妝品、食品、日用百貨的空間要大得多。這些領域品類雜亂、品牌眾多,可以細分出無數小的產品。這其中,中小廠商多,可以談判的空間更大。
可以看到,去年雙十一,京東采銷隔空喊話的目標對象是李佳琦,后者的主要消費群體就是女性,品類美妝、個護、時尚品類為主。
3C的主要消費人群是男性,消費往往是看配置、性價比,并不在意誰來代言。化妝品、食品、日用百貨的主要消費群體是女性,消費注重美觀,代言人或者其他帶貨者的使用效果。
話題說到這里,就能夠明白,京東楊笠事件發(fā)生的背后邏輯,是京東需要把目標群體向非3C消費群體傾斜,操作失誤引發(fā)了男性群體的反對。
#3
丟掉珍貴用戶
Business Data Analysis
楊笠事件并不能給京東帶來實質影響,卻給京東打上了非常不利的標簽。
京東有很多冤屈,比如,不是代言人,只是一次普通合作?;蛘撸@背后可能被競爭對手推波助瀾。
但實際上,楊笠代言引發(fā)的強烈輿情,已經不止出現過一次。從英特爾,到小鵬,到舍得,再到長城,都曾因為這個問題被網友抵制。也許楊笠本意不是如此,但她發(fā)表的爭議表演,綜藝上的表現,都事實上給她帶來了利益。
楊笠的表演沒有得過一次“脫口秀大王”,甚至前三名都沒進過。但是她在微博上有247萬粉絲,是呼蘭的2倍多、周奇墨的將近7倍。在小紅書上,更是秒殺其他脫口秀演員的存在。事實上因為爭議性段子得利,那就應當承擔相應的抵制。
京東本來有很多選擇,如果想選擇女性代表,并不是只有楊笠可以選擇,體育賽道、明星賽道有很多人可以合作。如果是脫口秀藝人的合作,這一期的脫口秀綜藝,最火的也不是楊笠,付航、劉旸、唐香玉等等都很出彩。
再退一步,在問題出現后,京東白白失去了黃金24小時。正常情況,應當在網友發(fā)出反對聲音后立馬刪博,權當沒發(fā)生過,兩邊都不得罪。但實際呢?Plus會員退費京東都沒有回應,直到網友去京東金融提現并沖上熱搜后才做出回應,此時已經過去了3天。這件事又進一步暴露了京東內部決策慢的問題。
造成的后果是,京東夾在中間,里外不是人。對于對立的兩方,刪除與楊笠合作的微博意味著向男性妥協;這起事件回應不及時,意味著背刺“兄弟”。
長久以來,京東與男性用戶有著不錯的互動,網友會叫劉強東為“東哥”,這樣的稱謂只在雷軍等少數人身上出現,馬云、李彥宏等人身上都未曾出現過,而這起事件后,網友開始以“劉總”的稱呼諷刺京東。
京東的3C業(yè)務本來就已經出現了松動,而這一次,京東進一步得罪了不少用戶。這不至于給京東帶來實質性的傷害,但負面的符號會跟隨很長時間,導致京東會失去不少珍貴用戶。
互聯網不是講理的地方,商業(yè)行為也不是要分辨出誰有理。有了英特爾、小鵬、舍得、長城的教訓在前,京東依然犯一樣的錯誤,這無疑是給競爭對手遞刀子的行為。
盧梭
細節(jié)著手,跳出定式
Yoking
交流、投稿、商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