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行至于此,這個中國著名的購物節已經無計可施外加形同虛設了,錢不錢的放在一邊,所有人都倦了。
本人這次以一己之力對抗經濟頹勢,全程鏖戰至今,只因雙十一大賽開始前我承受了極大的精神壓力:一個星期做了三場活動+三篇推送,全憑玉屏風、老酒燒肉和秒睡撐過來的。27號這一切都結束時,我面無表情地打開手機全平臺加購,甚至與此同時還在實體店買了倆包。
目前第一波退貨也差不多告一段落了,來談談我心目中的好買。
衣服我今年買得最少,全因一腔自知之明亦達頂峰。畢竟不同住所的衣櫥均已爆倉、并且里面少說也有一半依然帶簽,實在無處可掛、沒臉再買、糊弄不住我媽了。不過依照傳統,為了入冬和新年準備,我還是象征性地下單了 ,一半下給冬天戶外跑裝備(之后分享),另一半照例下在Fabrique.
Fabrique只生產與幾百個國際設計師合作的獨家限量款女裝的特色和名號,基本上在社交媒體上已經深入人心了。與其將這種合作款視為噱頭,不如說 它帶給了現代穿衣市場除高街、奢品和網店之外的另一種選擇。
成立這些年,產品和市場反饋都抓得緊,不但因設計感和不錯的性價比吸引到不少年輕消費者反復光顧,也 順帶俘獲了一批早已將各大奢牌買了個遍、并逐漸覺得買衣服這件事變得愈加無聊乏味的奢品老主顧們。
簡而言之,如果你有添置新衣的計劃但對Fabrique一直懷抱有懶得點開的情緒,客觀講放下心結后,是值得看看的。
我今年衣服買得少,一方面囿于收納空間,再就是每到秋冬,市場中毛衣或外套這類款式在設計上已經同質化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實在動力欠奉:
一水兒的廓形落肩、lemaire風格皮衣、各類Maxmara 101801駝色大衣變形款、誰穿誰就是homeless的barbour衍生款,等等吧。因為它們全部是在經典款上做加減,又大多沒有經典款精準的剪裁、慷慨用料和對細節的較真兒,上身后的比例禁不住細看近看,如若沒有顏值加持,最多只能稱得上“不丑”。
但朋友們, 咱們從哪天開始不是購買“好看”、“扶美”的衣服,而是“不丑”的了?那樣的衣服我們滿衣柜都是啊。
秉持著上面“不買不丑衣服”的原則,再淘汰掉自己衣櫥相似款后,今年我只買了 三件外套、幾件舒適的毛衣和一條神褲, 拿到手一看,幾乎全部設計都一路復古回媽媽的衣柜,不得不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才是時尚風格百花齊放的神仙年代啊。
首先是 倫敦設計師Joshua Lockwood為Fabrique創作的粗紡綿羊毛彩點人字紋大衣。 我承認“人字紋”、“英倫風”這些關鍵詞提煉出來組合在一起,對我依舊是有殺傷力的。無論已經擁有多少件類似款,我總歸還會本能地為下一件買單。
對英倫風和人字紋上頭并非僅憑一腔熱血,而是我曾客觀梳理過,在為 數不多可以稍微代表英倫穿搭的選擇中,人字紋面料制成的外套幾乎是適合普通人效仿的獨苗兒了:
Barbour,穿著很難不像homeless;
Trench coat戰壕式風衣,在四季分明的我國全年統共可穿四周;
Duffle coat牛角扣海軍外套,本來算是從軍裝步入日常難得的普適代表了,但現在的刻板印象是把它釘死在“減齡”上,超過三十歲再穿,自己心里跟在犯罪一樣。
人字紋卻不一樣,它自帶一種與時光共生長的優雅氣度 ,再經由英國和意大利的紳士們身體力行地以西裝外套的形式勤奮演繹,享譽全球。
現在的意大利品牌,非常喜歡以純羊絨或者細羊毛來織造人字紋或tweed,在如今原材料充沛、甚至過剩的全球化年代,這不失為一種致敬傳統的文化借鑒,但已與我認知中的人字紋相去甚遠。
《贖罪》劇照
《唐頓莊園》劇照?????
