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浙江嘉興一家名為“胖都來”的賣場開業,因名稱與知名品牌“胖東來”高度相似引發爭議。該賣場發布的開業視頻顯示有明星助陣,其賬號顯示位于嘉興海寧市。5月2日,“胖東來”回應稱已取證并發出律師函。天眼查顯示,“胖都來”成立于今年2月,經營范圍包括商業管理等。此前,多地商家搶注“胖東來”相似商標(如“胖東萊”)均被駁回,目前處于無效狀態。
位于浙江嘉興的“胖都來”賣場。圖/胖都來微信公眾號
從“胖東萊”到“胖都來”,還有胖東升、胖西來、胖南來、龐貝來……整個一 個“胖字輩”大聯歡,有點兒黑色幽默的意思,但卻讓人笑不出來,因為瘋狂碰瓷“胖東來”的現象,折射出了投機者的無恥、監管的疲軟。
“胖都來”們并非不懂法,而是太懂鉆空子。用一字之差玩文字游戲,明目張膽收割消費者對“胖東來”的品牌信任,這不是商業競爭,而是對于胖東來良好聲譽的非法搶劫!另外還應該注意到,山寨店名更多在縣城、鄉鎮瘋狂生長,部分地區監管部門揣著明白裝糊涂,用“促進就業”“搞活經濟”當擋箭牌,對“胖都來”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實際上這樣短視的“地方保護主義”,破壞了真正的創新土壤,反而是害了本地的企業和經濟。
胖東來真正的護城河,從來不是名字,而是把90%利潤分給員工的舉措和種種“人性化服務”,是顧客雨天被員工打傘送上車的溫暖貼心。而“胖都來”沉迷于碰瓷兒名牌、蹭流量搞快錢的那一刻就已經輸了。消費者追捧胖東來,不是沖著這三個字,而是沖著名字背后的人性溫度。
面對山寨商標,司法需要更鋒利的牙齒,監管需要更積極的態度。別讓真正的“胖東來”們在維權路上孤獨奔跑,中國品牌才能真正從“形似”走向“神似”,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
來源:BRTV新聞
編輯:韓育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