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有個姓趙的屠夫,以宰牛為生。不論是佛教還是道教,殺生都被視為一種罪過。即便是為了生計,趙屠夫在屠宰時也心懷敬畏,為自己定下了一條規矩。
他家的牛圈與眾不同,設有兩個門,左邊門上寫著“生”,右邊門上寫著“死”。每當他買了牛,總是先把牛牽到門前,打開兩扇門,然后恭敬地對牛說:“富貴在天,生死有命。若你想活,就進生門;若你想死,就進死門。”說完,趙屠夫便放開牛繩,讓牛自己選擇命運。如果牛選擇了死門,他第二天就會好好喂牛一頓,然后宰殺賣肉;如果牛選擇了生門,他第二天就會把牛牽到市場上賣掉,哪怕虧本,也絕不反悔。
趙屠夫的鄰居是一位年邁的寡婦,她早年喪夫,一生吃齋念佛,行事謹慎,生怕傷害生靈。夏天睡覺時,即使被蚊子叮咬,也不打死蚊子,擔心因此折壽。寡婦家中有一座香爐,每天焚香祈禱,香煙裊裊。一天,觀音菩薩駕云路過此地,看到寡婦家中的香煙,心生感動,決定下凡點化有緣人。
觀音菩薩化身為一個骯臟的老婦人,頭上長瘡,背駝,身上覆蓋著油膩的污垢,還長滿了跳蚤,走路時口水直流。無論誰見了都會感到惡心。老乞婆一瘸一拐地來到寡婦家門前,大聲敲門。寡婦開門后,立刻被一股惡臭熏得連連后退,捂著鼻子仔細一看,差點吐出來。她皺著眉頭,沒有絲毫憐憫之情。
老夫人哀求道:“大善人,行行好,我已經三天沒吃熱飯了,求求你可憐可憐我吧。”寡婦一臉嫌棄地說:“快走開,別弄臟了我的門。”
老夫人又伸出臟手,繼續哀求:“我身體有病,沒有熱飯不要緊,給點熱水也行。”寡婦不耐煩地說:“燒水費柴火,涼水更解渴。”說完,她讓仆人用破瓢裝了點涼水,放在門口,然后直接關上了門,不管老人如何哀求,都不開門。
老乞婆傷心地坐在路邊哭泣,恰好被趙屠夫看到。趙屠夫急忙上前詢問情況,然后說:“我家雖然窮,但我愿意收留你,我和我妻子會好好照顧你,你看意下如何。”老乞婆當然點頭同意,趙屠夫高興地把她背回家。到家后,他大聲喊妻子出來。
趙屠夫的妻子也是個善良的人,趕緊把老乞婆扶進屋,燒了一大盆熱水給她洗澡,然后端茶倒水,盛飯添湯,還請來醫生給她看病。
幾天后,老乞婆病愈,她把趙屠夫叫到身邊,用幾張紅紙疊成仙鶴,吹了一口氣,仙鶴立刻活了過來,帶著趙屠夫夫妻飛上天,成為了神仙。
有人吃齋念佛,滿口仁義道德,真到了緊要關頭,干得卻都是缺德事。有人嘴上不說,辦事兒的時候以禮儀為先,干的都是善事好事。孰是孰非,孰強孰劣,一對比就知道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