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觀察者網 賴家琪
美歐關稅談判陷入僵局,為了不在8月1日被美國總統特朗普強征關稅,歐盟打算在其重點產品汽車上退一步。據英國《金融時報》7月17日報道,針對汽車關稅減免,歐盟打算放棄德國汽車制造商提出的復雜的“出口抵消進口機制”設想,轉而向美國提出一個更為簡單的“關稅對關稅”方案。
根據歐盟最新提案,如果特朗普政府將對歐盟汽車的關稅降至20%以下,歐盟將取消對美國汽車出口的10%關稅。
《金融時報》指出,這是歐盟為與美國特朗普政府盡快達成協議、解決最大絆腳石,穩定雙方經貿關系所作出的最新努力。
今年3月,特朗普宣布對外國制造的汽車及零部件征收25%關稅,接著又提出對幾乎所有貿易伙伴加征“對等關稅”。在為期90天的談判期內,特朗普又威脅要從8月1日起,將歐盟現有10%的關稅提高至30%,除非雙方談成新協議。
兩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方面正在考慮若歐盟將汽車關稅降至零,他們可將整體汽車關稅降至17.5%。而歐盟方面此前的想法是一個出口抵消進口的機制,即美國生產的汽車可以免稅進入歐洲市場,以換取其出口到美國的同樣數量的汽車也享受關稅豁免。但這個最初由德國汽車制造商提出的方案因過于復雜遭到特朗普方面的拒絕。
汽車行業是德國經濟的支柱,特朗普關稅將對其造成沉重打擊。在德國汽車制造商的施壓下,德國總理默茨推動歐盟拿上述方案與特朗普團隊談判。但這在歐盟內部引發了一些不滿聲,法國、意大利等其他成員國認為這一機制對他們國家的車企不利,因為他們在美國沒有設立工廠。
新車停放在德國的一個物流中心里等待出口 視頻截圖
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稱,“在我們的討論中,我認為我們走了很長一段路來明確表示:如果你危及那個(出口)模式......美國會輸”。
沃爾沃汽車首席執行官(CEO)哈坎·薩繆爾森(Hkan Samuelsson)則直言,德國和瑞典是向美國出口汽車的大國,歐洲沒有其他國家這樣做,“所以我們在歐盟有點孤軍奮戰”。即使關稅降至20%以下,如果沒有出口抵免,他們也難以經營。
一位了解談判進展的歐洲官員稱,德國提出的抵消機制并不適合所有成員國,特朗普也不太熱衷于此。兩名官員對《金融時報》透露,特朗普更希望有一個“簡潔且易于宣布”的方案,零關稅顯然比復雜的抵消機制更合適。
在美國宣布一系列關稅之前,歐盟對進口汽車征收10%的關稅,而美國對歐盟制造的車輛則征收2.5%的關稅。美國是歐盟汽車的第一出口目的地。2023年,歐洲汽車制造商向美國出口了價值580億美元的車輛和組件,占歐盟汽車總出口價值的20%,涉及近1400萬個歐洲工作崗位。美國汽車關稅將對歐盟經濟造成沉重打擊。
與此同時,“政客新聞網”歐洲新聞版7月17日報道稱,歐盟委員會正在考慮第三輪關稅反制措施,可能涉及限制美國在歐盟的服務貿易和公共采購。
4名歐盟外交官透露,歐洲聯盟委員會負責貿易和經濟安全等事務的委員馬羅什·謝夫喬維奇14日在會議上提出了這個想法,他們正在為針對服務業的反制做準備工作。
圖為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很明顯,他們需要開始關注服務業,因為我們或多或少已經在商品上筋疲力盡。如果特朗普帶來了更多像制藥和半導體這樣的重磅炸彈,我們需要手頭有東西。”其中一名外交官說。
據法媒報道,雖然美國對歐洲在商品貿易上存在貿易逆差,但在服務領域是順差。美國科技巨頭的大部分收入來自歐洲,美歐每年在服務業的順差約為1000億美元。
不過,多數成員國對此舉持謹慎態度,他們不確定此舉具體能針對什么,也擔心這可能引發華盛頓的進一步報復。就像雙方此前試圖達成一項協議 ,使歐洲免于對其所有商品征收關稅,卻招致特朗普更高30%的關稅威脅那樣。