在我心中,tweed也好、人字紋也好,會永遠跟英國綁定。因為它們就是兩百年前蘇格蘭人做獵裝時的尋常選擇,這些紅臉蛋們深入山野,打獵也好、做戶外運動也罷,對衣物的剛需就是耐磨耐穿,不需要捧在手伺候。
這也是為啥以harris tweed為代表的人字紋綿羊毛外套摸上去通常是粗糲而非順滑的,因為它本該與手表一樣,就是用來遮蔽風雨的工具性穿著,而非彰顯財力的炫耀性單品。
你要以率性和不吝的瀟灑姿態去穿它。
Blue Farrier來做這件外套首先是ip正確,其次他這幾年為Fabrique做得設計都很對我味: 簡潔卻不失細節、經典、搭配性極強。
如果我把過去幾年買過的這四件人字紋外套擺在一起,你就會發現今次購入這件大衣并非全然出于理智失控:
201x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除了面料延續復古雅致粗花呢,以及其輕便、扎實、溫暖的功能特性外,Blue Farrier在做設計時,通過 為插肩袖H型大衣加入腰帶、以及為了方便固定翻領直立的搭扣設計 ,讓這件外套更呈現出剛柔并濟的氣質,而不僅僅是“英倫味”。
在北京突然降溫到10度以下、街上所有人都凍得像小雞仔兒似的大風天,我身著及膝長靴和這款大衣保持住了舒適妥帖的溫暖。站在檀谷的小溪邊被抓拍,網友點評: 好像身后藏劍的女俠,神聚、眸亮、氣足。
不曾想過一件 人字紋大衣可以賦予女子磊落的 俠氣 ,這就為何今年我依然無法繞過它的二字精髓。
再來還是 倫敦設計師,Sinha-Stanic設計了這件短款美拉德色系輕便夾克 。我知道,許多人看到時會自動將它與miumiu及其象征的書呆子少女氣質做關聯。
但我看Sinha-Stanic的簡歷專一地標著“Alexander Mcqueen副線設計總監”一職,便對這件夾克的注腳又隨之產生了微妙轉變:
它的風格似乎也并非只對特定人群的氣質開放,畢竟, 設計簡潔、質感卻一流的暖棕色麂皮夾克 ,任何人滑到它的頁面時又怎會不作停頓并全方位zoom in看細節,用以確定它是否與自己衣柜里的牛仔褲、polo衫、球鞋或靴子搭配得上。
陽光下的光澤感真的絕美????????
幾年前我推薦過一部時裝解析紀錄片叫 《社交服飾》 還記得嗎?這件輕便夾克讓我想到皮夾克那集提到的cafe racers jacket.
區別于biker jacket上密集的拉鏈和腰帶、朋克態度、差不多出身于飛行員短夾克的軍裝變型,cafe racers jacket的造型更瀟灑有型、性感、現代, 50%以上青睞它的購買者并不是為了騎摩托車,只是覺得它們太漂亮了。
我看Sinha-Stanic為Fabrique設計的夾克,經典夾克所代表的“壞蛋”態度在它身上留下的痕跡已經微乎其微了。
它被大刀闊斧地改造和精簡,以便將現代時尚與實用融合:大領子豎起來可以擋風、短款剪裁在活動中隨時坐下也不累贅礙事;但與此同時,你穿上它就會立刻變得自信且時髦,因為這件夾克會為穿著者的個性賦予內涵,你穿上它不該只是耍帥或浮于表面,而是將其精神內核化為己物,on the road,大殺四方。
這樣一看,只將其局限在“書呆子”、“少女氣質”上,會不會未免狹隘了些呢?
