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沒想到啊,一直都是馬斯克的光環,竟然忽略了,我國的天舟貨運飛船,才是最強的貨運飛船。
迄今為止,人類共有6款貨運飛船
迄今為止,全球共有6款貨運飛船,美國還有一款貨運航天飛機“追夢者”尚未首飛。
- 俄羅斯的進步號貨運飛船,運力2.6噸。
- 美國SpaceX公司的龍飛船,運力約6噸。
- 美國格魯曼公司的天鵝座貨運飛船,運力3.75噸。
- 歐洲ATV貨運飛船,運力8噸,成本過高,已經退役
- 日本HTV貨運飛船,運力6噸,已經退役
- 中國天舟貨運飛船,運力7.4噸。
- 美國追夢者貨運航天飛機,2025年5月首飛
歐洲的ATV貨運飛船,迫于成本壓力和國際分工,已經退役
歐洲的ATV貨運飛船,從2008年開始執行任務,一直到2015年,一共執行了5次任務,于2015年2月15日退役。
ATV貨運飛船因為運力大,對國際空間站的貢獻是很大的。
日本的HTV貨運飛船,執行9次預定任務后,已經退役
2009年9月11日,日本發射了首艘HTV貨運飛船,即HTV-1,它的代號叫“鸛”。
2011年1月22日,“鸛”-2發射,運送5噸物資。
2012年7月21日,“鸛”-3發射。
2013年8月9日,“鸛”-4發射。
2015年8月19日,“鸛”-5發射。
2016年12月9日,“鸛”-6發射。
2018年8月9日,“鸛”-7發射。
2019年9月25日,“鸛”8發射。
2020年5月21日,“鸛”-9發射,2020年8月再入大氣層墜毀。
至此,“鸛”貨運飛船退役,準備研制下一代HTV-X貨運飛船。
為什么要退役呢?
因為日本的“鸛”貨運飛船,用著用著,問題越來越多。
- 運力存在問題。HTV貨運飛船長10米,直徑4.4米,但是只能運載6噸貨物,被批“虛胖”。
- 沒有解決自動對接技術,只能用國際空間站的機械臂對接。
- 功能少。只能送貨,不能帶貨返回,不能為空間站做燃料補給,也不能給空間站做軌道維持
- 日本沒有航天體系,開發貨運飛船,成本高,沒有技術保障,技術支持依賴美國、歐洲。
俄羅斯的進步號,運力過小
進步號的問題主要在于運力小,有些時候需要多次運輸才能完成任務,不過勝在可靠性高。對接只需要3個小時,我國的天舟需要8個小時,龍飛船一般在24小時,常規對接則需要48小時。
天舟貨運飛船,成了貨運能力最強的貨運飛船
貨運飛船運力強,補給周期就可以拉長,成本將拉低了。
我國的天舟系列,從天舟6號開始,又做了設計改進,運載能力已經達到了7.4噸,是目前在役貨運飛船,運力最強的。
我們看看天舟系列的發射時間,就可以看到運力大的好處。
- 天舟一號,2017年4月20日19時41分發射。
- 天舟二號,2021年5月29日20時55分發射。
- 天舟三號,2021年9月20日發射。
- 天舟四號,2022年5月10日1時56分發射。
- 天舟五號,2022年11月12日10時03分發射。
- 天舟六號,2023年5月10日21時22分發射。
- 天舟七號,2024年1月17日發射。
- 天舟八號,預計2024年年底發射。
尤其是這一次,天舟八號,2024年底發射,根據天舟七號的發射時間,可以算出,兩次補給時間相隔了近一年時間。也就是說,在無補給的情況,天宮空間站的自持時間已經接近一年。
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一般在7-10人,補給一般不超過3個月,甚至更頻繁,相比之下,我國的天宮空間站,在補給效率上,就可見一斑了。
也難怪,我們聽到的總是進步號補給物資,龍飛船又送貨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