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無定止,淵深則歸;鳥無定棲,林茂則赴?!?/p>
10月16日,美的集團每年最重要的科技活動——美的科技月如約而至,圍繞“Innovation Glocalization Transformation”(創新、全球本土化、轉型)的主題,續寫了一場科技人才與高速發展的雙向奔赴。
文 | 李慧穎
編輯 | 卓然
自1996年以來,美的科技月這場在家電行業內部素有“科研奧斯卡”之稱的科技盛會,已經連續舉辦了29年。
2024年對美的而言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對許培林來說更是。
“這是我2017年入職公司以來的第一個重大成就?!苯衲甑拿赖目萍荚?,美的工業技術電機驅動控制研究專家許培林,憑借電機小型化的過載驅動技術領域等突破,斬獲了“科技明星”獎。
電機小型化的研究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工業技術的重要方向,同時也是美的電機研究戰略方向之一。
但在深入研究的過程中,許培林發現電機不斷趨小的同時,電機的啟動能力卻嚴重下降,還包括噪音、控制精度降低等一系列問題。
“好比一臺10公斤的洗衣機,電機也是按照10公斤的能力來設計的,但小型電機則可能導致實際應用時洗衣機只能承載6公斤的衣服。”而這項專利難題的背后是解決路徑的不明確、問題機理的不清晰以及需要跨學科協同。
這種情況下,美的龐大的科研架構設置就給許培林解決難題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得益于美的內部高效的創新組織研究架構,許培林迅速搭建了以項目為中心的跨學科研究團隊。多領域專家的思維碰撞,共性技術機理的推導、實驗結果的反復推演……終于,許培林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關鍵點,成就了技術上的突破。
“當時項目完成后,我的領導告訴我,我的技術突破已經超過了目前該技術方向最頂尖的公司日本安川…這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作為底層的核心技術之一,電機驅動技術突破的核心成果已經廣泛應用到了包括滾筒洗滌、空調風機、工業變頻器、伺服驅動器、新能源熱管理系統等諸多產品上,累積技術覆蓋的經濟效益超過50億元。以滾筒洗衣機驅動電機為例,變頻電機占比已經從2019年的15%提升到如今的35%。
除電機驅動技術突破之外,今年的美的科技月還展示了包括全空間凈化技術、電催化藍氧技術等在內的多項底層技術創新成果。
用許培林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整個美的在構建一種創新的精神,以氛圍、機制、文化持續鼓勵科研人員進行大量的創新,探索‘無人區’,完成更高目標的遷移?!?/p>
“這是一個嶄新的開始?!辈粌H是對于許培林團隊,對美的而言更是其長期主義下走向未來的新起點。
其實,從過去到現在,美的尋找的一直都是一個“看得見的未來”。
今年的10月8日,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的五位得主均是AI領域的學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丁漢就曾表示,“諾獎將開啟未來AI新的時代,其中最大的進步或許就是人形機器人能夠走進家庭?!?/p>
事實上,就當前而言,AI技術正在加速布局包括綠色能源、機器人等諸多前沿科技。而早已步入數字3.0時代的美的,同樣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庫卡中國聯合美的中央研究院共同開發的第一款AMR(自主移動機器人)全球性平臺產品庫卡移動機器人KMP 1500P獲得了本屆美的科技月的產品貢獻獎。
KMP 1500P是行業首個實現主控制器IPC、安全控制器、無線充電系統等核心部件全自研的移動機器人產品。該產品具有安全激光雷達360°防護、前后3D相機立體防護的高安全配置,IP54的防護等級,獲得CE、NRTL、FCC、ICES等多項國際權威認證支持,面向全球市場銷售。
據庫卡移動機器人業務總經理馬建良博士介紹,目前KMP 1500P已經可以廣泛應用到包括汽車汽配、一般工業、電子、食品等多種制造業場內搬運場景中,幫助提高生產線的柔性、效率、安全性及智能化。
“KMP 1500P首創多模態AI融合導航技術,可以實現更高的動態變化率,使機器人適配復雜環境,幫助我們的客戶有效提高生產線的效率、柔性、安全性及智能化。其上搭載的無線感應式充電系統,使得在KMP 1500P一些“以車代線”的場景中無需往返充電過程,能夠實現50%以上的效益提升。”
AI成為很多各行各業主旋律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我們的AMR產品在市場得到廣泛應用,這對我們進一步利用AI技術升級產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馬建良博士透露,基于生成式AI技術,美的有計劃在AMR領域,探索包括智能路徑規劃、自主學習、人機協作等一系列課題,同樣也會追加更多智能化產品來更好地服務客戶。
“同樣的,未來的庫卡移動機器人,無論是我們的1500P產品還是未來我們即將推出的像600P的這種產品。我們都會完成包括產品技術、認證以及服務體系的全面布局,走好全球化的每一步?!?/p>
這或許正是美的“以戰略的確定性,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的思維錨定。
