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發現自己寫茶飲的文章,閱讀量會好一點,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可能是我在某些平臺,平時搜索的頻率比較高,給我賬號打上標簽了。
這篇要寫的是:奈雪的茶。
和喜茶一樣,都是走的輕奢路線。
不同的是,奈雪的茶,在2021年就已經上市了,據說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時,創始人還有強調“高端路線”。
上市之初,市值高達323.5億港元,與當下比較,還是蒸發了太多的:
網友也不知道發生了什么,這應該是資本市場的常態。
只是和今年上市的茶百道相比,相差還是挺大的。
這就像前輩碰上新秀一樣,不說開局和走向是否一致,但當下兩家茶飲品牌的戰略布局還是挺不一樣的。
不能說市值不同,就怎樣。
這樣過于絕對,我還是覺得根據市值反映出來的東西,更值得關注。
1.高客單價,賣“品牌故事”
奈雪的茶2018年創立。
在這背后,還有一段愛情故事。
創始人彭心,起初想要創業時,經人介紹,向當時在餐飲業經營多年的趙林請教經驗。
當時,一向以“不以相親為前提的見面一概不見”的原則作為會面標準的趙林,就和彭心會晤了。
然后,彭心應該是不知道對方還有這條原則的。
反正,后來也算是在工作籌備中,倆人認識3個月就閃婚了。
兩年后,夫妻倆在深圳開出奈雪的茶首店,據說“奈雪”源自彭心的網名。
后來就是融資、拓店、國際化、上市等一系列的流程,逐步跟上,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奈雪的茶。
這個品牌故事,成分真假含量多少不知,但要說它有沒有給品牌賦能呢?我想是有的。
這就像是,奈雪的價格定價稍高,你喝得不僅僅是奶茶、果茶,還是認可我這個故事、買的我這個故事。
如果產品的消費者以女性為主力軍,那愛情故事多少會讓人產生那么一絲憧憬,那接下來為之買單也不是很違和。
譬如,哈根達斯的廣告語:“愛她,就請她吃哈根達斯。”
愛馬仕的廣告語:“愛不會在你光芒萬丈的時候出現,卻在你狼狽不堪的時候降臨。”
情感營銷一流行,那潑天的福貴也是有可能降臨的。
2.卷不贏價格戰,還可以卷什么
當然,故事打動人也是有生命周期的。
從感性到理性,經歷幾次生活的毒打就好了。于是,消費者不再沖動消費,壓力就給到了品牌端。
我還想說的是。
不論是產品的高客單價,還是服務的高價售賣,也不是所有的交易行為,都是為沖動買單。
還有那種為價值買單的,不管什么時候,它的價位就是那么高,也許會微調,但肯定不會大跳水。
這就像某些工種的職業一樣,高薪讓人羨慕,但這個高薪也不是隨便給的。
比起說“這個行業都這么高”,我覺得還是要給別人經過那么長時間沉淀的技術給個交待吧。
畢竟,創造了多少價值,拿多少錢,還是比較符合常理的。
一杠子打死所有“高價”,那就有點兒不對了。
回到奈雪的經營上來,大抵新茶飲賽道到了賽點吧,各家品牌都在做出轉變,適應新的市場。
再怎么期待,新茶飲的大爆發也過去很久了。
那種“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應,大概率不會出現在很成熟的領域了。
不過,要是偶爾“潛水學習”,應該會感覺到時會有人、有群要沸騰的吧,就是直覺可能會這樣。
參不參與不重要,見證一下也是可以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