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是一種人生態度
整理的文化,最初起源于日本,由近藤麻理惠---《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山下英子---《斷舍離》、近藤典子---《如何打造一個井井有條的家》,三位整理大師發起。
怦然心動的人生就是所有人的終極目標,在讓你怦然心動的空間里,放著令你怦然心動的物品,用你心動的方式和喜歡人過怦然心動的人生。《近藤麻理惠》
斷——斷絕不需要的 舍——舍去多余的 離——脫離執念。不念過往,不畏將來,只活在當下。通過物品的斷舍離覺察自己是一種新的心理和行為整理技術,通過物品的斷舍離可以覺察到自己和物品的關系究竟是物品的主人還是物品的奴隸。《山下英子》
“有100個家庭,就有100種日子要過,自然就有100種不同的生活方式。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中的主角,而家,就是你的舞臺”。《近藤典子》
整理收納的定義:
整理是有選擇、有意識地為自己保留合適的物品。做完整理,才能進入收納。收納是在整理的基礎上進行分類,使你的東西擺放變得有邏輯有結構,按照你的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形成一個你無意識就可以隨手歸位、方便生活的系統。整理收納不是簡單的仍東西和歸置物品,而是一個決策和判斷的過程,更是審視自己人生的一次機會。不是以扔掉東西的數量判斷,每個人對物品核心價值上有差異,也與個人心理狀態有關系。
WHY:一是釋放空間;二是幫你注意力減負;三是幫你認識自己,完成對自己內在需求的反思;四是提高你的決策能力;五是帶給你更好的形象和人際關系;提升幸福感,選擇和自己喜歡的東西在一起。
范圍:廣泛,涵蓋了衣物、服飾、廚房、衛生間、客廳、陽臺、庭院、書柜、辦公室等居家收納的場所
目的:提升物品的利用率以及合理的價值,改善空間。
整理的意義:整理,是帶領我們通向舒適而充實的生活入口,也是引導我們開啟嶄新人生的一把鑰匙。整理改變的不僅是居住環境,更是整個人生。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會小看整理這件事,因為覺得整理就是打掃、收拾,就是家務事、雜事。甚至覺得如果我有時間整理家居空間,我還不如去研究如何投資、如何賺錢呢。
整理物品只是表象,其實真正需要整理的是內心,你需要什么樣的人生,就從整理身邊的物品開始梳理自己的生活。
向內尋找自我,把自律過成自己的生活方式,通過整理看到生活美學,找到自己的幸福生活模式。
思維會影響一個人的方方面面,如果不改變自己,給你換個賽道,換個環境,哪怕是換個人生,你還是會把生活過成原來的樣子。
所以,整理不是小事,是大事。
真正的生活,從整理后開始,真正的生活,由我們的心決定。每個人現在的生活或許不如愿,但卻是跟自己能力相匹配的,與其整體幻想人生改變,不如踏踏實實的從改變自己開始,從整理開始。
整理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習慣,整理家的同時,也是在整理人生。
美好生活應該是基于你的一種理念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你有什么樣的價值觀,有什么樣的理念,才會有什么樣的人生。
整理一個家,不止是為家的物品找一個存放的地方,讓你可以過得舒服方便,而是為你的人生找到合適的出口,讓生命的潛力得到自由的發揮。
從某種意義上講,整理家的同時,也就是在整理自己的人生。它是一種修行,需要貫穿你的一生,而一個人有什么樣的人生,首先取決于如何認識自己、認識這個世界,進而如何能調整好自己與這個世界和諧共處。
每整理一個家庭,就是看了一種人生,用從中的感悟去修繕自己的生活方式,用汲取到的智慧去滋養自己的內心,從而過得通透、明白,真正的去熱愛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