最后一件大衣是 曾經愛馬仕的資深設計師Solal Fabre為Fabrique創作的羊毛羊絨混紡雙面呢連帽短外套 ,他說自己做衣服的靈感來源沒啥高屋建瓴的,也不會追著每季潮流做設計,而大多與身邊的事物相關:比如朋友們穿的衣服、他們的穿著方式、還有常常去到的地方之類的。
所以 這件外套的確在風格上的局限性最小,它適合都市水泥叢林中奔波的絕大多數女性。 在那些想保持低調好品味的職場環境中,這樣的外套就是出門前不假思索的最后一分鐘選擇。雖然在冬天我是一頭非常怕冷并早早套上羽絨服和雪地靴的熊,但也明白在一些特定社交場景下,羽絨服確實是不合時宜的。
其實市場中許多品牌都備有羊絨羊毛大衣, 但從前對這些款式的輿論通常是面料足夠低調奢華但款式往往死氣沉沉 ,被釘在“中老年女性獨有,年輕女孩勿近”的恥辱柱上。但隨著極簡概念的興盛、以及Old Celine、New Bottega Veneta這類設計的推波助瀾,如今時尚愛好者的情商也顯然得到了大幅提升。
以前低情商:死氣沉沉;現在高情商:靜奢。 漢語的博大精深真的是獨領風騷。
Solal Fabre對這件限量款所做的不同于以往同類型外套的細節改變, 一在于將中長款變為剛蓋過屁股的中款 ,除了行動起來不累贅外,對小個子女生也變得友好;
再就是引入了 連帽設計,不但防風保暖的實用性更上一層樓, 從正面看連帶類似西裝駁領的設計一起既多了活潑,又在敞身穿時,對肩寬起到了很好的雙向調節作用:
寬肩被弱化、溜肩則更顯平。
另外據我觀察,幾乎所有設計師,無論冬夏,在與Fabrique合作限量款時, 都會將大口袋和腰帶列為必選項, 不知這是否是平臺私下的規定動作。但結果就是,所有穿衣服喜歡手揣兜里——無論為了帥耍或保暖——的女性,都會對這樣的細節感到舒適、自在。
在不想提包(手機揣兜里就走)、忘帶手套的寒冷季節,相信我, 大口袋才是秋冬外套的靈魂所在。
說完三件外套,來看看 毛衣。
對我來說,外套更引人注目,是第一眼看時可以決定你全身風格的重要單品;但毛衣因為穿著時長要遠遠大于外套,夠舒服又保暖的話, 受益的是自己而非他人,所以我更愿意花錢為毛衣。
買進的第一件就是 倫敦設計師Blue Farrier為Fabrique創作的10色紗線菱格紋學院風格綿羊毛毛衣。 這個不買真不行了,一眼看過去就記起小時候媽媽衣柜里有幾乎一模一樣的款式,復古情緒涌上心頭。
之前寫JoE時,對格紋(tartan)和莊園格(estate tweed)已經做過許多從歷史和文化角度出發的科普。
簡言之,維多利亞女王曾不但為蘇格蘭的格紋發展之路奠定基調,更賦予了格紋類似于家族徽章一般的神圣地位,我們外人看格紋設計,只會從審美角度去挑選自己喜歡的顏色和線條的隨機組合,但真正穿著格子呢的本地人,卻將衣物的圖案等同于自己的姓名,是區別于自家人與外部世界的關鍵信號。
格紋就代表了蘇格蘭的傳統基因,它或許曾因獨屬于某個氏族的民族性在時尚圈混得不咋地,但現代時裝屋和設計師們對它的偏愛和頻繁演繹,真應了Edward Harrison曾在那篇名為“Our Scottish District Checks”的論文中所預言:從巴黎到加州、時尚轉瞬即逝,但線條粗獷的、永恒的蘇格蘭格紋,從來都是全世界設計師們的最愛,蘇格蘭是時尚的避難所。
所以我自信地去查設計師Blue Farrier的ip,果不其然來自英國。 這種被視作“復古”的菱格紋其實有官方名稱的,叫做Argyle Pattern. 它的圖案靈感溯源到根兒上,是源自于蘇格蘭傳奇家族Argyll和Clan Campbell常穿著的格子呢圖案,后來發展為17世紀蘇格蘭高地人的穿著特色。
這么一看還真是復古,復到四百年前的古去了。
曾經以出品最多菱格紋為招牌的蘇格蘭品牌是創立于1815年的Pringle of Scotland,但可惜多次破產加轉賣,在蘇格蘭Hawich的工廠也關閉了,上個月剛被英國品牌從香港人手里收購回家,從此菱格紋或許也將成為時代的眼淚。
所以Fabrique的這款限量作品對我而言,就有點憶往昔歲月中吉光片羽的情懷在了。何況它 上身后不但異常保暖 ,藏藍色配菱格紋還有種植根于父母愛情年代里的復古氣質,減齡到人人變男大女大。
如果毛衣如此這般, 以厚實的100%綿羊毛織造,親膚溫軟、保暖卻不壓人 ,我看羽絨服確實也不一定成為冬季的必選。
海軍呢外套(Peacoat)或H形直身西裝領長大衣足夠應付了。
另外幾件毛衣的來路就有點特別了,在此我特別推薦大家多留意一條Fabrique 物美價廉、性價比逆天的新系列:Fabrique Essential.
