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出生在“羅馬”,有的人終其一生都到達不了“羅馬”,而有些人卻把“羅馬”一把火燒掉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汕頭市和如今有著天翻地覆的差別,在全國經濟排名中,當時的汕頭能占到前10,在當年的廣東,汕頭是僅次于廣州的存在,能與深圳論長短,然而近20年這里甚至一度成為全國唯一一個人口流出的經濟特區。
汕頭市是怎么把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呢?這要從2000年的那場大火說起,4月份的一天,凌晨3點,街道上空無一人,百姓們沉睡在甜美的夢鄉當中,突然之間汕頭迎賓館火光沖天,住在3樓的順德廣電局的干部張建坤,被濃煙給嗆醒了,睜開眼之后他發現整個臥室里都是煙,熏的人止不住的咳嗽。
他一個激靈滾下床,顧不得沒穿衣服就往門外跑,手剛碰到門把手就被燒傷了,但他顧不得手上的疼痛,使勁兒把門給推開了。一股更加濃烈的濃煙向他涌來,他捂住口鼻,跑到了樓道里。到處都是哭喊聲、求救聲,混亂之中,他與兩名同事會合,他們想從窗戶向外面求救。
突然有一個人不往外跑,反而往火光里沖去。張建坤喊道“你不要命了?”在他看來還以為這人是為了搶救財物,情況緊急,他自身難保,就沒管男人。火勢越來越大,救援卻還沒到,張建坤和同事們想著不如從窗戶跳下去拼一把。他跳下去之后,感覺五臟六腑都移位了,不過他是幸運,他的兩個同事,一個跳到了假山上撞死,一個直接被鋼管戳穿了身體,也沒能保得住性命。
消防人員趕到之后,在3樓發現兩具男尸,他們緊緊的抱著一個箱子,打開之后發現里面并不是什么值錢東西,而是查案資料。
事情要從1999年說起,汕頭地理位置優越,對外貿易發達,在當時如果有人選擇南下經商,汕頭就是最好的選擇,但在繁華的表面下也隱藏著危機,在對外貿易中不少人為了逃稅,使出渾身解數,這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當年4月份,海關總署紀檢組收到一封“檢舉信”,足足74頁。信中揭發了廈門遠華走私犯罪利益集團走私總值超過500億的大案。當時的走私活動有多囂張呢?在廣東惠州,有走私集團收購部隊退役下的炮艇,用炮艇走私汽車,還在香港做了碼頭,一旦上面打擊走私就藏起來,風頭一過就繼續從事走私活動。
中央決定嚴查東南沿海地區的走私問題,汕頭也在這一輪打擊走私的行動當中,當時國務院領導同志提出要求“不查清楚,不離開汕頭”,中央選取精英,組建了“807調查組”前往汕頭調查,調查組很快就發現了這里的問題。
經過一年多的取證活動,搜集了一大批罪證,調查人員發現汕頭地區走私分子瞄準國家出口退稅的政策漏洞,開辦了一批有進出口資質的公司,冒領采購額,制造虛假出口貨物單,騙取國家退稅,然后再通過地下錢莊將資產轉移到境外賬戶,這和走私比起來要賺錢的多,給國家造成的損失也更大,案發當天調查組就要整理好證據回京報告了,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火不得不讓人懷疑。
敢放火燒中央調查組,這放到古代就是謀害欽差大臣,是掉腦袋的大事兒,更不要說在經濟特區發生這樣的事情,這豈不是明晃晃的和黨中央作對?
為此,中央又組織了調查組,前往汕頭調查真相,這次中央直接抽調了1000多人的武警部隊,保護調查組避免意外的再次發生。為了避免信息泄露,這次行動特地不讓潮汕戶口的干部參與,眾所周知,在我國東南沿海一帶宗族勢力是很龐大的,這種集體主義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好的,但一旦涉及違法犯罪,就很難搞了。
經過反復調查,認定造成這場大火的原因是204房間電子保溫瓶過熱,引燃塑料部件導致火災,這其實也是有疑點的,為何消防設施和報警系統都沒有開啟呢?這可不是簡單的年久失修可以瞞得過去,要知道那可是汕頭市迎賓館,為此,汕頭市相關部門迎賓館和生產電子保溫瓶的日本某電器公司,打了七八年官司,最后以日本公司賠償數百萬了事。
在新一次的行動中,調查組揪出了很多走私案的涉案人員,不過審判過程并沒有公開,這顯然為那場火災增添了可疑之處。
這場大規模的調查之后,中央對汕頭的一系列經濟扶持政策全面叫停,外商也不敢輕易在這里投資了,南下的打工人也紛紛轉移到了深圳、廣州,原本繁華的汕頭也就此落下帷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