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神童”的傳聞并不少,但他們最終都因為各種原因重現了“傷仲永”的結局。
但廣東這位名叫陳舒音的“神童”就不一樣了,她12歲就以620分的優異成績被浙大醫學院錄取。
轉眼7年過去,不少人都好奇即將20歲的陳舒音過得怎么樣了?
“神童”成長史
陳舒音的家庭比較普通,但她卻不是一個平凡的人。
小小年紀的陳舒音就曾通過多方面表現出自己不一樣的一面。
在同齡人都在嬉戲打鬧上幼兒園的時候,陳舒音就已經開始翻看家中的書籍了。
但是年紀小的她肯定有很多字不認識,父母也發現了這一點就會抽時間陪伴她讀書認字。
但她的父母還需要上班,很多時候無法顧及到她,于是就給她準備了一本字典讓她自學。
直到一次的意外父母才發現陳舒音的不同之處。
某天父母發現很多小學課程才會學到的詩詞文章,陳舒音幾乎是閱讀兩遍就學會了。
這樣的發現讓父母感到十分驚喜,畢竟自家女兒的記憶力這么好以后肯定是個好學生。
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陳舒音的父母開始擔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問題。
因為愛學習的陳舒音在上課的時候突然就蔫了,老師講什么她都聽不進去。
當她的父母知道后十分焦灼的趕往學校接孩子回家,詢問她在是不是被欺負還是遇到什么困難了。
可讓父母萬萬沒想到的是,陳舒音竟然表示自己要上初中,只因現在的她已經學會了很多知識點。
這些話不僅沒有讓父母感到歡喜,反而是深深的擔憂,他們害怕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現問題。
于是父母就讓她在家先休息幾天,他們也趁著這幾天多跟孩子進行溝通,教她做人的根本。
他們告訴陳舒音,不能因為學習厲害就驕傲,做人一定要真誠保持謙遜等很多立身的根本道理。
而陳舒音也把父母的話聽進心里去了,并表示她經過這段時間的考慮還是要上初中。
父母也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不會說謊的,既然她想去就全力支持,實在不行就繼續按部就班也沒什么問題。
在經過老師的幫忙后,父母陪伴著陳舒音去考試,成功地考入了湛江二中的港城中學。
這個時候的陳舒音也只有7歲而已,可真實的初中學業并不是那么好學的。
陳舒音雖然考入了初中,但是在學習上還是倍感吃力。
這種情況在第一次初中考試成績不理想中展現出來。
父母得知女兒的考試沒有發揮好,第一時間并不是責罵,而是幫助女兒緩解壓力。
開導她不要因為這一次的失利而產生負擔,慢慢學習吸收知識并不急于一時。
但陳舒音的內心強大遠遠超出了父母的想象,她知道這并不是自己的實力,但表面上并不顯現,她也害怕父母擔心。
一家人互相安慰之后,就開始各忙各的了。
陳舒音自此之后便開始付出更多的時間去努力學習,成績也開始一點一點地進步。
初二的時候陳舒音就決定去參加中考,但她的這個決定父母卻不是很支持。
因為他們擔心孩子跳級太快心理健康的各個方面會跟不上,所以不是很支持她的選擇。
但經過校領導的一番溝通,最終父母還是同意陳舒音去試一試,她以前13名的成績考入了湛江最厲害的實驗班。
進入高中的陳舒音并沒有跳級反而是認真學習,畢竟高三的課程真的很緊湊。
她除了吃飯睡覺大部分時間都拿去學習了,這邊女兒在認真學習,父母也是時刻地關注著孩子的狀態。
高考考場,陳舒音無疑就是那一抹最亮的身影,吸引著考場學生的注意力。
然而這還只是陳舒音剛剛開始的開掛般的人生。
很快就到了高考成績的查詢時間,陳舒音的父母、老師、親朋好友都很激動地等待這個時刻。
當他們看到陳舒音的成績為620分的時候,一家人都十分激動,因為她的成績超過了一本線足足135分。
當地教育部門為了鼓勵還給陳舒音十萬的獎學金。
于是這一年只有12歲的陳舒音背著書包踏入了浙江大學的醫學院區。
年紀小小的她成為了大學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且她的同學以及老師們都聽說了她的事跡。
因此還沒有到教室的陳舒音就已經被老師還有同學們給當作一個需要好好照顧的小妹妹。
剛去上學的陳舒音其實也擔心自己會適應不了大學生活,就連她的父母也是這樣想的。
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他們發現大學生活不僅豐富多彩,陳舒音還在哥哥姐姐們的帶領下參加了很多社團活動。
一步一步地增加并開拓著陳舒音的眼界,讓她能夠接觸更多的外邊的世界。
“神童”現狀
要知道醫學是很枯燥的,但是陳舒音依舊孜孜不倦地學習著,就連學術論文都被導師們極力夸贊。
這之后陳舒音更是做了一個讓家人震驚的決定,她不打算成為醫生,反而是想在醫學的科研方面繼續發展。
爭取為我國在醫學科研方面突破一些難關。
父母對于看著女兒一步一步地成長,對于她的決定都十分支持,畢竟孩子從小都有主見。
況且陳舒音這樣的想法很好,也側面證明她的父母把她教育得真的很好。
而且父母也覺得無論陳舒音走哪條路,只要她喜歡、認真那樣就行了。
看著陳舒音的經歷,很多人認為這都是因為天賦,但實際上更多的是她后天的努力與勤奮。
如果她在遇到困難后就放棄不學習了,那又怎會有今日的陳舒音呢。
這世上除了“神童”還有一位學生,他的精神也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身體的枷鎖困不住有夢想的靈魂
董昊軒在出生后不到兩年就被醫生檢查出患上了《性肌營養不良癥》,癥狀是會讓人肌肉萎縮,失去行動自如的能力,醫生甚至還說董昊軒可能活不過18歲。
這接二連三的打擊使得這個家庭蒙上了一層灰霧與苦難。
幸運的是董昊軒的父母并沒有放棄他,因此他的日常除了看病就是上學。
但即便他們再怎么抗爭,董昊軒十歲的時候就已經坐上了輪椅,這樣的他上學實在是很不方便。
可孩子喜歡學習,父母也都不忍心讓他退學,剝奪他唯一的光。
后來母親就開始專心陪伴孩子學習,晚上繼續幫助董昊軒復健,這個家的收入來源全都壓在了父親的身上。
可是董浩軒的情況哪怕是看病復建也一直都在下降,翻頁拿書這些簡單的動作他都做不了。
平常在學校除了母親,同學也都經常幫助他,這一點董昊軒是幸運的,他沒有遇到校園霸凌,同學們對他都很好。
甚至還表示董昊軒跟他們一樣都是“普通又平凡的人”,這樣的心態也溫暖著這個家庭。
隨著時間越來越接近18歲,董昊軒的父母一直都十分擔心他,畢竟醫生當初的診斷一直都壓在他們的心頭。
或許這就是奇跡降臨吧,董昊軒不僅撐過了18歲,甚至還成功地參加了高考,并以645分的優異成績被山東大學錄取。
這樣的成績父母都為他感到高興,但也為他感到辛酸。
畢竟如果孩子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他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精彩。
不過董昊軒這樣也很好,希望他能夠在未來的每一天都能夠繼續努力,開心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