其實從去年起Fabrique就有新動作:除延續合作知名設計師創作衣櫥單品外,自有系列也悄悄上市了,先是衣櫥基礎款Fabrique Basic,今年再來Fabrique Essential, 聽名字就知道目的是重塑衣櫥經典單品。
以往一說到經典單品,基本上都是點對點奔著極簡主義去的,而現在市面上所有的極簡主義,設計上大抵都循著Jil Sander、Old Celine、Helmut Lang、Bottega Veneta這老幾大門派衍生而來。
更多年輕的現代品牌則改變了成名方針:不問過去,不許未來,由品味好的時裝博主基于自己的穿衣經驗、面向追隨者建立,再依靠口碑從而破圈。
比較有代表性的前有瑞典博主夫妻Elin Kling和Karl Lindman創立的Totême,現有英國博主起步不久的同名品牌Andrea Tang.
Fabrique Essential系列在這個冬天推出了一系列 非常適合所有女性每日穿著的羊絨羊毛制品 :修身吊帶(冬日打底一絕)、針織帽衫、經典的漁夫絞花毛衣、 蝙蝠袖開衫、大翻領毛衣、A字形傘擺半裙,等等,件件都設計到我心尖上。
雖然我從來都熱情擁抱極簡主義,但難免偶爾會有審美疲勞、覺得乏味的一時半刻, Fabrique沒有消極對待這些人人衣櫥的必備款式,而是略微做了加法,即讓常見的平凡設計有了俏皮的心思 ,對于不為時尚而活的普通人而言,已經足夠亮眼到被贊一句好品位了。
我尤其喜歡 羊絨羊毛混紡的橫紋坑條蝙蝠袖針織開衫 ,嬰兒藍又奶又乖,非常清爽活潑;駝褐色更靜謐低調,搭配不同深淺的美拉德色系大衣做疊穿,深深淺淺的極顯氣質。
款式上,如果把領子翻下來做海軍領穿著時,無論只穿一件或搭配大衣,都很減齡俏皮; 倘若你有天鵝頸, 大可把開衫扣子頂頭兒系好每一顆做堆堆領,外面再搭配西裝或夾克也可以非常時髦,應付日常通勤足夠暖和得體了。
考慮到它順著脖頸子一路護到后腦勺的保暖功效,連圍巾都可以省了。友情提醒:脖子長度不夠的話,會直接看不到臉,別問我怎么知道的。
因為選取了非常軟糯的羊絨羊毛一起來混紡,所以這樣 穿著時宛如隨時隨地抱著軟軟小貓一樣的溫柔觸感 ,賞心悅目的設計,配以不足千元的定價,即便在淘寶品牌中也難尋其對手吧?
