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互聯網江湖 作者:劉致呈
誰也沒想到,vivo在剛剛發布的旗艦新品X200 Pro上“翻車了”。
在vivo新品發布后,當首發購入X200系列的用戶拿到產品,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在某些場景下,X200 Pro拍攝的照片會有炫光的問題。很快,X200 Pro拍照炫光的問題迅速引發熱議。
10月24日,vivo產品副總裁黃韜隨后回應,表示“會盡快OTA成片優化軟件功能,一定程度上減少部分用戶的顧慮。”
此外,黃韜還在微博解釋,炫光問題是由于大光圈設計以及鍍膜技術的問題,并且表示“深感抱歉”。
vivo黃韜的回應看起來沒什么問題,也給出了對應的解決方案:后續OTA升級優化。
不過,黃韜這個話推敲起來很有意思:“一定程度上減少部分用戶的顧慮”,既沒有表示將徹底解決這個問題,OTA之外也沒有其他比較好的解決方案,道歉的態度有,但誠意似乎略顯不足。
11月1日,vivo黃韜再發微博稱,11月20日將會發布一般優化方案。
那么,手機攝影的炫光的問題究竟能不能解決,為啥vivo對于影像上“翻車”這事兒如此敏感?其實頗為值得說道說道。
現在的X200還值得買嗎?期待“炫光門”之后的降價
百度上搜一下vivo,最顯眼的信息是vivo 的品牌廣告:“X200系列 遠 不止影像”。
廣告語很生動,也直奔主題,vivo高端X200系列就是主打影像,由此可見,這是vivo今年旗艦產品最重要的核心賣點之一。
以影像為賣點,是手機廠商的“顯學”。
現在國產品牌越來越同質化,畢竟處理器大家不是用驍龍就是用天璣,性能拉不開質的差距,內存又都是采購供應商,定價策略大差不差,只有影像這個功能更容易打出差異化。
作為今年核心的影像旗艦,入門款賣到5299的X200Pro影像配置也是“拉滿”。新機不僅用上了蔡司認證的2億長焦,專業級防抖功能,還采用索尼的1/1.28的影像傳感器,可以說硬件配置幾乎到頂了。
配置堆得這么滿,也說明X200系列承載vivo高端化的使命就越重。而身負重任的X200Pro在主打的影像上“翻車”,對于vivo品牌的高端化可能是一記“重拳”。
對于用戶來說,主打的拍照有了瑕疵,還要不要原價去買就得掂量掂量了。
畢竟,小米、OPPO、榮耀發布的新品都沒“翻車”,在拍照上“翻車”的只有X200Pro。這也就意味著,在終端銷售上,消費者關于價格的權衡就變多了。
vivo這個品牌是以線下渠道見長的,“炫光門”一出渠道端的反應是很快的。
在上海線下某信通門店,我自己了解到的情況是目前門店已經有了一套固定的話術,也給了一些解決方案。比如、贈送一些禮品,再比如等后續的軟件版本優化等。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渠道端的價格已經有了松動,開始降價了,三四百塊錢那樣。
目前看,vivo官網上是沒有降價的,當然也可能vivo、oppo等品牌,本來線下渠道就有價格優勢,只是對于消費者來說,旗艦手機在影像上“翻車”確實是不能接受的。也許只有官降價,才能最終打動用戶買單。
總之,價格肯定是會降的,“等等黨永遠勝利”。
從用戶的角度來看,沒有最好的產品,只有更合適的價格。X200Pro炫光問題雖然是“硬傷”,但如果價格合適,還是非常值得入手的。
手機拍照炫光這事兒,其實可大可小。
往小了說,拍照炫光的問題不止vivo有,蘋果手機晚上拍照有鬼影的問題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而且攝影愛好者們都知道,只要是大光圈的設備,某些拍攝角度下炫光幾乎就不能避免。
所以,炫光的問題,其實本質上是個行業問題,并非某一家的問題。
往大了說,這次vivo核心旗艦X200Pro的“炫光門”,本質上可能是因為在影像技術上的追求“太激進了”。
從這個角度看,vivo這波“翻車”,其實不單單是技術問題,也可能是個決策的問題。這其實有點像在“平地上摔跟頭”,本來可以避免的問題卻偏偏“摔得很疼”。
實際上,手機攝影技術,一旦刻意追求某個場景的參數,那么“翻車”的概率可能就會迅速增加。
vivo黃韜微博里其實也解釋了,炫光問題是大光圈和鍍膜技術原因。手機攝影追求大光圈,也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了,以前很多廠商都這么干,畢竟更大的光圈就有更好的進光量,也可能就更容易造成“炫光”。
X200Pro的炫光問題能不能避免?
