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3歲上海知名網紅“沙白”因紅斑狼瘡引發的嚴重腎衰竭,決定前往瑞士接受安樂死,這一消息引發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北京時間10月24日晚,沙白發布人生最后一條視頻,向父親和所有關注她的人告別。
視頻中,沙白穿著精致的服裝,妝容得體,精神狀態看起來還不錯。她靠在父親的肩膀上,微笑著說:“我過了極好的一生。”
78歲的父親眼含淚光,顯然已經哭了很久,但他還是努力對著鏡頭露出了笑容。沙白表示,她寧要生命的質量,也不要茍延殘喘的生命時長。
這一告別方式在網絡上引起了巨大爭議,有人支持她的選擇,認為這是對生命的尊重;也有人批評她過于自私,不顧年邁父親的感受。
沙白曾是上海收入最高的托福老師,不僅在教育領域取得顯著成就,還創業成功,身價早已過千萬。她精通鋼琴、走秀、拳擊和舞蹈,熟練掌握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和意大利語,足跡遍布40多個國家。
然而,命運卻在她20歲時給了她一次沉重打擊,她被確診患有紅斑狼瘡。這是一種會導致身體免疫系統自我攻擊的疾病,被稱為“不死的癌癥”,不易根治且需長期治療。
在接下來的20多年里,沙白的紅斑狼瘡爆發7次,導致她經歷了無數次的病痛折磨。盡管如此,沙白并沒有放棄對生活的熱愛,她依然堅持自己的意愿,追求自由和美好。
在得知自己病情無法逆轉后,沙白決定赴瑞士接受安樂死。這一決定讓她的親朋好友感到震驚和悲痛,尤其是她的78歲老父親,無法接受女兒即將離他而去的事實。
在沙白前往瑞士的前一天,她發布與父親的最后一則視頻。視頻中,沙白和父親緊緊依偎在一起,兩人的臉上都掛著淚水。
沙白的父親眼眶紅紅的,顯然已經哭了很久。盡管內心充滿了悲痛,他還是努力擠出笑容,陪伴女兒度過了這最后的時光。
翻看評論區,有人支持她的選擇,認為她有權決定自己的生命如何結束,這是對她生命的尊重。
也有人指責她自私,不顧及年邁的父親感受。面對這些指責,沙白在視頻中做出了回應。
她表示,自己的字典里沒有“孝順”一詞。她認為父母和子女,應該是一個共生的關系,雙方應該共同成長,而不是用“孝”捆綁住孩子。
她表示,自己并不希望為了茍活而失去自我,她寧愿選擇有尊嚴地死去,也不愿在病痛中煎熬。
她表示自己并不是一個愛賣慘的人,很多痛苦大家只是沒看到而已。沙白稱自己有好幾次都生死不如,比如40°的熱天冷得開電熱毯,渾身抽搐就像發羊癲瘋一樣。
她看似灑脫的背后,是被病魔折磨得無比虛弱的身體;她看似“不孝”的背后,是真正為家人考慮的孝順。
沙白還分享自己患病期間的種種經歷。她曾因為不遵從醫囑而與醫生發生爭執,因為她無法忍受激素藥物讓自己變得肥胖和丑陋。
她寧愿忍受病痛的折磨,也不愿失去自己的美麗和自由。她曾在海邊游泳、雪山徒步、跳傘甚至蹦極,用這些極限運動來挑戰自己的極限,感受生命的美好。
然而,病情最終還是惡化了。她因為參加劇烈運動而導致疾病復發,引發了嚴重的肺部和皮膚感染,甚至導致了腎衰竭。
她每周需要進行三次腎透析,每次透析都要用比抽血針管粗三倍的針頭刺入。這些痛苦的經歷讓她更加堅定了安樂死的決心。
沙白曾在視頻中透露,紅斑狼瘡基因來自于母親,她指責母親不負責任地將這一疾病遺傳給她,并表示自己與母親的關系并不好。這一爆料讓評論區炸開了鍋,網友們紛紛留言表示同情和理解。
沙白的故事不僅僅是一個人的選擇,更是一個社會現象的縮影。
在當今社會,面對病痛尤其是大病,很多家庭都缺乏應對能力。一旦有人患上重病,不僅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還會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好死不如賴活著”的觀念深入人心。但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進步,越來越多人開始重新審視生死問題。他們認為,生命的質量比生命的長度更重要,與其在病痛中煎熬,不如在有尊嚴地結束生命。
可以說,沙白的選擇讓人們看到了面對病痛時的一種不同態度——與其在病痛中茍延殘喘,不如在有尊嚴地離開這個世界。
沙白的一生充滿了勇氣和堅持。她敢于面對死亡,敢于追求自由和美好。她的選擇或許充滿爭議,但她的勇敢和堅定令人動容。愿她在另一個世界能夠擺脫病痛,找到安寧和幸福。
寫在最后:生命是短暫的,我們應該珍惜每一刻的美好,活出自己的精彩。但我們也應該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和意愿,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評判他人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