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牡丹和芍藥研究
——兼論分類學的基本原理
洪德元 著
本書用7章簡要介紹了我們團隊歷經30多年時間,應用分類學基本原理對世界牡丹和芍藥做的盡可能深入的研究,擱筆之后又想到還有些話應與讀者交流,于是隨筆寫下幾點。
1
分類學的內涵
廣義分類學(或系統學)的內容由3 個部分組成:分類、譜系發生、進化,它們的研究相互交錯,彼此重疊。
廣義分類學由3 個部分組成
其間用虛線隔開,表示它們之間并無明顯界線
分類:也稱為狹義的分類學或者經典分類學。它的核心內容是進行科學的物種劃分,提供精準的物種數據和信息。
譜系發生:揭示類群之間的譜系發生關系,即親緣關系,其首要目標就是建立生命之樹。
進化:研究進化發育與基因組學、適應性進化、物種形成、進化機制、雜交及其后作用。
2
分類學的名稱
分類學常與系統學混用。系統學一詞的應用最早可追溯到1737年、1751年和1754年林奈的用詞,一直沿用至今;分類學是1813年由de Candolle 提出的。
這兩個名稱是可以互用的,這從5本比較流行的教科書的書名可以看得更清楚:
Plant Taxonomy: Methods and Principles(Benson, 1962);
Principles of Angiosperm Taxonomy(Davis and Heywood, 1963);
Plant Taxonomy and Biosystematics(Stace, 1980);
Plant Taxonomy(Stuessy, 1990; 2009);
Plant Systematics(Stuessy et al., 2014)。
雖然這些著作的名稱不同,但內容基本一致。
3
分類學原理
在我30多年對世界牡丹和芍藥的研究中試圖貫穿分類學的基本原理。下面概述我理解的分類學基本原理。
1)變異和進化
2)居群多態性
3)種內分化
4)物種是生命世界的基本單元
5)物種概念與劃分物種的形態學原則
6)物種形成——生物進化的關鍵階段
7)繁殖方式和物種問題
8)雜交及其后作用
9)性狀分析是分類學研究的關鍵步驟
10)譜系發生樹和分子譜系發生樹
11)高度綜合的學科必須采取綜合的研究途徑
12)重視模式標本、摒棄模式概念
13)《國際植物命名法規》的使用
(注:此處僅列標題,詳細內容見書中)
4
芍藥屬(科)未解的科學問題
雖然我們研究世界牡丹和芍藥30多年,揭示了一些現象,回答和解決了一些科學問題,但還有不少問題有待更先進的思想和手段,更深入地去探索解決。
1)為什么芍藥科(屬)在被子植物中如此孤立?
2)芍藥科(屬)在形態、化學成分、胚胎發生、染色體組、染色體減數分裂上有7 個在被子植物中很獨特的性狀是如何進化而來的?
3)芍藥科(屬)在歷史長河中經歷了近8000 萬年的單系發展過程,在這一段歷史中,芍藥科(屬)的祖先究竟有什么樣的經歷?
4)芍藥屬植物在胚胎發生過程中都經歷游離核原胚期,其是否為返祖現象,發生機制是什么?
5)對野生牡丹和芍藥的生存狀況進行更深入的調查,開展保護生物學研究。
5
分類學隊伍逐漸“瀕危”,我心有憂
我國是生物多樣性大國,大約有3萬種維管植物,其中大約有4000種處于瀕危狀態,但都沒有準確的數據,更沒有準確的名單。為了健康發展國家植物園事業,我國必須有精準的物種數據,特別是精準的瀕危物種數據,準確對應遷地保護和就地保護的目標。這就必須有一支規模相當的分類學隊伍。可是我國的這支隊伍不是在壯大,也不是在維持,而是在快速萎縮之中。
我個人認為造成分類學隊伍萎縮的原因有三。
1)我國分類學原理的傳播一度受阻,在一定歷史時期,“米丘林遺傳學”成為主流,而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學不被認可;
2)部分高校用植物科屬識別手冊代替“植物分類學”教科書;
3)科研成果評估體系有待大改進。
內容簡介
本書闡述了基于野外綜合考察、大量標本觀察分析、多學科研究和譜系基因組分析產生的5項研究結果。
1)對世界牡丹和芍藥進行全面分類修訂,確認芍藥屬有34種,其中野生牡丹9種,全為中國特有,為世界牡丹和芍藥提供了精準的物種數據;
2)揭示了芍藥屬的譜系發生關系,建立了芍藥屬全新的分類系統;
3)推論芍藥屬植物起源于泛喜馬拉雅地區,并由此向北溫帶地區擴散,形成芍藥屬現代的地理分布格局;
4)揭示中原地區5種野生牡丹在庭院中相遇,發生雜交,經人工選育,產生“花王牡丹”;
5)提出一個新的物種概念:遺傳-形態物種概念,這一概念既有科學基礎,又有實用價值,并解答了生物學中“什么是物種”這一問題。
世界牡丹和芍藥研究與分類學基本原理貫穿全書,互相呼應。
本書目錄:
第1章研究世界牡丹和芍藥的意義
第2章芍藥屬的生物學屬性
第3章精準的物種數據與物種劃分
第4章芍藥科的系統位置和譜系發生關系
第5章芍藥屬的進化與生物地理分布
第6章“花王牡丹”誕生記
第7章遺傳-形態物種概念
附錄1世界牡丹和芍藥研究產出的論文和著作
附錄2芍藥屬分種檢索表
國際評價
2005年,國際牡丹和芍藥協會在德國慕尼黑舉行國際大會,洪德元院士是唯一被邀請做大會報告的學者。大會公告評語:
“沒有人比他更影響我們對牡丹和芍藥分類的認識。他的20多篇文章澄清了許多混淆。”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Peter Raven評價洪德元院士對世界牡丹和芍藥的研究:
“…his monumental work on peonies over the years(……他多年來對牡丹和芍藥做了不朽的研究)”
作者自評:最看重的一本書
洪德元院士主持編研了多部(套)重要植物分類學著作,他在今年9月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談到自己最重要的一本書時,毫不猶豫提到了《世界牡丹和芍藥研究———兼論分類學的基本原理》。
出版這本書是他由來已久的心愿。
近20年,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為洪德元院士出版了三冊本的《世界牡丹、芍藥》英文系列著作。但國內的分類學工作者不易接觸到。因此,洪院士決定把3本專著和46篇論文的內容匯成一體,用中文扼要表達。書中突出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尤其專門普及了分類學基本原理。
作者簡介
洪德元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Flora of Pan-Himalaya 主編。曾任中國植物學會理事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生命科學部主任。致力于植物分類學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先后獲得何梁何利獎,首屆麥考瑞獎,首屆吳征鎰植物學獎杰出貢獻獎,國際植物分類學會最高獎——恩格勒金獎等多項大獎。
本文摘自《世界牡丹和芍藥研究——兼論分類學的基本原理》一書的跋,有刪減,如有問題請聯系本書責編:
010-64000637
wanghaiguang@mail.sciencep.com
中國生物志庫
訪問:http://species.sciencereading.cn
收錄中國近10萬種現生生物物種,提供科學權威的生物學信息,包括:物種名稱、分類地位、形態特征、地理分布、功用價值、理論知識、精美圖片, 為用戶提供全面的知識服務解決方案。
中國生物志庫匯集了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權威生物學著作,并依據最新出版物持續更新。
SciLife
微信號 : Sci_life
在線優先出版
掃描二維碼進入閱讀
科學出版社在線優先出版平臺
新書上線,掃碼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