還有羊毛、棉和錦綸混紡的海軍領粗棒針箱型毛衣。
這次Fabrique在秋冬Essential的毛衣中用到了許多紐扣和海軍大領的處理,我猜 一方面是為了服務于女孩子們在秋冬鐘愛的疊穿法 ;另外就是這種設計 賦予領口可以被隨意調節的自由,穿著者完全可以憑喜好和溫度來選擇露膚度 ,這樣一來,南北方就都合適穿了。
同時,因為是箱型設計,在毛衣下擺的部分他們沒有做傳統的羅紋收緊,所以 在視覺上有直線型的垂墜感,反而更能藏肉 ,對秋冬身材友好。
如果 就是偏愛羊絨羊毛混紡這種天然材質的朋友,還可以選上面領子開口在肩側的 :既是適配于多重場景的經典色系;又自帶裝飾細節、無需再搭絲巾額外點綴;還得以 以不足千元的價格買到了奢侈材質 。
這里里外外的一舉三得,或許正是在經濟低迷時才能獨撿的漏兒。
統觀這些款式,我感覺極簡的設計感還是其次,Fabrique真正希望這些百分百由自己主導的設計帶去給穿著者的,應該是一衣多穿、百變、適搭的實用性。
畢竟,解開扣子與不解開、露肩或者閉合上,搭配牛仔褲或者西褲,疊穿長款外套或者皮衣, 僅憑一件內搭的穿法變化,就可以給觀眾你有一個無限大的衣柜這種錯覺 ,大概就是我們追求的物盡其用吧?
最后,我雖然只是順嘴帶一句但卻在心中給予它極重份量repect的,是這條由也擁有個人品牌的 愛馬仕女裝設計師、西班牙人Miren Iixaso Martinez設計的針織神褲。
盡管它在設計上 最大的巧思是用雙腰頭展現時髦感 ,特別適合搭配露肚子的短款毛衣、衛衣或針織衫。但我要說這根本不重要,因為這條針織褲徹底一掃我對針織褲無形、松垮、拖沓易變形、不夠精神、太像家居褲等等的刻板印象, 在打造長腿直腿上令我心悅誠服。
彩色點點半高領毛衣依然出自fabrique essential,純羊毛、輕便、保暖?????
可以 把針織褲做得挺拔而有筋骨 的根本,在于扎實且重磅的用料,設計師以綿羊毛混紡毛圈針織面料,打造出緊湊挺拔的成品。
因此 穿它上身時,完全沒有市面上那種軟趴趴針織褲貼在身上、仿若睡褲的形態 ;而是像西褲一樣,垂墜、舒順、保暖、行動自由,哪怕你往里塞秋褲,也一點不會有在冬天穿秋褲時從外在可以看出來的臃腫,和因靜電而產生的面料吸附景象。
所以我在即將斷貨前秒下單 囤了上面的雙色, 可想在未來五年甚至八年中,它將以超高頻次出現在我從深秋到初春的所有穿搭中。
好了,有關Fabrique的限量設計們,熟悉的朋友應該比我都門兒清了。今年秋冬精選的這幾件,特意反其道而行之,避開了隨處可見、人人在穿、年年在推的款式。要么選了有特別的文化內涵在其中的,要么是真刀真槍舍得用料的,還 或者是把經典款做出新意、并與此同時傳達出正確價值觀的:穿衣戴物應當服務的是穿著者,而非時尚或潮流。
如果你也對以上款式感興趣,歡迎點擊小程序卡片一探究竟。
踩著雙十一結束鈴響起的最后一刻, 在下單前請務必留意以下優惠:
1.直接領取雙11限量禮券50元;
2.下單時備注“表姐11”直接再減50元;
3.從沒下過單的新人福利:新人注冊50元禮券、加搭配師50元禮券、首單加贈500積分(當錢花);
4.每款都是雙十一價格,再次基礎上疊加上述禮券;?
5.額外的大額滿減:滿4000-180 /10000-500
6.雙11各種好禮滿贈;
雖然年年都會寫Fabrique,今年的感受還是頗為不同:以前買衫瘋狂時,看到別人穿,自己那股躍躍欲試想去嘗試駕馭的情緒也被調動,屢戰屢敗后發現我根本沒有想象中那么“百變”,這才明白所謂穿衣上的舒適區并不丟人更不無趣,它省時省力、反倒為我提供了足夠多的心理安全感。
三年來,從Fabrique購物的心態,早已從尋覓“設計感”這份初心轉換到今天“簡潔、經典、舒適”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六字原則。 或許我們都會這樣吧:從0開始、試錯到極大、再回歸0, 從此里里外外都脫胎換骨,已獲得將衣櫥里同樣的衣服,穿出自己的風格和光彩這個本事。
這個過程,其實從來與衣服無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