為了與美國達成協議,歐盟此前推遲了其第一輪反制清單至8月6日。7月14日,歐盟委員會提出了第二輪反制措施,涵蓋720億歐元的飛機、汽車、機械和農產品等項目,正在等待批準。
“政客新聞網”歐洲新聞版分析稱,如果事態升級,美國巨大的跨大西洋服務貿易順差,可能會成為致命弱點。針對服務的目標一直是歐盟內部正在進行的討論 ,但隨著初步協議觸手可及的希望上升,它暫時被擱置了。
分析人士指出,歐盟與美國在汽車、安全標準、農業及高科技領域的分歧仍然巨大。盡管雙方都不希望貿易戰全面爆發,但特朗普針鋒相對的貿易政策正不斷推高風險。歐盟在8月1日最后期限前面臨艱難抉擇——是繼續妥協,還是迎接更激烈的關稅沖擊。
相關新聞
美歐關稅談判進入關鍵時刻,特朗普突然拋出30%的關稅將歐盟逼入墻角。而一度放狠話反制的歐盟,很快又“軟”了。
當地時間7月13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決定推遲原定于7月15日對價值210億歐元的美國產品加征報復性關稅,以爭取通過談判達成協議。她稱,歐盟一直明確表示傾向于與美國通過協商達成解決方案,這一立場依然不變。她還強調,歐盟將“繼續準備”第二輪反制措施清單,但不會動用“反脅迫機制”。法國曾多次呼吁動用這一工具反制美國關稅。
知情人士表示,歐盟計劃與包括加拿大和日本在內的國家進行接觸,可能會討論協調應對措施。不過一些歐洲商業組織和政界人士批評馮德萊恩應對策略軟弱,認為一旦特朗普對歐關稅正式落地,馮德萊恩將“徹底失敗”。
馮德萊恩13日對記者表示,原定當地時間7月15日生效的對美國進口產品(包括雞肉、摩托車和服裝等)征稅措施將被推遲至“8月初”實施。
“我們一直明確表示,希望與美方通過談判解決問題,這一立場依然不變。”
她補充道:“與此同時,我們將繼續準備更多反制措施,以便做好萬全準備。”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決定推遲對美報復
彭博社13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歐盟正準備加強與其他同樣受到美國關稅打擊國家的合作,同加拿大、日本等國進行接觸,可能涉及協調應對措施。
知情人士透露,歐方談判代表目前將重點放在汽車關稅議題上。
據彭博社早前報道,美國與歐盟正在探討一項初步協議,其框架可能是對大多數歐盟出口商品征收10%關稅,但對航空、醫療設備等特定行業予以有限豁免。歐盟方面還在爭取降低烈酒和葡萄酒的關稅,并通過配額限制特朗普對鋼鐵和鋁產品征收的50%關稅的影響。美國方面則提議對農產品征收17%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12日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將從8月1日起對歐盟和墨西哥征收30%關稅。
馮德萊恩當天很快作出回應,稱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自身利益,考慮“適當反制措施”,但同時也表示“始終優先考慮”與美國達成解決方案。
法國總統馬克龍對特朗普的關稅威脅表達“強烈不滿”,表示法國將全力支持歐委會繼續推進談判,若在8月1日之前未能達成協議,歐盟應當加快準備“可信的反制措施”,動用包括“反脅迫機制”在內的所有可用工具。
此外,意大利總理、丹麥外長、瑞典首相等人也紛紛表態,反對引發跨大西洋貿易戰,強調貿易沖突升級沒有贏家,美國消費者將付出高昂代價。
然而,是要爭取一個類似英國那樣的快速框架性貿易協議,還是繼續談判以尋求更好結果,歐洲領導人意見分歧。
多位歐盟高級官員告訴《金融時報》,他們預計特朗普最終不會兌現其征收30%新關稅的威脅。歐盟內部普遍認為,這只是美國總統試圖在談判剩余時間內向歐盟施壓的手段。
