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微信聊天記錄里搜了一下“懂事”,發(fā)現(xiàn)好幾個男生的擇偶要求里都有這一條。
我有好幾次想提醒他們最好把這兩個字去掉,但都忍住了。
原則上,我是不干涉大家所有相親過程的,最多幫忙選一張好看的照片。
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判斷。
他既然寫上去了,那就證明他覺得這么寫,完全沒有問題。
當(dāng)然了,有沒有問題,他自己也都能承擔(dān),輪不到我操心。
但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這么寫,多半不會有啥好結(jié)果,除非你條件好到逆天。
因為“懂事”這兩個字,在男生眼里和女生眼里的感官,是完全不同的。
男生覺得這么寫沒問題,是因為他覺得這是一種品質(zhì),跟善良啊勤勞啊一樣。
但問題是,“懂事”本身,它就不是一種品質(zhì)。
我小時候是個挺懂事的孩子。
會自己洗衣服,會主動做家務(wù),干地里的活兒;
想跟父母要玩具了,就努力考個好的成績;
在外懂禮貌,勤快,給父母長臉;
高中和大學(xué)一直都是給多少生活費就花多少,從不主動要,不夠了就自己打零工掙;
我媽以前夸我最多的一句話是“這孩子從小到大,沒讓我怎么操心。”
因為我的大部分行為,是圍繞父母的意志在執(zhí)行的。
那我為啥會這么“懂事”呢?
很簡單,我自認(rèn)為沒有“不懂事”的能力。
再坦白一點來說,我經(jīng)濟(jì)不獨立。
所以大學(xué)畢業(yè)之后,我做的所有決定,都只遵從內(nèi)心想法了。
在我媽眼里,我變得“不懂事”了。
不愿意回老家工作,不愿意早點結(jié)婚,不愿意穩(wěn)定。
但其實我這么多年,從未變過。
我會逢年過節(jié)給父母買東西,關(guān)心父母身體,有什么事情第一時間趕回去,依然“不讓他們操多少心”。
你看,我表面的那些“懂事”,他們并不需要,他們需要的懂事,其實就是聽話。
因為懂事,一般都是高位者和掌控者,對低位者的要求。
放在相親里,你這么寫,天然就把自己處在了高位。
這誰能樂意?
如果你想找一個“懂事”的,根本沒有必要在要求里寫出來。
你足夠好,足夠優(yōu)秀,足夠強(qiáng)大,對方自然會“懂事”。
說白了,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不懂事”的人,如果有,那只能說明,他沒有遇到那個讓他懂事的人。
所以,這個要求考驗的,不是對方,而是你自己。
她足夠愛你,被你迷的神魂顛倒,離不開你,那自然會“懂事”。
問題是如果你啥也不是,那憑啥啊?
人家自虐,有癮啊?
當(dāng)然了,我理解很多男生眼里的“懂事”,并不是這個意思。
他們理解的懂事,可能就只是明事理,不會無理取鬧,不會隨心所欲,不會不顧場合,懂進(jìn)退,有情商。
他們理解的懂事,不是一種主動技能,而且一種被動技能。
但同樣的話,落在對方耳朵里,那可能就是:
“我想找個聽話的,百依百順的,我說東她不能往西的,啥事兒都得圍著我轉(zhuǎn)的。”
盡管男生本意不是這樣,經(jīng)過男女思維差異的轉(zhuǎn)移,到女生眼里可能就會是這樣。
懂事,不是一種值得贊揚(yáng)的品質(zhì)。
懂事的人,并不是因為她想要懂事,而是不得不如此。
要么人在屋檐下,要么忍氣吞聲湊合過得了,要么為了什么目的……
人都是有自己脾氣和想法的,而人與人的相處,只要夠深入,一定是會有摩擦的。
如果在兩個人的相處中,一個人十分懂事,那只能說明,他處在低位。
那這種關(guān)系,真的能長期健康地持續(xù)下去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