其實完全有可能的,比如,如果在光圈大小的問題上做一些妥協,最終產品拍照的炫光問題可能就會沒那么明顯。
vivo在旗艦產品的影響上這么“激進”,這么追求參數,其實有點像當年的HTC和微軟諾基亞時代的Lumia,過于追求某一項參數,而忽視了可能會帶來的問題。不過與當年不一樣的是,今天的X200pro攝影上的短板要小得多,硬件性能已經足夠滿足大部分需求。
只是,對于高端化來說,滿足大部分需求是遠遠不夠的。
所謂的“高端化”,其實就是滿足大眾需求的同時,盡可能地滿足那一小撥“pro人群”的需求,這才是高端化產品真正的意義所在。
對于手機影像而言,高端化的本質其實就是“攬下一個又一個的瓷器活兒”,要解決行業核心的痛點。vivo手里有金剛鉆嗎?可能并不完美,畢竟影像系統除了軟件算法等,其他不少部件都是靠供應商的。
所謂影像硬件創新,大部分其實更像是“供應商”創新。供應商很難解決的問題,很多時候廠商也沒有太好的辦法。最后為了產品的成熟穩定,大多時候還是要從參數上妥協。
實際上,X200pro在影像技術上的“激進”是有原因的,vivo似乎不得不用更激進的產品策略,來沖擊高端化。
從內部來看,沖擊高端化是領導的“死命令”,是技術部、產品部核心的“KPI”,為了達成高端化的目標,所以死磕影像是沒錯的。
從外部來看,手機市場vivo市場份額高達19%,但結構上其高端機型市占率空間相對并不高,國內高端市場除了華為之外,其他幾家跟vivo之間的差距不大。
因此,vivo高端化的壓力,其實還是很大的。
特別是X200系列發布之后,小米15、OPPO Find X8、榮耀Magic7等一眾新品先后發布,特別是小米13、14系列口碑大獲好評之后,15系列可能會成為vivo強有力的對手。
這次X200pro的“炫光門”時機其實不妙,恰好雙十一大促,又是旗艦新機核心功能出問題,未來的影響可能很難評估。
高端化“過猶不及”,vivo如何“亡羊補牢”?
理論上看,核心產品的核心賣點出現了問題,對于新品沖量可能會產生影響。不過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再“事后諸葛亮”其實沒有太大意義。
對vivo來說,與其糾結“炫光門”對新品的沖擊,倒不如改變策略積極應對,重新贏得市場的信任。
俗話說: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從產品的角度來看,X200系列其實是很成功的。雖然售價上可以對標iphone,也算不上便宜,但無論是內存規格還是影像能力上,vivoX200系列其實都是能打的,即便對手是蘋果,也有一戰之力。
更何況無論是外觀設計,還是系統流暢度,抑或是UI界面設計,vivo也越來越“果味兒十足”,用同樣的價格做蘋果的“國產平替”是很多國產品牌的策略,而且屢試不爽。vivo是比較成功的那個。
只是,X200Pro 出現“炫光門”之后,在堅持一個“高高在上”的價格似乎已經不那么容易。
擺在vivo面前的一個問題是,新品剛剛發布,即便是這波雙十一不降價,那么接下來的年貨節、春節要不要降價換銷量?
對于vivo來說,與其等著用戶“用真金白銀投票”給友商,倒不如主動出擊。
比如,是不是可以通過官方全渠道調節定價策略,來挽回銷量呢?再比如,如果不能官降,是不是趁著雙十一的大促,是不是可以限量降價?
實際上,后續對“炫光門”處理方式,對vivo接下來的高端化戰略頗為重要。
外部看,vivo高端化的窗口不多了。
一方面,小米高端探索之路成績不斷,進軍汽車領域的成功以及雷軍個人的聲望都在不斷推動小米加速高端化。
另一方面,在高端化的路上交了“學費”之后,vivo的高端化之路,需要給自己人“吃一顆定心丸”。
8 月 1 日,前 vivo 中國區市場銷售副總裁李景汶因個人原因離職。天眼查 APP 顯示,去年 11 月程剛接任 vivo 中國區總裁,同時還兼任 iQOO 全球市場總裁,vivo 高層變動有點頻繁。
內部變動之后,vivo其實需要一場“勝仗”,來給團隊打氣,給vivo的高端化戰略打氣。
在高端化的道路上,vivo最缺的其實就是被自己親身驗證過的,成功高端化經驗。
不管是入局小屏手機市場,還是一年比一年有 " 果味兒 ",vivo其實都是在探索高端haul成功經驗。
但手機行業,創新已經很難,系統層面,大家則都是在安卓系統的基礎上縫縫補補,沒什么本質區別。芯片層面,缺乏自研SOC的BUFF,也很難真正豎起高端化的大旗。
芯片、系統之外,會不會有第三條通往高端化的路?
這個問題似乎仍然沒有明確的答案。
除了探索影像,在AI上vivo也做了不少嘗試,比如新品 X200 系列也是有 AI 功能的,比如,AI 文檔、AI 搜索、AI 證件照背景替換等功能。
AI會不會成為手機高端化的第三條路?vivo會不會率先跑通這條路?頗為值得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