過去的一年美的研究方向其實可以總的概括為兩大方向:從低端向高端突破,從國內向海外突破。
高端突破如樓宇科技的新一代多聯機、公共技術領域的全新儲能產品;而海外突破方向上,除了新一代移動機器人的發布,美的北美寒冷天氣熱泵系列更堪稱今年美的科技月的“點題之作”。
如今碳中和已經成為全球的最大“公約數”,從全球共識上升為全球行動。其中房屋建筑一直是隱形的全球“碳排放大戶”,加速電氣化及清潔制熱技術的發展成為當前全球建筑脫碳的必要要求。
作為全球空調行業的領軍者,美的早在2021年就對外公開發布了“綠色戰略”,加快布局能源轉型,推動海外市場規模擴張,如今已然交上了一份樣板式的答卷。
在美國“Clean Heat for All”清潔熱泵競賽中,美的作為唯一中國品牌,成功研發出超低溫高能效窗口熱泵新品類,定義下一代城市住宅清潔制熱產品形態,參與奠定超低溫制熱高能效等級認證標準,并拿下NYCHA 3000萬美元的訂單。預計之后,NYCHA短期還將有數十萬臺需求量。
這不僅是美的空調踐行綠色理念的重要里程碑,更是美的海外OBM戰略的重大突破。
美的冰箱事業部用戶與產品中心外銷企劃專家左宏深切地知道,美的海外布局走到如今這一步,并不容易。
創新突圍當然是最根本的原因。
“為什么本土的客戶愿意選擇美的而放棄本土的品牌?核心就是我們在產品上面是做了巨大的變化和創新?!?/p>
美式風管機的市場容量超過百億美元,長期由開利和Goodman等本土廠商占據,他們在研發的投入同樣持續了很多年,但整體呈現下滑趨勢,而美的卻是剛好反過來,一直在持續加大研發投入。
依托此前OEM存量基礎、疊加科技創新的元動能,這才有了美的北美OBM戰略達成的重要成就。但這一路來,美的海外開源面臨的博弈、歧視以及文化沖突并不少。
“我們今年甚至面臨本地一些強大對手在本地法規上對我們的約束,但我們依然在去做了堅決的對抗?!?/p>
為了防范相關措施,美的采用“1+1”的模式,專門構建了本地專業團隊,吸納海外優秀人才,去了解當地法規、攻克前端市場;讓國內的人才走出去,完成產品、技術的研發。同時定期將產品送檢,“盡管這樣需要消耗一定的資源,但同時也讓我們獲得了渠道很大的信任,讓對手沒有可乘之機?!?/p>
除此之外,美的“CO?環保冷媒關鍵技術”、“寬頻驅動全域長效節能技術”等關鍵技術也取得重要突破,在美的全球本土化戰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當下中國“智造”出海的大勢下,美的優先布局能源綠色轉型,構建自主可控的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以產品差異化創新打開了全球本土化的新局面。
其實從今年美的科技月的獎項安排上就可以看出“全球本土化”研發是美的當前重點方向之一,而需要“全球本土化”的不僅是產品還有人才。
“人材者,求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匱”的道理從科技月誕生開始,美的就深切地知道。
截至2024年,美的科技月對在科技創新方面做出重大貢獻的項目和個人的累計獎勵已經超過5億元。今年第29屆美的科技月則是圍繞“Innovation Glocalization Transformation”(創新、全球本土化、轉型)主題,對多個科研個人及項目做出表彰。個人獎,共計27人,其中包括科技新星10人、科技明星15人、卓越技術貢獻人才獎2人;項目獎包括技術突破獎和產品貢獻獎在內共21項。
其中“科技明星”等獎項的獎勵力度在往年的基礎上有較大漲幅。
自確立“科技領先”的核心戰略以來,美的始終保持著對科技人才和科技研發的高投入。過去五年里,美的持續投入的研發資金達到近600億。僅2023年就有超145億元投入到了研發當中,占到集團凈利潤的30%以上。
截至目前,美的搭建了“2+4+N”的全球研發網絡,在全球擁有33個研發中心和35個主要的生產基地,吸納研發人員超23000人,其中碩士博士超過7000人。每個事業部都有自己的技術戰略和產品線路圖,追求產品的創新和產業化。
對于新人的入職,美的也有著系統的畢業生培訓機制以及輪崗機制。談及這個問題,獲得“科技新星”獎項的美的中央研究院儲能與材料研究所材料技術專家汪英感觸良多。
“在我加入公司一年左右的時候,部門負責人把我送進了樓宇科技事業部進行跨部門,跨學科的學習,這些不管是知識的積累還是關系網的構建,對于我后面兩年、三年甚至更遠的時間里面做項目都是非常有利的?!?/p>
在汪英看來,美的的研究文化和理念給予研究員較大的容錯空間,支持研究員不斷嘗試新的方法和解決方案,并在績效機制上予以保護。
除了推崇內部創新,美的同樣重視“開放式創新”,積極與外部高校、科研院等進行戰略合作。目前美的已經引入20位戰略合作院士,對接項目超100項,力求打破自身限制,觸發對未知領域的新探索。
“美的要堅持科技領先戰略,這是我們的核心和基石我們走在正確的方向上,自信這是通往未來的光明大道,美的未來持續成長的唯一路徑就是創新?!本腿缑赖募瘓F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如是說,美的也的確在如是做。
目前,美的正在積極布局包括電力電子計算機控制技術、AI、能源轉型等多個領域,未來預計將在機器人領域、公共技術領域以及儲能產品等多領域繼續發揮科技領先的主軸效應,帶來更多產品創新和技術突破。
凝望當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迎面走來,唯有堅持科技創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才是領跑行業賽道,“點石成金”的關鍵,人才與技術創新的雙驅動將支持美的向行業縱深處進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