一位歐盟官員指出,對主要貿易伙伴采取如此嚴厲措施,極有可能引發美國投資者的強烈負面反應。
“我們對市場有信心。”該官員說。
美國的新關稅威脅對不同歐洲國家的影響不同,其中對美出口最多的德國和意大利首當其沖。
美國是德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根據德國上周發布的數據,在關稅戰壓力下,5月德國對美出口下滑7.7%,降至121億歐元,這是自2022年3月以來的最低,其中機械、汽車、化工和鋼鐵等領域尤為敏感。德國工業聯合會(BDI)12日立即對特朗普的加稅聲明做出反應,呼吁歐盟與美國盡快找到解決方案,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
德國經濟部長賴歇呼吁歐盟在對美國的關稅談判中采取務實態度。她在聲明中說,歐盟現在必須在有限時間里,以務實方式與美國協商出解決方案,談判工作必須盡快取得務實成果。
德國總理默茨講話畫面
德國總理默茨表示,希望能與美國達成一項“合理的”協議。他在13日接受德國ARD電視臺采訪時表示,自己11日與馮德萊恩、法國總統馬克龍和特朗普進行了交談,并一致決定利用接下來的兩周時間尋找解決方案。
“談判已進行得相當深入了,”默茨說,“我們在其他國家也看到過類似情況,加拿大和中國都收到過這類(關稅)信函。最終這些只是談判姿態,而最終通常都能達成合理的解決方案,雖然并不總是如此。”
德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拉爾斯·克林拜爾早些時候對《南德意志報》表示:“我們現在不需要新的威脅或挑釁。我們需要的是歐盟繼續與美方展開嚴肅而有針對性的談判。”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只會帶來輸家。它對美國經濟的威脅不亞于對歐洲企業的打擊。因此,這場關稅沖突必須盡快結束。”
克林拜爾警告稱:“如果無法達成公平的談判解決方案,我們就必須采取果斷的反制措施,以保護歐洲的就業和企業。”
除了首輪報復性關稅清單,歐盟委員會還在就第二輪針對美國價值950億歐元進口商品(包括飛機、酒類和食品)的關稅方案進行磋商,該方案仍需成員國批準。
據兩位外交官透露,在各國游說要求將某些敏感產品從清單中剔除后,該清單已被縮減至720億歐元。
兩位外交官稱,歐盟委員會14日將把第二輪報復清單提交成員國審議。
目前,美國對來自歐盟的年進口商品約3800億歐元征收關稅。
馮德萊恩表示,歐盟委員會將“繼續準備”第二輪反制措施清單,但不會動用歐盟的“反脅迫機制”。該機制可用于反制美國的服務出口,例如禁止其公司參與公共采購項目。
法國曾多次呼吁啟動“反脅迫機制”,但馮德萊恩說:“這項工具是為非常規情形所設,目前我們尚未到達那個地步,現在是談判的時機。”
馮德萊恩發表上述言論之際,歐盟還宣布與印尼在歷經九年談判后達成自由貿易協定“政治協議”。
馮德萊恩稱,推動貿易協定多元化,是歐盟應對美國貿易戰策略的核心組成部分。
不過,一些商業組織和政界人士批評馮德萊恩的應對策略。
意大利副總理兼交通與基礎設施部部長馬泰奧·薩爾維尼猛批歐盟在談判中的表現。“特朗普沒有理由攻擊我們國家,我們卻再次為德國主導的歐洲買單。”
在意大利頗具影響力的農業組織意大利農業聯合會(Coldiretti)也對歐盟的談判表現提出批評,警告稱特朗普威脅的30%關稅將對意大利食品出口造成“毀滅性打擊”,給意大利生產商造成約23億歐元的直接損失。
“如果這些關稅在8月1日得到確認,那就只能說明馮德萊恩的政策徹底失敗了。”Coldiretti主席埃托雷·普蘭迪尼說。
意大利總理梅洛尼13日表示,“西方內部的貿易戰只會削弱自身應對全球性挑戰的整體實力”,她補充道,“歐洲擁有足夠的經濟和財政實力,去堅持自身立場并爭取一項公平而理性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