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成 游曉春黃石鐵山檢察)“千年古鎮 太子豆腐”,步入湖北省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鐵山區太子鎮,就能看見這醒目的標語。太子豆腐是太子鎮的傳統小吃,是黃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曾獲“黃石十大消費品牌金獎”,太子豆腐已有1700多年的制作歷史,被稱為“荊楚一絕”。
作坊里熱氣騰騰,豆香彌漫,舀豆腐、包豆腐,太子豆腐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李小東動作嫻熟。“自從一對一幫扶指導辦理證件后,不僅經營更規范了,越來越多人跟我一樣申請辦證,生產的豆腐也能進入商超銷售,銷售量也提升了不少”。改變的背后,源于一起公益訴訟檢察案件。
2024年8月,鐵山區人民檢察院接到“益心為公”志愿者反映線索稱,部分攤販銷售的太子豆腐未標注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內容。件線索后,鐵山區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部立刻開展調查核實,經調查發現太子鎮現有太子豆腐的生產、銷售主體30余家,其中部分生產主體存在未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營業執照、食品加工小作坊證件,也未建立保障食品安全的規章制度等問題。另查明部分商販銷售的太子豆腐,標簽信息不完整。
(走訪調查現場)
如何通過檢察辦案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又能規范豆腐產業發展?辦案人員結合“檢察護企”專項,認真開展風險研判。為提升辦案精準性,由檢察長帶隊逐一走訪豆腐作坊,深挖問題產生的原因。經過走訪調查,發現深層次原因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部分生產主體年齡較大,不清楚辦證流程,存在“不會辦證”問題;二是長期家庭作坊式經營,部分生產主體不清楚無證經營風險,存在“不愿辦證”問題;三是部分生產主體不肯投入整改,存在“不肯辦證”問題。
(磋商座談現場)
2024年8月,該院檢察長帶隊與市場監管局、太子鎮人民政府、太子豆腐產業協會、太子豆腐經營主體開展磋商座談。座談會上,針對走訪調查發現的問題及原因,明確整改方向。磋商座談后,行政機關形成整改合力,積極開展整改。
針對部分生產主體不了解具體辦證流程和如何整改等問題,實行“一企一策”,對30多家生產主體一對一進行指導,發放食品經營許可辦證指南,幫助建立相關生產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解決“不會辦證”問題。
(一對一指導幫扶)
針對部分投入較大,基礎較好的生產主體,由行政機關開展專項扶持,目前已有6家生產主體辦理證件,還有部分生產主體證件正在辦理中。證件辦理后,生產主體簽訂食品安全承諾書,確保豆腐產品質量。檢察機關還積極與太子豆腐產業協會溝通,由產業協會與大型商超對接,推動辦證生產主體的豆腐制品進入商超銷售,拓展銷路,引導更多生產主體辦證,解決“不愿辦證”問題。
針對少數衛生條件不達標又不愿整改的生產主體,由行政機關向行政處罰機關移送相關線索,解決“不肯辦證”問題。
針對散裝銷售標簽不規范問題,由產業協會牽頭,結合“陽新太子豆腐”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設計制作了統一標簽,不僅完整標注標簽信息,還進一步強化了商標意識,提升品牌影響力。
(統一規范標簽)
如何解決本案中的民生問題,也是辦案中的重點問題。檢察機關結合“檢護民生”專項,積極與太子鎮人民政府溝通,太子鎮人民政府結合正在打造的太子豆腐產業園,將針對不愿投入整改的生產主體,錄用為產業園豆腐加工企業員工,既傳承千年非遺技藝,又解決群眾就業問題。
(太子豆腐產業園規劃圖)
辦案人員表示,后續將從太子豆腐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持續加大工作力度,擦亮地域名片,讓千年太子豆腐,持續飄香。(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