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中國聯通發信息說,西安市2025年度城鄉居民醫保費征收工作已開始,請及時繳納。
1
今天在網上查了下費用,官方是這么說的:
全省2024年城鄉居民醫保籌資標準統一為1070元,其中:財政補助每人每年670元,個人繳費每人每年400元。
我有點納悶,居民醫保不是預繳的嗎?為啥說的是2024年的費用?
然后我進入繳費頁面實操了一下,上面顯示2024年有380元和400元兩個檔,2025年只有400元一個檔。
我沒交,返回官方介紹頁面看到:
醫保集中繳費期為2024年9月至2024年12月20日;2024年居民醫保參保繳費設置補繳期,補繳時間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因為對這事沒啥經驗,也沒太看懂。
那按照這個補繳期,現在應該是交不了2024年斷繳的費用。
其實我最關心的是斷繳后使用的問題,之前聽人講有個叫“等待期”的說法。
對此官方是這么說的:
未在集中參保期內參保或未連續參保的人員,參保后等待期3個月;每多斷保1年,在固定等待期基礎上增加等待期1個月。
參保人員可通過繳費修復等待期,每多繳納1年可減少1個月;連續斷繳4年及以上的,修復后原則上不少于6個月。
2
連續參保人員和零報銷人員可以享受到相應的利好待遇:
自2025年起,對斷保人員再參保的,降低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3000元;
對連續參加居民醫保滿4年的參保人員,之后每連續參保1年,提高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3000元。
對當年基金零報銷的居民醫保參保人員,次年提高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3000元。
官方稱之為對連續參保居民的激勵機制。
我給孩子斷繳了2023和2024兩年,朋友問我為啥不交?我說門診用不了居民醫保,所以沒交。我的回答惹笑了他。
去年冬季孩子流感在門診前后打了5天吊瓶,我問給孩子交過居民醫保的家長,他說門診可以報且不設起付線,但最高支付限額為200元。
相較于1500多元的總花費,好像跟“用不了”的結果差距不是很大。
3
我還在網上看到一個問題:我國居民年住院率超 20%,為什么這么高?
專家稱可能存在過度住院情形。那為什么這么高?除了騙保的,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住院報銷的多,甚至有些只有住院才能報銷。
既然沒有給孩子交居民醫保,門診最多又只能報銷200元,那干脆給孩子打個流感疫苗算了,就像交醫保一樣,圖個安心。誰知道這幾天天轉涼,還是感冒了。
既然如此,就把2024年的保費補繳上,再把2025年的交了,然后期望用不上。我合計了一下兩年加起來至少780元,按照政策,應該有4個月的等待期。
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感冒發燒的概率和頻次會降低,但補繳的另外一個原因是要看牙齒。
我們這一代小時候很少有牙疼的,現在因為吃細糧,再加上各種甜食、飲料、零食,好大比例的孩子牙都出現了問題,要么得補,要么戴牙冠,甚至還要根管治療。補1顆牙沒個三五百根本擋不住……
當然交了醫保也不能萬事大吉,報銷有比例,最重要的還是用心照顧,處處都要注意,說實話對孩子來說,居民醫保哪里能兜得了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